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说得好,幸好出现了天幕,让我等提前推翻了满清,不然中桂你要是牺牲了,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损失啊!”
原慈禧时空,一个穿着四个口袋的正装的男人双目通红的看着旁边的一个人道。
...
“说得好,他们都是真英雄!”
崇祯帝握紧了拳头说道。
...
“真英雄!”
...
“灭清妖!”
...
一时间天幕之上,历代皇帝都在怒骂!
清朝各大时空的皇帝们一个个的脸色再次变得铁青。
...
“说得好!建州贼种,血债难偿!真英雄!今日,不再等了!现在就是举大义,兴大汉之时!拿剪刀来!”
天幕上,一群梳着鼠尾辫的人一个个的义愤填膺!
为首的人,接过旁边的人递过来的剪刀,一下就将自己的辫子剪掉,然后重重的扔在地上,接着就将剪刀递给其他人。
其他人或用剪刀,或直接用刀,或自己,或互相,纷纷剪掉了辫子扔在了地上。
待在场的人都剪掉辫子之后,为首的人振臂一呼道:“除满灭清,复兴华夏,兴汉,兴汉!”
一时间,所有人纷纷呐喊起来。
...
这一下,清朝各时空的皇帝更加的仓惶了起来。
“这是哪个时代的刁...这是哪个时代?”
清朝,康熙又惊又怒,一张嘴就结巴了,只因为他本想习惯性的说个刁民,却一下子想到,要是说出来,只怕是会更加的激起仇恨。
...
“这不会是咱们这个时代吧,千万别这样,朕改,朕怎么改都行!”
嘉庆帝时空,嘉庆帝整个人都非常的慌,他是真的怕了,自从登基那天开始,他就被白莲教搞得整天的烦躁。
他是真的怕了!虽然他从天幕上知道,原本自己往后还算比较安稳,但也同样正是因为天幕,他也知道,这一次要是再出现起义,只怕比当年要可怕无数倍!
...
咸丰时空,咸丰帝虽然也是脸色剧变,但他倒是没什么担心的了,管他是哪个皇帝在位的时期,反正在他这个时期,太平天国早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不搞内斗了,左宗棠去明朝了,曾国藩被骂到吐血了,早晚要玩完了。
和咸丰差不多想法的,还有乾隆,他这里有刘邦项羽,现在到处都是在投降的,多一个起义不多,少一个起义不少了。
而顺治也是一样,南明都开始反攻,并且节节胜利,所到之处,那些投降的地主官僚纷纷再度反清归明,他也没什么信心了。
崇祯时空的皇太极那就更不用说了,什么占领中原夺取天下,特么的,大明形势变了,蒙古各族都不听他们的了,一个个也嚷着要干死他们!
还没进关就已经成这样了!
...
【扯远了,刘永福虽然按照德寿的命令回来了,但他却不愿意去镇压反清义军,两广总督多次调他对付义军,他要么找借口不去,要么去了也是消极对待,最终他的黑旗军被拆分,直至被彻底取消。
要说这刘永福虽然过去因为生计问题加入过反清义军,但是他本身还是比较忠于清朝,他认为忠于朝廷就是忠于国家。
不过,清朝的烂,清朝的软弱,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对于义军和满清朝廷之间的战争,他是能避则避!
他只想要--抗击列强!
因此,最终,刘永福再次回到了钦州养老。
不久,三那百姓反抗朝廷的糖捐政策,当地官府让刘永福去劝百姓,刘永福去了,然后回来了,然后就说,自己劝不动!
很快,抗捐逐渐变成了起义!但起义遭到镇压而失败!
刘永福暗中庇护失败的义军,甚至他小舅子的家都成了义军谋划起义的指挥部。
后来,这些事情被清朝官府知道了,清廷想要弄他,还暗杀了他的五个护卫。
刘永福见状便停止了和义军之间的往来。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彻底给大清送葬的辛亥革命爆发。
不久,广州被国府义军光复,胡汉民邀请正好身在广州的刘永福出任广东民团总长,主持大局。
刘永福婉拒了几次之后,最终被劝服,答应出任,一个月之后,他见局势稳定了,就辞职回到了老家。
再往后,原清廷出身的北洋军阀袁世凯仗着自己实力强劲,一番操作之下,逼了溥仪退位,又欺骗了国府创始人,得到了国府大统领的位置。
但他和清廷一样的软弱!
1912年,北极熊鼓动外蒙古脱离华夏,签了条约。
已经75岁赋闲在家的刘永福听说了列强又在搞事之后,立马致电了袁,请求让他带兵前去抗击北极熊,但袁没有理睬!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倭寇趁着列强都在欧洲打生打死,无暇顾及华夏,再加上袁想要重新恢复帝制,于是和袁谋划,表示支持他,但条件就是要袁答应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袁为了自己搞笑的梦想,答应了其中绝大多数的条款,史称“二十一条”
已经78岁高龄的刘永福听说倭寇又来了之后,再次致电袁,希望能让他带兵前去山东抗倭,但还是被无视!
1917年,刘永福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岁。
临死前,他还在关心着国家的前途。
他郑重的告诫儿孙,要是能够为国家所用,那就投身军旅,以铁血报效国家,使华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不为国家所用,那就劝谏政府选贤任能,养民富国,使国家富强!】
...
“好好好,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虽然他曾愚忠于建奴,但那只是他的认知问题,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值得我们所有人敬重!”
朱元璋笑着说道。
...
“只可惜这样一位英雄,生不逢时啊,碰到了软弱的满清,不知道能不能够招募呢。朕猜想,他一定是遗憾的!倘若能来我大汉,定然让他一展所长!尽力施展胸中抱负!”
汉武帝也满是赞赏的说道。
...
“还是来咱大明吧,咱大明能够提供给他足够的舞台,他想要打倭寇随时可以打,他想要打那些红毛,最多也就等几年的时间就行!去大汉的话,怕是那些红毛还是野人,打固然应该不难,但没有挑战性啊!”
明成祖朱棣也是笑呵呵的说道。
...
汉武帝:“好你个朱棣!想挑事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