灵魂与神魂的融合,如水归沧海,月映澄潭,自然而然地交融。
仿佛它们本就是一体同源。
只是经历了短暂的迷途,如今终于寻回了彼此的归宿。
当最后一缕灵魂,彻底融入那琉璃璀璨的神魂之体后。
异变陡生!
“嗡——”
白夜天的神魂,猛地爆发出无量光华!
那光芒并非刺目,而是温润而浩瀚,仿佛蕴含着宇宙初开的奥秘。
神魂通体变得如最上乘的琉璃般透彻,内外明澈,圆满无瑕。
再也寻不到一丝杂质,半分虚弱之处。
念头微微转动间,便引动磅礴如星海、灵动如流光的力量在神魂内部奔涌。
一种“全知全能”的错觉油然而生。
仿佛天地道韵在他眼中,已成了可以随意翻阅的书卷。
他甚至能清晰地预感到。
只要自己愿意,此刻便走出战神殿,引动那令无数鬼仙魂飞魄散的九重雷劫。
渡过它,也如同吃饭喝水般简单轻易。
粗略估计,此刻神魂所蕴含的力量,至少是他当初渡过六次雷劫时的万倍以上!
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是生命层次的彻底升华。
“呼……”
一口绵长悠远的气息,自战神殿内盘坐的肉身处吐出。
白夜天长身而起,身姿挺拔如松。
又如出鞘的利刃,收敛了锋芒,却难掩其绝世之姿。
他细细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圆融流转的精、气、神三元之力。
以及那强大神魂带来的、对周遭天地道韵,前所未有的清晰感知。
他并未因这惊天突破而立刻出关,心境古井无波。
再次拿起那卷,已然被他汲取尽精华的《精血元气集》。
神念如网,细致扫过。
很快,便将其中记载的、与自己过往所修未曾重复的数十个隐秘窍穴凝炼法门,
一一找出,烙印于心。
“正好,借此完美状态,一举贯通。”
他心念微动。
借助此刻精、气、神三者完美转化、生生不息的玄妙状态,引动体内浩荡如江河的真元与炽热如炉火的气血。
如同最精巧的工匠,开始冲击、凝炼这些新发现的窍穴。
过程出乎意料的顺畅。
在磅礴力量的支撑和精微无比的操控下,这批窍穴几乎毫无阻滞地被逐一凝炼成功。
周身窍穴进一步被开发,仿佛在体内点亮了更多星辰。
一些窍穴被激活后,自然而然地散发出独特的能量功效。
种种玄妙加持而来,让他的综合实力,在境界稳固的基础上。
再次迎来一波扎实的暴涨。
至此,他体内所凝炼的窍穴总数,已达四百五十三个。
做完这一切,白夜天才满意地颔首。
悠然一步,踏出了这片陪伴他许久的战神殿空间。
外界,大河奔流不息,水汽氤氲。
河底泥沙微不可察地一动,那粒承载着无上传承的尘芥便已消失无踪。
下一刻,白夜天的身影已如幻影般,出现在滚滚大河之上,踏波而立。
衣袂飘飘,浊浪滔滔却无法沾染他半分衣角。
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力量,将他与这凡尘水火隔绝开来。
他目光平静,遥遥望向南方。
视线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
落在了那片更为原始、蛮荒,充斥着极端气候与无尽雷暴的莽荒大陆。
“积累已足,瓶颈已破。先去渡个劫,然后……”
他轻声自语,声音融入风中。
“再去那玄天馆走一趟。”
话音未落,身影已然晃动,施展出那名为“踏世”的绝世身法。
这一步迈出,不似凡人疾驰。
反倒如同融入了光线与微风之中,轨迹缥缈难测。
速度却快得超出了肉眼,乃至寻常神魂修士的捕捉极限。
元婴后期的雄浑修为,全力支撑之下。
万里之遥,仿佛被无限缩短。
不过两刻钟的功夫,便已被他轻松甩在身后。
前方,那片弥漫着苍古、野蛮气息的莽荒大陆。
已然清晰地映入感知之中。
白夜天并未停留,直接深入千里,最终寻到了一处遍布赤铜、铁英矿藏的巨大山谷。
这些金属矿藏似乎天然吸引雷霆。
只见山谷上空,乌云厚重如墨,层层叠叠。
覆盖了方圆数十里的天空,光线晦暗如同黄昏。
粗大如龙蟒的银亮电蛇,在浓稠的云层中疯狂穿梭、碰撞。
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响,仿佛天公震怒。
狂风卷起参天古木,将其连根拔起;
暴雨如天河决堤,疯狂倾泻而下,将山谷化为一片泽国。
整片天地,都笼罩在一片末日般的恐怖景象之中。
这狂暴的雷霆,这极端的环境,正是渡雷劫的绝佳之地。
白夜天立于山谷边缘,黑袍在狂风中猎猎作响,眼神却平静得可怕。
他没有丝毫犹豫。
心念一动,微尘般的战神殿再次出现。
被他以玄妙手法,悄然隐匿于山谷深处的一片碎石与泥土之下。
与大地脉络相连,气息尽敛。
肉身一步踏入殿内,盘膝坐于那方白玉蒲团之上。
心神沉静,如古井无波。
下一刻——
“嗖!”
一道琉璃璀璨、圆满无瑕,散发着永恒不朽意味的神魂。
自他头顶天门一跃而出,无视战神殿的空间阻隔,直接飞腾而上。
义无反顾地冲入了,那漫天毁灭性的雷暴之中!
“来吧!”
他的神魂在雷霆中发出无声的宣告。
“七次雷劫,造物之门!让我看看,你有何资格阻拦我之道途!”
他的神魂直面那足以撕裂苍穹、湮灭万物的狂暴雷霆,却如同闲庭信步!
曾经需要慎重对待的第一重、第二重……直至第六重雷劫的余波。
此刻撞击在他圆满无瑕的神魂之上,几乎未能让他产生半分涟漪。
连最细微的波动都欠奉。
雷劫似被激怒,无穷雷霆之力疯狂汇聚。
最终化作一扇巨大无比、铭刻着无数生灭符文、散发着创造与终结双重气息的古老门户——造物之门!
它携带着天地意志,轰然降临,要将这敢于挑衅的神魂彻底镇压、碾碎!
“破!”
白夜天的神魂骤然凝聚,化作一柄无形无质、却仿佛能斩断因果、衍化天机的绝世天刀!
正是他以神魂显化的《白夜衍天刀》刀法!
以神魂之力施展的无上刀法,无声无息地斩击在造物之门上。
“咔嚓!”
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响彻灵魂层面!
那足以让无数六次雷劫高手耗尽心力、乃至魂飞魄散的造物之门。
在这凝练到极致的一刀之下,应声而碎。
化为最精纯的雷霆真气与造物玄机!
白夜天神魂张口一吸,如同长鲸饮水。
将这片蕴含着“虚空造物”奥秘的本源力量,尽数吞纳。
神魂本质再次发生剧烈蜕变。
一种能够无中生有、意念塑形的“造物”之能,开始在他神魂深处萌芽、壮大!
七次雷劫,渡过!
他毫不停留,甚至未曾仔细体味造物之妙。
神魂微晃,已然如瞬移般出现在了更深处、气息更加恐怖的八次雷劫区域。
这里,不再是单纯的雷霆毁灭之力。
而是一股股玄奥莫测、磅礴浩大的天地意念,如同无形的潮水。
从四面八方向他的神魂涌来,欲要将其同化。
使其成为天地的一部分,失去自我。
“我心如刀,我心如天,恒动而不灭!”
白夜天的意志和神魂如风中古灯,任凭意念潮汐冲刷,我自岿然不动。
他的意志经历了无数磨砺,早已坚如玄钢,澄如明镜。
神魂光华流转,轻易便将那些试图侵蚀的天地意念一一击溃、震散。
而后,他反客为主,运转玄功。
开始主动捕捉、炼化、吸收这些精纯的天地意念!
随着炼化吸收的意念越来越多,他的神魂,开始向着某种更高等的、近乎“神”的形态转化。
念头一动,便可引动天地之力,演化山川河流、草木虫鱼,乃至模拟种种神通。
虽非真实,却已具备其神韵,威力无穷!
八次雷劫,轻松渡过!
最终,此方位面神魂修炼的公认顶峰——九次雷劫,轰然降临!
这一次,不再是单一的攻击。
而是三重劫难接连而至,不死不休!
阴阳劫起,扰乱神魂内在阴阳平衡,使其能量冲突,欲要自爆!
造化劫至,演化万物相生相克之理,形成无尽轮回幻境,欲使其沉沦迷失!
无量劫临,引动修行者自身心魔业火,由内而外焚烧,欲使其化为灰烬!
三灾九难,纷至沓来!
白夜天的神魂,在这无穷劫难中沉浮。
时而光芒黯淡如风中残烛,时而摇曳不定如惊涛中的一叶扁舟,仿佛随时可能倾覆。
然而,他的意志却如同亘古不变的磐石。
心神如琉璃明镜,清晰地映照出一切劫难的本质虚妄。
那圆满灵魂与神魂彻底融合后,带来的强大到不可思议的根基。
以及《大衍无相功》时刻运转带来的精、气、神三者相互转化、源源不断的支援。
让他稳住阵脚,并飞速地吸纳、炼化这第九重雷劫中最本源的天地之力。
使得神魂快速得到淬炼、壮大!
不知在这毁灭与新生的循环中煎熬了多久,外界的雷霆依旧狂暴。
但核心区域,白夜天的神魂,已然重新稳定地悬浮其中。
虽然光芒相较最初略显黯淡,气息也透出几分虚弱。
但通体却更加凝练纯粹。
道道足以毁灭造物主的恐怖雷霆加身,却已无法留下丝毫创伤。
更有一股触及天地本源、与道合真的玄妙气息,自然而然地散发开来。
令周遭狂暴的雷霆,都似乎变得温顺了几分。
九次雷劫,渡过!
连渡七、八、九三重雷劫,而且中间没有丝毫停歇,更无半分传说中渡劫后应有的虚弱期!
这等壮举,在这阳神位面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可谓亘古未有!
可惜,这辉煌至极的一幕。
唯有这漫天雷霆与苍茫山谷得以见证。
然而,身处雷霆核心的白夜天,却并未像寻常修士那般。
迫不及待地吸收雷劫中残留的天地本源来滋养、修复虚弱的神魂。
而是心念一动——
隐匿于下方山谷中的战神殿,骤然爆发出微光。
无视重重雷劫的阻隔,直接冲入了这尚未完全散去的第九重雷劫最核心区域!
殿门大开,白夜天那刚刚渡过九重雷劫的神魂化作一道流光,瞬间投入其中。
与殿内盘坐的肉身完美合一。
“转化!”
他毫不犹豫,立刻全力运转《大衍无相功》。
体内储存的海量精纯真元与部分灵识力量,迅速转化为磅礴的生命精血与凝练的神魂本源。
那因连续渡劫而带来的肉身细微空虚,与神魂的些微疲惫感。
几乎在数息之间,便一扫而空。
甚至因经历了雷劫洗礼,肉身与神魂的底蕴都更胜往昔,散发出勃勃生机!
随即,他盘坐在大开的战神殿内,全力运转功法!
“吞吸!”
轰隆隆!
第九重雷劫区域那浓郁到极致、蕴含着此方位面最本源力量的雷霆真气与先天造化气息。
如同遇到了宇宙黑洞般,形成了肉眼可见的能量漩涡。
疯狂地涌入战神殿,被白夜天贪婪地吞噬、炼化!
他的气息,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暴涨!
不仅之前渡劫的消耗被彻底弥补。
那磅礴的本源力量更是推动着他的修为,向着元婴期圆满发起了冲击!
良久,当他的修为彻底稳固在某个临界点。
澎湃的力量在体内奔腾,如长江大河,浩瀚无边时。
他才缓缓停止了这近乎掠夺式的吸收。
眼中璀璨的神光渐渐内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
“九次雷劫,阳神之道……固然是此界神魂修炼的公认巅峰。”
“可化身天地,遨游大千,寿元达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元之数……”
他低声沉吟,目光仿佛穿透了战神殿的穹顶,望向了无尽虚空深处。
“但,这条路,终是不够完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