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梁神秘巨商 > 第347章 黄金筹码撼北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耶律华也急上前想拦:“老族长,危险!秦文狡诈……”

“滚开!”乌尔汗一声怒喝,如实质般的威压让耶律华下意识退后。这位执掌黄金命脉数十年的老族长,此刻散出的气势,远比任何刀剑更令人心悸。

他看也不看阻拦之人,大步流星走出营帐,翻上一匹健壮黑色骏马,单人独骑,迎寒风与漫天风雪,向赤阳城紧闭的北门,决然而去!

耶律达僵立原地,望岳父消失于风雪中的背影,脸色铁青,牙咬得咯咯作响,胸中翻腾滔天怒火与前所未有屈辱感。他感觉自己如一条被抽了脊梁的狗,在所有人面前,被自己的岳父指鼻骂作懦夫!

赤阳城北门缓缓打开一道缝隙,乌尔汗被搜身后,昂首挺胸走入,毫无惧色。他被引至会客厅。

秦文早已端坐主位,阿善公主坐旁。望着位独前来的老者,秦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是条汉子!

无寒暄,无客套。乌尔汗目光如电,直刺秦文:“秦文?我女儿和外孙呢?”

“安全。”秦文言简意赅,“老族长请坐。要见王妃和王子,不难。但在此之前,我等不妨……聊聊黄金?”

乌尔汗瞳孔微缩,但面色不变,坦然坐下:“黄金?哼,那是草原恩赐,我黄金部落命脉!你想以此要挟?”

“要挟?”秦文摇头,脸上浮现商人特有的、带点狡黠的笑容,“不,是合作,或者说……技术交流。老族长可知,乌金谷的矿砂,含金量其实远不止你们现炼出的那些?大量金沙,随矿渣被弃河谷,白白浪费了?”

乌尔汗眼神一凝!此乃他们部落最核心的技术秘密之一!秦文连这都知道?

秦文不等他回应,便继续说道:“我太福祥掌握更高效的淘金之术。水流冲槽,汞齐吸附,甚至……利用矿物比重之差进行分选。”

他轻描淡写吐出的这几个词,如同重锤一击击打在乌尔汗心上——皆是他梦寐难求却始终未能窥得门径的秘法!

“至于冶炼,”秦文仿佛未察觉对方眼中的惊涛骇浪,语气悠然,

“控温熔金、除杂秘方……老族长不妨想想,若金矿产出能多出三成,乃至五成……那会是何等局面?”

乌尔汗心跳如擂鼓。增产三至五成?那意味着他做梦都未曾想过的财富与权势。他死死盯住秦文:

“你……当真有此法?条件为何?放我女儿与外孙归来?”

秦文笑了,笑意深远:

“王妃与王子自当平安归来。然黄金……才是永固之纽带。老族长,北燕朝局,近来似乎不甚安稳?耶律达这太子之位,坐得可还稳当?黄金部落的前途,何必死死系于一条……或将沉没的破船?”

他再次若有所指,点出那“懦夫”之评。

乌尔汗陷入沉默。秦文一语如钥,开启了他心底某些压抑已久的念头。耶律达的无能与怯懦,部落的前路……眼前此人虽为敌手,却展现出前所未见的力量、手段与……技术,令他震撼,亦使他不得不重新权衡。

恰在此时,秦文击掌道:

“请王妃与二位王子前来,与外祖一见。”

当见到女儿虽容色憔悴却完好无损,两个外孙哭喊着扑入自己怀中时,乌尔汗这头草原雄狮,亦不禁眼眶发热。

他紧拥骨肉至亲,所有强硬与谋算,在这一刻尽数化为浓重的亲情与劫后余生的酸楚。

他抬头再看向秦文,目光极其复杂。这人虽是劫持他亲族的敌人,却也让他见到无法抗拒的诱惑与……部落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北疆、经特殊渠道加急送抵京师的密报,正静置于年轻官家赵嘉的御案之上。他已阅毕内容,眉头微蹙。

“母后,阿姊,”他放下密报,语气透着几分复杂,“秦文此人……非但逼得耶律达低头议和,竟连黄金部落的乌尔汗也亲至赤阳城……观其情形,似还相谈甚欢?”

密报中虽未详述谈判内容,但乌尔汗入城、会面及其后并未爆发的冲突,皆暗示此事绝不简单。

太后指间佛珠轻转,容色平静:“哀家早言,秦文是一柄利剑。如今看来,他非但守住赤阳城,解阿善之围,更拿住了北燕的黄金命脉……此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

长公主赵灵眸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亮光,续道:

“官家,更紧要的是,乌尔汗亲自出面,耶律达被迫坐上谈判席,意味着北燕短期内再无南侵之力。秦文以一己之谋,至少为吾大梁北疆争得数年喘息之机!此乃社稷之功!先前那些流言蜚语,在此等功绩面前,不足一哂。”

官家颔首,目中的疑虑却未消散:

“功绩……确是不小。然他所掌之力……那些能飞跃千丈的‘火箭’,还有能让乌尔汗折节的手段……阿姊,母后,尔等不觉……太过乎?一介商贾,竟有如此手段、如此势力……”

他话未说尽,言外之意却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纵是功臣,亦难心安。

太后轻叹:“庆儿,御下之道,在于用其长,而非惧其强。秦文这把剑,剑锋如今对外。只要用之得宜,便是大梁之盾。至于将来……”她目光转向长公主。

长公主迎上官家视线,声线清冷而坚定:“官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秦文所求,不外乎一隅之地、安稳经营,图的是利,非权。他的根基在太福祥,牵挂亦在那里。只要朝廷予他足够信重与空间,他的力,便是大梁的力。至于制衡……朝堂之上,岂非尚有郑侍郎这等‘忠臣’日夜紧盯?”

她略顿一顿,又道:“秦文所献技法令图谱,朝廷当妥善收纳,以备不时之需。”

官家闻言,默然片刻,终是缓缓吁出一口气:“阿姊所言……亦有其理。然该有的敲打与警示,亦不可废。待北疆事定,召他返京。朕……亦想亲眼见见这位搅动风云的秦东家。”

他心底自有盘算:此等利器,岂容长久握于外人之手?一旦入京,技术留下,人……也未必能再轻易离去。

一场关于秦文功过与威胁的短暂权衡,暂告段落。然官家眼中那抹疑虑,却如石入静湖,涟漪暗生,预示未来风波。秦文在北疆所握“黄金”之筹,其价与险,已悄然引动帝国至尊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