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属性面板,确定林宇再一次恢复满理智,无需自己出手加点,李前关闭了属性面板,将注意力投入到引力相关的研究中去。
之前有过一次,人类通过苏想向李前传递信息,结果却联系不到苏想。
为防止类似情况再现,造成严重后果,李前将咸胡分神法进度刷满后,定时返回现实中。
到了如今,共享者舰队威胁迫在眉睫,苍龙号发射又需要李前的支持,因而更多时间呆在现实世界。
至于幻象空间里的事情,有苏想主持,苏想身后还有武圣支持,即使天尊亲自出手,也不能立即得逞,李前有足够反应时间。
因此李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蓝星防卫工作,以及引力相关的研究。
作为蓝星人类最强的玩家,精神数值接近四千万,他的思维速度是普通人的无数倍,并且可以同时分心做许多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李前的精神半脱离躯体,与永恒之树融合。
如此可以在不借助黄金环的情况下,调动最多引力,同时兼顾研究。
几十年来,李前一直为全球各大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定时加持‘通天祗’的悟性和好运,耳濡目染,他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研究者。
尤其在最为关注的引力研究方面。
李前阅读了引力研究所的所有文档资料,自然而然站在了理论研究最前沿。
再加上他本身就掌握引力,甚至可以调动一颗星球的引力,因而研究起来更有切身的体会。
一段时间后,李前有了隐隐的模糊把握和发现,确定改变G,这一宇宙物理常数,是真实可以做到的。
但还没有找到有迹可循的路径。
这一日,李前的注意力从繁杂的数字计算中退出,汇聚到苍龙一号基地的控制室中。
控制室中只有技术员和几位总工程师。
目前苍龙主炮的运作进入到常态,江川等参与设计的科学家自然离开了。
而娜拉德雷在内的多位玩家,也肩负着与蜃景沟通的重要任务。
塔尔人与人类的数据交互量逐年增加,几位玩家和幸存者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少。
参观完苍龙发射后的第三天,便被服务中心召回。
“我们的多个探测器传回最新情况,观测到共享者先锋舰队忽然改变航向,并且检测到一些特殊痕迹,疑似先锋舰队旗舰被击毁!”
基地的一位总工语气兴奋,对李前说道,调出相关的数据。
探测器发回来的模糊照片,黑色背景中,几道比寻常星光还要暗淡些的长条状光芒聚在一起。
这就是人类看到的先锋舰队。
李前对照以前的数据,很容易看出,该舰队偏离原本航线3000多万公里左右。
距离还是太遥远,人类的探测器,以及蓝星上的各种观测设备,不太能分辨清楚战舰数目,以及旗舰是否损失。
“应该发现我们的炮弹,或者风筝好了。”
李前对控制室里的几位总工道:
“距离多少?”
“目前先锋舰队距离蓝星约1400亿公里。”
1400亿公里,可以覆盖海王星轨道半径20余次。
放在和平时代的蓝星人眼中,这距离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若非提前发射的众多探测器捕捉,传回数据,以及提前知道方位,大型空间望远镜跟踪,以及先锋舰队和主力舰队开启推力加速,人类还真看不到。
“如果先锋舰队持续改变轨道,进入蓝星轨道时间还要推迟半年,如果进行5次以上的变轨,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燃料入轨,登陆。”
旁边一位工程师说道,同时打开一份文件。
文件页码上有着塔尔人的标志,显然这又是塔尔人帮助分析的结果。
“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先锋舰队进入到50亿公里内之前,苍龙主炮很难再命中一次。”
人类各部分将信息全部汇总后,才打扰李前,因此此刻一份份资料展开。
其中有江川等着名科学家带领团队的计算过程。
先锋舰队在知晓人类可以威慑到己方后,进行变轨就能躲避后续的炮弹。
同时既然已经察觉,开始变轨,有可能已经观测到炮弹轨迹,测算出速度。
那么就可以掐着信息传递,和炮弹飞行的时间差,用不多几次的变轨,或简单改换战舰方阵,就能规避掉几乎全部的袭击可能。
因此不论是人类,还是塔尔人,都确定接下来苍龙主炮再无法命中了。
而蓝星目标极大,又不能变轨机动,未来肯定遭遇先锋舰队的轰炸。
要是其先锋舰队旗舰还在,那么早先那样的主炮再来一发,当真要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动荡。
那种主炮人类挡不住,李前也没什么信心。
早先那枚炮弹进入大气层,他尝试干预飞行轨迹,最终只抬升不到10km。
炮弹体积、质量太小,所蕴含的动能又太巨大。
强大精神力能作用的面积有限。
因此,接下来的时间,按照塔尔人的战术方针,人类将进入被动防守的时间,直到地方舰队进入到50亿公里以内再进行有效还击。
到了5000万公里以内,人类的常规武器,诸如导弹、电磁炮之类可以派上用场。
距离继续拉近,人类飞船舰队才有与之交战周旋的机会。
不过,这些资料文件之所以出现在李前面前,那当然还是有机会的。
李前闭眼,收回全部精神、超感,向着外太空无远弗届的蔓延出去。
人类的卫星、探测器为李前标定初始的方向。
最终,李前的感知尽头,模模糊糊感应到移动的物体,但非常难以分辨,只能判断动向。
李前不确定那是敌方舰队。
要在精神感知中精准判断大小和距离,是非常艰难的。
因为人闭上眼睛,对想象出来的事物主观判断往往失真。
哪怕是李前的控制力,在感知的极限,也难以精准判断了。
幸而这方面科学家早就考虑到,设计专门服务于李前的特殊校准系统。
它由地面计算机、高轨道卫星群,和深入宇宙空间的多组探测器组成。
此刻开启校准设备,李前重新梳理精神感知,沿苍龙基地为基点出发,将一颗颗卫星纳入精神感知,并同时在计算机中标记出卫星的位置。
再往外是高轨道卫星,超越静止轨道的飞行器等。
继续向外延伸,李前的精神逐一覆盖探测器组,并在电脑中标注,最后将先锋舰队也标记在计算机中。
人类可以观测到先锋舰队,也就是说,掌握舰队的位置,但不清楚准确的动向。
于是此时就可以套入李前精神感知到的方位数据,测算出准确的方位、动向。
李前就如此监视对方舰队两天,科学家估算出可能的几条变轨航线,而后三台苍龙调整射击参数,再次向太空发射共计10轮炮弹。
又十多天后,人类高层齐齐松了口气,露出笑容!
随着先锋舰队距离拉近,李前确定先锋舰队中,那艘体积最大,超过一万亿吨的旗舰消失不见。
感知到的移动物体,也只有49个。
这和人类观察与分析出的情况完全一致!
由此可以确定,苍龙主炮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