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0月底,苏渺收到了远在英国的胡小蝶发来的传真,这个传真收得还格外的波折。

现在内地与国外的联系刚刚起步,沟通起来十分的不便,主要有几种形式:

效率最快的是拨打国际长途电话,主要用于紧急事务的重要沟通,普通家庭和个人使用频率很低。

而且还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上的,需要向邮电局申请开通权限才能拥有这个功能。

一般是企业或机关单位的电话,出具外事或公务证明才能开通国际长途,私人用途基本不被批准。

而且,国际长途的电话费高达30人民币\/分钟,说几分钟的话就能花光一个月的工资,十分高昂。

比较平价的是书信与国际邮件,传统邮寄方式是普通个人跨国联系的主要途径,分为普通邮件和航空邮件。

通过国际邮政系统运输,费用较低,从国外到国内通常需要一到两周时间,甚至更久。

这种方式物流信息难以追踪,也容易丢件,往往是等得脖子老长了,然后发现信丢在大海上了。

而航空邮件收费较高一些,一周内可以送达,丢件率也较低,适合寄送重要信件或小包裹。

胡小蝶采用的传真方式,是时效性略次于国际电话的方式了。

很多时候是商务环境下,文件传输的主要方式。

缺点就是需要配备传真机,一般只有涉外企业、酒店、邮局等机构才会有,而且两地的时差也是需要考虑的一点。

离苏渺家不远,有一个涉外酒店,也许是要赚外快,所以开放了国际传真服务。

接到传真内容后,按着上面留的电话,联系接收人来领件,收取费用。

周六假期,苏渺接到了酒店通知领件的电话,因为曾经用这个方式和胡小蝶联系过两次,所以这次也并不觉得奇怪。

苏渺裹紧了身上的薄外套,快步走向那家涉外酒店。

酒店门前的喷泉依旧在运转,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有几个小朋友凑在旁边看,还伸手去触碰水花。

“您好,我来取传真,电话号码是xxxxx,苏渺。”

苏渺对前台的工作人员说道,因为刚才走得快了,现在声音比平时略微急促。

工作人员核对了一下记录本,抬头看了她一眼:“苏女士是吧?从港城来的传真,收费4元。”

苏渺从钱包里数出钱递过去,接过那印满了字的纸张。

她看了看开头确实是胡小蝶的字迹,但是字迹比前两次要淡了一些,旁边还多了一些褶皱的印记,像是原稿印的时候不平整的样子。

“港城?”苏渺疑惑的出声,引得旁边几位穿着考究的客人侧目而视。

她急忙压低声音:“不是英国发来的吗?”

工作人员看了看登记表,确认道:

“发件号码确实是香港来的,我们只负责接收和转交……”

随后,他面露难色,左右张望了一下才凑近些说:

“不过,最近确实有些奇怪,上面通知暂停了英国方向的传真传收,具体原因我们也不清楚。”

他忽然意识到说得太多,赶紧正了正脸色:“您这份就是从香港转来的,没有错的。”

这……难道形势又紧张起来了,现在应该已经在谈判港城回来的事宜了。

她道了声谢,拿着传真走到酒店大堂。

大堂的休息区铺着暗红色的地毯,苏渺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迫不及待地仔细阅读起来。

渺渺亲启:

见字时,此信已辗转良久。

英伦此间忽不能直传书于国内,三试皆败。邮吏言线路壅塞,然吾揣度之,恐非止于此。

幸得舅氏居港城,方得借道中转……

而信件接下来的内容让苏渺的心砰砰跳了起来。

“……

……其家藏有天青釉器一套,釉色如'雨过天青云破处'……

……

……校友言此物乃其曾祖从东方带回,问其详,则顾左右而言他……

……”

苏渺猛地站起身,膝盖撞到了茶几边缘。

疼痛让她倒吸一口冷气,但更让她心惊的是信中内容。

大概意思就是胡小蝶这个学期认识了一个家里有爵位的校友,他对于东方文明很感兴趣,对亚洲留学生也很友好,经常邀请他们去家里的城堡举办派对。

半个月前,他向胡小蝶请教中国的传统乐器,胡小蝶在自己的认识上添加了很多描述,把校友哄得眼睛变成了小星星。

上一周,胡小蝶再去他家作客时,特意带上了她勤学苦练十几年的笛子,一首《姑苏行》将场子完全镇住。

校友的爸妈也听得很高兴,留她下来吃晚饭,还让儿子带着她去看自家的藏品。

城堡里有一间房专门用来收藏他们家从各地搜罗来的藏品,当然,如今已经开始没落的家族,大部分的宝贝都是祖传的。

胡小蝶在一群亮晶晶的东西里,发现了展柜里有一套瓷器。

和他们平时用来吃饭的现代瓷碗不一样,这一套是天青釉色,上有纹路,看起来年代久远,很像之前苏渺和她们说过的汝窑瓷器。

之前,苏渺向他们科普的时候,还特意和胡小蝶说,窝囊时期有无数国之瑰宝流失海外。

如果胡小蝶在国外得以见到,有门路可以买下的话,价格在苏渺可承担范围内的,一定要告知她。

胡小蝶向校友询问那套瓷器的来源,他承认是将近百年前来自华国,对于怎么来的却是支支吾吾没有明说。

所以,她猜测校友的祖辈有可能曾经参与了八土匪活动,即使不是同党,那也是收购了脏污的同谋者。

她以十分喜爱为由,给那套瓷器拍了照片。

可是但是照片传真过来会看不清楚,不能让苏渺辨别,于是寄了航空邮件。

心里装着事情着实难受,所以决定先发了传真过来和她说这件事。

以上是苏渺从信中提取出来的内容,自己想象补充了一点细节。

要是用大白话来写,那得传好几张,多浪费钱啊。

好在华国文字博大精深,一页满满当当的文言文,将事情交代了个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