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人沉默下来,雅室内也渐渐陷入安静,只剩夜风拂过窗户的“呼呼”声。
或许是不愿意再浪费时间,又或许是已经心急,总之仅仅片刻,华从便率先开口打破气氛:“何当家,该下决定了,干还是不干你挑一个吧。”
“能否容我再想想?”何慎面色沉重,轻声问道。
“犹犹豫豫,既不敢大胆向前,又不愿果断抽身。看来我与何当家注定无法谈拢了。”华从几乎没有半点犹豫,话说完立马站起来,边微笑摇头边抬腿往房门走。
面对此情此景,何慎无奈叹气,“华当家这是在逼我啊!”
“时间不等人,事态不等人,并非我逼你。”
“难道一定要杀死二当家、三当家和众长老吗?没有缓和余地?”何慎内心终究不忍,低着头用近似呢喃的语气询问。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抑郁久居人下?那帮老家伙不死,你我就算合力杀了郭明也会有李明、刘明、赵明跳出来成为新帮主。要干,那就一次到位!打蛇不死,自遗其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华从没有丝毫退让。
何慎又叹了口气,缓慢闭上双眼。在是否狠下心之间来回徘徊,一会想开口干脆答应,一会迟疑畏缩。
思绪翻涌起伏,各种想法在脑海中浮现,无论那个决定都无法做出。发觉其仍然迟疑,华从索性不再多说半句,直接迈步往房门走。
当他拉开门,抬起脚打算跨过门槛之时,身后却突然传来声音,“华当家,暂且留步……”
“何当家还有什么话想说?”华从面无表情,声音里不仅没有丝毫波澜,甚至有些许不耐烦。
都称不上一路人,何必再浪费时间?他心里这么想着。
“商量商量该怎么杀郭明。”何慎声音很轻很飘,但其中意思异常明显。
他,答应了。
“好啊。”华从先是一愣,然后嘴角微微上扬,眼底闪过兴奋。
迅速合紧刚拉开的门,转过身几步坐回椅子上,喜笑颜开,“何当家能想得通就好!”
“别废话,直接说吧,你有什么计划?”何慎好似刚刚卸下千斤重担,声音虽然仍旧还有些发虚,但更多的是轻松。
“你我现在是同一根线上的蚂蚱,直白点也是好事。”华从点头。
稍微停顿几息,继续说:“我打算先透出点风声,让急递里所说的那两个歹人坐不稳当。如果他们狗急跳墙、截杀了郭明,那我们坐享其成,要是忍住了,我们再出手。”
“地点选在哪?汴州?”何慎问。
“不妥,在眼皮底下杀人,也太不给锦衣卫面子了。换个地方,江州如何?”
“顺流而下,抵达江州时正好人困马乏,是个好地方!”何慎稍作思考后,连声称赞。
随即他又问道:“先泄露风声,还是先让人前往江州布置?”
“同时进行,做两手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华从毫不思索。
“如此便两全其美了,我马上让人赶去江州,你也别拖沓,尽快安排。”
“没问题。”
二人看向对方,击掌约定,然后各自起身离开。对于杀死郭明之后的打算,他俩半个字也没有提起,很有默契。
……
京城,皇宫。
司礼监秉笔何公公手里拿着两份急递,神色焦急,脚步匆匆,直到望见西苑才有所放缓。
大门两侧的当差太监刚想行礼,却被他抬起手制止,“老祖宗在里面吗?”
“在呢。”
“找机会叫出来,就说咱家有急事!”
“小的这就去。”当差太监不敢耽搁,恭敬回话后马上轻手轻脚往里面走。
没让何公公等太久,仅小半刻钟不到当差太监就走了出来,屈身回复:“老祖宗目前还脱不开身,劳烦您稍作等候。”
“嗯,咱家知道了。”何公公规矩退到旁边,垂手耐心等待。
又过去将近半刻钟,西苑里面总算出现了身影。何公公几乎瞬间回神,小跑上前迎接,“干爹……”
“老二啊,有什么急事你赶快说吧,三更半夜的,主子那离不开人。”冯公公摆手示意当差太监退下,出言催促道。
何公公也不废话,亮明手里的两份急递,简单解释:“一份签了汴州知府、通判和锦衣卫指挥佥事赵大人的名字,写明送程主子亲启,而第二份则是老三送来给您的,都是八百里加急。”
“陈经送来,给我的?”冯公公皱起眉头,疑惑问。
“是。”何公公肯定回答。
伸手接过急递,冯公公立马打开给自己的那份,走到灯笼下面借光浏览。
一遍没看完已经脸色剧变,自觉事情严重,连忙招手吩咐:“老二,你赶快去把送急递的驿差扣下来,我现在进去程送给主子。切记,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儿子明白了。”
“快去吧。”
快步返回清玄宫,合上门之后迅速走到法坛前跪下,“主子,有份江南送来的急递。”
听到“江南”两个字,法坛上的元琢瞬间睁开眼睛,面露奇怪问道:“内阁送来的?”
“不是,是汴州八百里加急送到,写明了要程给主子。”冯公公回答。
“哦?汴州直接送来!”元琢挑挑眉,立即来了精神,“快程上来。”
接过两份急递,打开挨个浏览。看完里面的内容之后,他原本风轻云淡的表情被阴沉所取代。
撩开帘幕走下法坛,脸色又难看几分,“狐妖作祟?呵,来得还真是时候!看过陈经给你的信了?”
“回主子的话,奴婢看过了。”冯公公实话实说。
“觉得如何?”
“都是些风言风语罢了,相信赵大人很快就能查个清清楚楚。”
这个回答算得上规矩,但元琢却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出现这种谣言,恐怕不会那么简单呐。”
“要不要即刻给汴州回信,让他们尽快查清楚。”冯公公提议。
“查肯定要查,但不必急于一时。”元琢摆手否决,紧接着沉声吩咐:“宣周老将军、刘知远和文玉,朕想听听他们怎么看。”
“奴婢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