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杜文秀成为了大元帅,遥尊太平天国,然后高举:“联回汉为一体,竖立义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剪除贪污,出民水火、救民除暴”口号,并恢复明朝衣冠,开始了十年的反清事业。
杜文秀非常注重团结,强调各民族一体,积极启用各族的人才,严肃军纪,轻徭薄赋,激励生产,维护经济秩序,使得义军规模迅速壮大,获得了当地无数百姓的支持。
其势力最大时期,占领了云南53个县,并且多次击败了清军的大规模围剿行动。
1858年时,义军将领马如龙叛变,归顺清朝,还到处游说义军将领投降,致使云南义军遭到重创。
不过,此时太平天国尚在,云南义军的形势还不算太糟糕。
后来,太平天国覆灭了,清廷得以组织了大规模的军队攻打云南义军。
1867年,云南义军为了对付马如龙,组织了20万兵力进攻昆明,刚开始,义军攻陷了几十城,但后来遭到失败。
1872年,清军围攻大理,杜文秀为了避免清军屠城,服毒后出城和清军谈判,被清云南巡抚岑毓英所杀。
事后清军立马违背了承诺,对大理城进行了屠城。
至此,云南回民起义彻底宣告失败。
时至今日,去大理旅游,还可以参观曾经的大元帅府。
这里原本是清朝的提督府,被杜文秀改为了总统兵马大元帅府,后来又被清朝拆除了很大部分,在光绪时期,又改建为云南提督府。
在国府时期,这里也做过军事司令部的驻地。
在新华夏建立之后,公元1987年,对这里按照曾经大元帅府的布局进行了恢复,如今的大堂之上,还贴着杜文秀手书的对联。
“天生英雄夺回汉朝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
不过,现在关于杜文秀的评价也是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态度,一部分认为他是反抗清朝暴政的农民起义军英雄,一部分则认为他是分裂国家的叛贼。
这大概也是杜文秀及其政权本身的矛盾性所导致的。
就像他在大厅里同时供奉着孔子以及伊斯兰的经卷一样!
他虽然说要三教合一,可却是以回教为主,想要建立伊斯兰政权,而历史已经证明宗教国家的落后性,特别是伊斯兰。
他一方面举起恢复汉家天下的旗号,却又在陷入困境之时,想要寻求阴鸡痢的帮助。
因此对于他的评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变化很大!】
...
“宗教国家的落后性?”
洪秀全脸色微变,陷入了沉思!
...
【李永和、蓝朝鼎起义
1859年,因为清朝为了筹措对付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军费,加大了对四川云南等地百姓的压榨。
于是,被逼到了极致的云南昭通百姓发动了起义,推举了有一定识字能力的农民李永和为首领,起义反清!
在李永和起义之后,蓝朝鼎、蓝朝柱两兄弟也带领着贩盐和鸦片的脚夫们起义,然后加入了李永和大军。
义军举起顺天大旗,号顺天军,纷纷割掉老鼠辫,以表达反清的决心。
而后义军攻入四川,一度占领了很多的地盘,兵力最鼎盛时期,一度超过了30万,势力范围延伸到了滇、川、鄂、陕、甘五省,在客观上支援了太平天国义军。
并且,他们还打死了清朝名将多隆阿!
1861年,清廷派湖南巡抚骆秉章率军入川镇压义军,蓝朝鼎于当年战死,
1862年,李永和战死。
此后,残余义军在蓝朝柱的带领下,北上进入陕西,和太平军陈得才部会师。
1864年,在盩厔(zhouzhi,西安周至县)兵败,在退回陕南的路上被当地民团袭击,被害。
...
宋景诗黑旗军起义
1860年时,山东西的百姓为了抵制向官府交沉重的税粮,便拥戴喜欢耍棍棒的宋景诗为领头人去县衙抗议,但最后抗议活动失败。
1861年,宋景诗举旗了。
因为他们的旗帜用的是黑色的,他的队伍被称为黑旗军。
黑旗军转战于直隶和山东的交界地带,后来被清军打败,投降了清军,而后先跟着清军镇压捻军,后跟随清军进入陕西镇压陕甘回民义军。
1862年,回到山东的宋景诗等人再次举旗,队伍发展到万余人。
但是紧接着,清廷就派了僧格林沁来镇压,并且僧格林沁还带来了着名的外国雇佣兵,洋枪队,也可以叫做常胜军或者戈登洋枪队。
...
这个洋枪队的成立,是因为太平天国攻占南京之后,已经取代了广州成为最大的港口和贸易城市以及洋人租界聚集地的魔都的地主豪商们为了避免被太平天国给劫富济贫,于是纷纷向洋人求救。
当时洋人们则是想要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所以没人鸟他们的。
但有一个叫做华尔的美利奸人看到了商机,于是纠集了200个外国地痞流氓组成了军队,由魔都的地主豪商出钱购买装备。
这个时候,这只队伍叫做华尔洋枪队。
这只洋枪队成立之后,战斗力很强,比那已经烂到稀泥一样的八旗和绿营强大不知道多少。
1860年,洋枪队接受了清朝的委派,添了十几个外国人和几百个清朝人,然后改名为常胜军。
1862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在慈溪大战清朝淮军和英法联军,华尔也在作战过程中被太平军打死了。
于是,另外一个美国人白齐文接替成为了第二任队长。
但这个白齐文看不起清朝和清朝的官员,有一次带人将负责统领他的道台杨坊给打伤了。
清廷就让李鸿章撤了他的职位。
白齐文很不爽,跑到北京闹,要求官复原职,但没有成功,
于是,愤怒的白齐文一怒之下跑到了太平天国这边,投靠了太平天国。
然后白齐文就回去招募了以前的一些部下,带来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给了他一千人让他训练,但因为太平天国不太相信洋人,所以最终这白齐文只能统领他自己带来的那一点人。
于是,郁闷的白齐文就向第三任洋枪队队长,英国人戈登投降了。
在美利奸的干涉下,白齐文被遣送到倭寇那边待着,但过了一年多,白齐文又跑回了华夏这边,但紧接着又被美利奸领事馆给遣送回了倭寇那边。
但是没多久,白齐文又跑回来了,并且还想要去投靠主体已经覆灭,只剩一些残部的太平天国。
就在前往漳州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地盘的路上,白齐文在厦门被清军给抓到了。
李鸿章很是恼怒他,于是在押送其前往魔都的美利奸领事馆的路上,将他给淹死了,然后谎称是意外溺亡,其时年29岁。
至于李鸿章这一次为什么这么刚,敢对列强主子的人下黑手。
这倒也不是李鸿章真的刚,主要是此时的美利奸还不是后来那么强,而阴鸡痢对这个从自己身上分裂出去的美利奸也很不爽,对于这个阿美人统领的洋枪队也很不爽。
所以,第三任的洋枪队队长才在阴鸡痢的干涉下,将队长换成了阴鸡痢人戈登。
因此,得到了最大的主子的支持,李鸿章才敢对这个排名靠后的主子的人下手。】
...
“可恶,混账!说名字就名字,干嘛要用这样的词语!我大清好歹也是华夏一员!”
康熙帝看到那一句一句的主子,实在是忍不住了。
...
“呵呵,就你建奴,不过是我大明收留的一条丧家之犬反噬主人,还敢称华夏一员?几千年来,有哪个像你们这样祸害华夏的?你说一个!你这个麻子,给咱闭嘴!”
洪武大帝朱元璋怒气冲冲的说道。
这画面上了天幕,康熙气得哇哇乱叫,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
毕竟,这个事情,天幕已经说了无数次了,他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地方。
...
【在洋枪队的帮助下,黑旗军损失惨重,于是就和捻军的张宗禹部会和,并诱使僧格林沁进入埋伏圈,被捻军击毙!
再后来,捻军失败后,宋景诗下落不明,疑似当了卖艺人,黑旗军起义彻底失败。
当然,也有说是在1871年,被清朝安徽巡抚英翰俘虏杀害的。
...
陕甘回民起义
这也是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事件,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乃是因为这些地区汉回信仰不同等等导致了长期的冲突,以及清朝的剥削等等。
直接的导火索,则是因为在1862年春天时,一群退伍的回兵到华州(陕西华县)胜山小张村买竹子,本来谈好了价格,回兵开始动手砍竹子了,结果卖竹子的父亲不满意价格,反悔,还故意污蔑那些回兵偷竹子。
这一下引起了许多不明真相的村民的愤怒,双方爆发矛盾,两个回兵被打死了。
于是,这些回兵去官府告状,但当地官府偏袒汉人,进而引起一些回民组织起来抗议,然后就被官府定义为造反,杀了十几个回民并且焚毁了秦家村。
然后,冲突越闹越大,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而此时,又恰好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部和捻军进入陕西,受到这些起义军的影响。
陕西甘肃地区的回民在任武、赫明堂、邹玉龙、白彦虎等等首领的带领下,发动了反清起义,但同时,因为这地方的回汉矛盾,许多汉人也遭到了回军的屠杀。
最终,清廷派多隆阿镇压,多隆阿连败回民义军多次,将回民义军给压制了下去。
但在1864年时,多隆阿被李永和蓝朝鼎等义军给击毙了。
而后,回民起义再次掀起高潮,新任陕甘总督杨岳斌无法镇压起义军。
于是,清朝在1866年之时,派遣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负责镇压回民义军以及捻军等。
直到1872年,回军领袖之一的马占鳌被清军击败,投降清军,回民起义主力才基本被消灭。
再到1873年,回军领袖白彦虎远走新疆,投靠了叛军阿古柏,回民起义才彻底终结。
而左宗棠这人和曾剃头不一样,
曾剃头那是为了满清主子十分的卖命,对义军那是十分的残忍,动辄屠城,被后来的学者怀疑,可能精神方面有问题。
而左宗棠被称为民族英雄,除了收复新疆之外,那也是还有其他原因的,虽然他站在腐朽的清廷这边,是属于镇压起义军的,但他对于这些敌人,只要愿意投降,他都进行妥善安置。
在平定陕甘回民起义的最后一战,肃州之战中,回军兵败,肃州城遭到了清军的屠城。
对此,事后左宗棠就感慨,他自领兵以来,都奉行不妄杀,不搜赃的政策,对于敢违背的人,都严惩不贷。
结果没想到这一次“不能尽行其志。”
并且,事后,左宗棠还对这次起义进行了调查了总结,给出了公正的结论。
也就是,这是长期以来回汉百姓之间的矛盾积累造成的,直接起因就是因为当初的砍竹子事件,是汉人这边挑起的矛盾。
不过,他也有一点没有说到,这回汉之间的矛盾,其实也有清朝一直以来的故意。
在这些边疆地区,清朝政府经常性的是拉偏架,即使是明摆着的理屈的事情,清朝官方也故意偏袒汉人,刻意激化汉人和其他族群的矛盾。
这可不是什么清朝是站在汉人这边的,因为很明显的,在其他地区,清朝那是严格限制汉人,歧视汉人的!虽然他们经常说什么满汉一体,但这也就是说说而已。
就像很多人很疑惑,当初列强入侵华夏的时候,虽然他们的武器先进,但是劳师远征,兵力又少。
清廷要是好好的准备,努力对抗,那也不一定会输。
就像当初阴鸡痢在非洲时,就被祖鲁士用长矛打得老惨了,只不过后来阴鸡痢增兵,而祖鲁士只是一个小国,顶不住,最后被灭了。
但清朝不一样,那叫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当初列强一次又一次的按着清朝的头在地上摩擦,但内心还是十分担心清朝的反弹,当然,准确来说应该是担心华夏的反弹。
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满清朝廷一直在防备汉人。
虽然八旗军,绿营军堕落得很厉害,但总也还有一些还行的吧。
但是他们将大部分的兵力都分散在各地的满城,一直防备着汉人,不敢大量调动这些精锐去对付列强。
因为一旦调走这些兵力,说不定这些地区的百姓就会立马纷纷举旗反清大旗。
所以,他们只能宁愿被列强反复摩擦,做了个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