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忙着忙着,就忘了时间,等锅里的包子馒头销售一空,学校的上课铃响起。

方翠拉着推车过来,龇着牙笑道:“大嫂,走,咱回去,感觉做的挺多,就是不够卖。”

学校周边,人流量集中,加上附近全是厂子,工人家里有钱,早上起不来,随便买来应付口。

陈敏给她打了一碗豆浆,她几口喝完,嗓子舒服多了。

她擦着汗:“别做太多,天气热了,容易坏,把质量放第一。

不管是面粉还是肉,都得是新鲜的,走吧,回去吃饭,家里面粉用完了,我得再去买两包。”

方翠跟上她,“我们的也用完了,之前还怕卖不完,太出乎意料了,我娘说,盒饭也很好卖。

唉,你瞧,那有家出租门面的,咱要不趁手里有钱,把门面盘下来。

固定在这卖了,还可以打几张桌椅,客人来了,也有个坐的,站着多不方便。”

何苗看了过去,两个门面连着的,要能把中间打通,地儿更宽了,还能做点其他的。

她想起姜颜教她们做的麻辣烫和钵钵鸡,目前没有谁做,那她可不可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大家都舍得买包子馒头,那新鲜的吃食呢?她有预感,绝对会买爆的。

择日不如撞日,她朝两人抬下巴,“走,我们去问问,看租金咋样,太高就没必要了,继续摆着吧。”

摆摊风吹日晒的,要再来一场大雨,就淋成个落汤鸡了,人不打紧,吃的就麻烦了。

要是有个铺面,这些都迎刃而解。

三个都是风风火火的性子,说干就干。

当下,几步窜到门面前,见旁边坐着洗菜的老太,身上的衣服缝缝补补的,一看就穿了好几年,头上戴着黑色的头巾。

何苗人缘好,亲和力强,她柔声问道:“婶子,能问一下,是谁家租门面?”

老太转头,看到是三个年轻妇女,擦了下手上的水,淡淡地说道:“是我要出租,你们三个要租吗?”

对于她是老板,两人也不意外,城里有钱人,低调得很,有些还去捡垃圾的。

方翠直接问:“婶子,你这租金怎么算?我们刚从乡下来,也不太懂,刚摸索着做生意,也怕赔了。

要是门面有合适的,倒是想安稳下来,瞧你这两间铺面,也挺宽的,租出去,多少都有点钱,还能给家里添个进项。

你是一个人吗?二女没在吗?”

她从侧面打听一下老太有话语权没?就怕耳根子软,听儿女的临时长租。

那到时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陈敏继续补充:“要是谈妥,还得白纸黑字的,签个合同,确保双方的利益。”

少想她兜里那两个钱,她赚点,也不容易的,要养老,要养小,自个儿还得吃,加上男人又要读书,哪哪都是花钱的地方,。

她算是理解别人,说的越有钱越抠了,她就恨不得一分掰成两分来用。

老太对她们态度还算热络,“这两间铺子,左边五十平米,右边八十平米,中间这墙不承重,也能打通,打通视野会更好,加上对面是学校,人流量有保证,小的二十块一个月,大的三十块一个月,不讲价的。”

这都是和家里商量好的,儿女有工作,地基是自家的,建了个三层小楼,二楼租出去了,三楼自家住,一楼自然就空出来了。

也不是没有人来看,但想着她要的租金太高,就不了了之了。

这不,一直空着。

何苗从包里抓了两颗水果糖给她,亲热的说道:“婶子,我们都来摆摊好几天了,你也上我那买过包子了,我们做的小本生意。

你一个月二三十块的租金,也太贵了,加上成本,我们一分没赚,生意做不久。

你门面空下来,搁这也浪费,你不如便宜点租给我们,大家都有个保障。”

老太也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想了下,“你们要租多久?短期不讲价。”

陈敏跟方翠看了一眼,面上笑呵呵的,陈敏也是个能说会道的,她发挥自己的优势。

“那起码得好几年,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的,以后走的时间还很长,你就给我们让一点呗。

方敏附和:“是啊,儿女要来城里读书,总得想法子给家里添点进项,不然入不敷出。”

老太看她们也是耿直的,想退一步道:“小的那间,给你让五块,大的那间,让个八块吧,再少就不行了。

老婆子一把年纪,也要吃饭了,价格压的太低,我不好给家里交代。”

三个人合计好,当即决定了行,“那我们明天来交钱,顺便签个协议,对大家都好。”

一听要签协议,老太有些谨慎了,“我大字不识,签哪种协议?你别是挖坑给我跳吧。

让我把铺面白送你,不行不行,我不签协议。”

何苗笑着给她解释,“婶儿,签个协议。对你对我都好,协议期间,就算生意不好,我们也不会退租。

就算做不下去了,我们也会找个续上,不会让你吃亏的,而你,不能随意涨租,就算我们生意好了,也得按照原先的猪价来。”

这是对彼此的约束,老太一听,还挺有道理的,她缓和道:“那行,明天让我女儿来,我跟你们签协议,你们把钱准备好,要交三个月的。”

何苗爽快的答应了,三人轻松把铺面租,下回去后,跟张玉兰说。

张玉兰夸奖道:“你们做的哈,现在大家对个体户看不上,觉得下海做生意,那是丢祖宗的脸。

等反应别人赚钱了,就得来分一杯羹了,铺面炒起来,更贵了,你看有卖的直,接买下来,别犹豫。

老苗说的想,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咱要瞻前顾后的,什么时候能当大老板,我还想做大做强,做到省城去。”

三个人被她说的热血沸腾,省城啊,他们很少去,能在那做生意,回到大队都够吹了。

何苗稳了下心态,“二婶,那我们加油,我想做之前小颜教给我的钵钵鸡和麻辣烫,豆浆,油条和包子馒头咱们也卖。”

张玉兰拍了下腿,懊恼的说道:“人越老越没用,我怎么就没想到?咱们把中间打通,合成一间,钵钵鸡和串麻辣烫,绝对能大赚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