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师的“管理妙招”
语文课的阳光比往常更暖,林晚站在讲台上,黑板上“假如我是老师”五个彩色粉笔字,像撒了一把亮晶晶的糖果。“同学们,之前我们聊了开心和不开心的事,今天换个有趣的话题——如果让你们当老师,要管理班里听话的同学和不听话的同学,你们会怎么做呀?”
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小手齐刷刷举得老高,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周子墨都悄悄抬起了胳膊。
“老师,我先来!”班长苏晓冉第一个站起来,辫子上的蝴蝶结随着动作轻轻晃,“如果我是老师,我不会让听话的同学一直坐着不动!他们那么认真,我会给他们发‘创意小勋章’,比如上课敢说奇怪想法的、作业写得有新意的,都能拿到勋章。每周还让他们当‘小导师’,帮身边的同学解答问题,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上课没意思啦。”
她顿了顿,又认真地说:“对于不听话的同学,我不会批评他们。我会先问他们为什么不想听话,是觉得课太无聊,还是想引起大家注意?如果是觉得无聊,我就把课文编成小故事讲,或者让他们上台当‘小演员’表演课文里的情节;如果是想被关注,我就给他们安排‘小任务’,比如课间检查粉笔盒、上课前帮大家发作业本,让他们知道,不用调皮也能被大家喜欢。”
林晚笑着点头:“晓冉的方法真温柔,还会换位思考呢!”
“老师,我有不同的想法!”王小淘“嗖”地站起来,声音响亮,“如果我是老师,听话的同学我会给他们‘自由时间’!比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就能在下午最后一节课里,用20分钟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书、画画、拼积木都可以,不用非得坐着学习。”
说到管理不听话的同学,他挠了挠头,露出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我以前就很调皮,知道调皮的同学其实就是精力太多啦!我会设一个‘运动小课堂’,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同学,课间可以去操场跑两圈、跳跳绳,把精力用完,上课就能认真听讲了。还会跟他们‘拉钩约定’,如果一周都没调皮,就奖励他们和老师一起玩一次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丢沙包,这样他们肯定会听话的!”
教室里响起一阵笑声,林晚也忍不住笑了:“小淘太懂调皮同学的心思了,这个‘运动小课堂’听起来真有意思!”
文静的陈一诺慢慢站起来,声音细细的却很清晰:“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给听话的同学建一个‘成长树’,每个人的树上都有小叶子,他们每帮助一次同学、每主动提一个问题,就给叶子涂上漂亮的颜色,等到树长满彩色叶子,就给他们发一本好看的绘本当奖励。”
“那不听话的同学呢?”林晚轻声问。
“我会跟他们做朋友。”陈一诺眼睛亮亮的,“比如有的同学上课爱发呆,我会下课跟他聊天,问问他在想什么,是不是有不开心的事;如果同学故意捣乱,我不会在全班面前说他,而是悄悄拉他到办公室,告诉他这样做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还会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需求。我觉得,只要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关心他们的,他们就会愿意听话了。”
坐在后排的李雨桐举起手,她平时总爱悄悄提醒同学遵守纪律,此刻说得有条有理:“如果我是老师,听话的同学我会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比如让他们轮流当‘纪律委员’‘卫生委员’,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还会定期开‘分享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好听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这样他们会更有成就感。”
“对于不听话的同学,我会制定‘进步清单’,比如以前上课说话五次,现在只说三次,就算进步了,就奖励他一颗小星星;如果能坚持一周不捣乱,就给他发一张‘表扬信’,让他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我相信,只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就会越来越听话的!”
赵乐乐站起来,手舞足蹈地说:“我当老师的话,听话的同学我会带他们做‘科学小实验’!比如用蜡烛和杯子做吸水实验,用吸管做传声筒,他们那么认真,肯定会喜欢这些有趣的东西。不听话的同学,我会让他们当‘实验小助手’,帮大家拿器材、记录结果,让他们觉得上课很有趣,就不会调皮啦!”
班里最沉默的周子墨也鼓起勇气站起来,声音虽然不大,但很坚定:“如果我是老师,听话的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耐心教他们,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笨;我还会在作业本上写鼓励的话,比如‘你写的字真好看’‘这个想法很特别’。”
“不听话的同学,我会给他们安排‘小挑战’,比如让爱打闹的同学比赛谁能安静坐十分钟,让不爱写作业的同学挑战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完成挑战就给他们贴小红花,攒够小红花就能兑换一次‘免罚券’,比如不小心犯错了,可以用券抵消一次批评。”
同学们一个个分享着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要给不听话的同学编专属儿歌,有的说要给听话的同学制作“荣誉证书”,还有的说要和调皮的同学一起制定班规,让他们自己愿意遵守。教室里的氛围热烈又温暖,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认真的神情,仿佛自己真的成了小老师。
林晚静静地听着,心里满是感动。她没想到,这些小小的身影里,藏着这么多温柔又智慧的想法——他们懂得尊重听话同学的认真,也懂得理解不听话同学的调皮;他们知道要用鼓励代替批评,要用关心代替指责,要用有趣的方式吸引大家主动学习。
等同学们都分享完,林晚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颗大大的爱心:“同学们,你们的管理妙招都太精彩了!其实,好的管理和教育,就像你们说的那样,既要看到听话同学的努力,给他们鼓励和空间,让他们越来越优秀;也要理解不听话同学的想法,用耐心和爱心引导他们,让他们慢慢进步。”
她看着台下四十张稚嫩的脸庞,声音温柔又有力:“你们不仅想到了怎么管理别人,更懂得了怎么关心别人、尊重别人。老师相信,未来的你们,不管是不是真的成为老师,都会是善良、有智慧、懂得理解和包容的人。今天的分享会,老师学到了很多,谢谢你们这些可爱的‘小老师’!”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每个孩子的脸上,像镀上了一层金边。孩子们笑着、闹着,心里都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原来,最好的管理不是强迫,而是理解;最好的教育不是批评,而是关爱。而这些小小的“管理妙招”,也成了这堂语文课上,最珍贵、最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