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轮回修仙传 > 第424章 生死之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夫君,我自然是想和你一起游历,但师傅对我恩重如山,门内诸多前辈平日里更是对我多有照拂。如今门派遭逢大难,正值用人之际,我自是不会坐视不理的,所以.......”

甘如霜也是散修出身,从小无依无靠。

自从加入了星河剑派,一切才变得截然不同。尤其是师父和师姐,待她更是宛如一家人般。

或许在她心中,早就将星河剑派当做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了吧!

可现在,这个家已经支离破碎,而且疼爱她的师傅也不知所踪,不回去看看,打探清楚状况她又岂会安心?

听到这话的韩粒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微微颔首表示支持,随后一把将眼前佳人搂入怀中。

长生之道本身就是孤独难测的,没有谁能够永远陪伴谁。他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道,并一直走下去。

分别前,韩粒将之前收集到的一些灵石材料全都装进了一个储物袋内,递给了甘如霜。

并给她细细讲解了如何炼化冰晶之灵作为本命器灵,以及炼化和修行中的注意事项。

将一切交代妥当后,两人又温存了一番,这才回到洞府收拾起行李物品,招呼着敖灵,准备离开冰晶之岛。

正式离开前,韩粒又去海底深渊见了那位冰灵大圣,准备询问一些关于岱舆山和清灵泉水的事情,为接下来的行程做好准备。

有道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万一到时候发生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也能提前有所防范。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冰灵前辈没见着,反倒是见到了那头冰霜兽王。

从对方口中,韩粒这才得知早在一年多以前,冰灵前辈就已经陷入了沉睡,估计下次醒来,就是一两百年之后。

韩粒无奈,只能简单和对方交谈一番,悻悻离去。

这一日,海面上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一艘金色灵舟自天边疾驰而来,缓缓停靠在了东宁海岸。

而在灵舟甲板上,赫然正站着一名身着青袍、身材高大魁梧的青衫修士。

望着逐渐消失在大陆山脉尽头的那一缕青蓝色遁光,一阵无言。

而在其身后,站着一名头生双角,娇俏可人的蓝衣少女和一名青铜面具的金发女修。

而在少女手中,则紧紧抓着两只看起来不过巴掌大小的青渊虾。

青色渊虾看起来小巧精致,甲壳上的花纹更是栩栩如生,透过关节连接处的缝隙,隐约可见其中精密异常的灵力运转路线和齿轮结构。

敖灵对这两只渊虾那可真是爱不释手,以至于对甘如霜的离去没有半点察觉。

过了好一会,韩粒这才逐渐收回了视线,转身望向不远处的搬山道人和敖灵,不由摇了摇头。

自从数年前,将搬山道人从养尸袋内取出后,或许是因为养尸袋品阶太低的缘故,又或者是其他原因,他竟无法将搬山道人收入养尸袋中。

没办法,韩粒只能用神隐斗篷外加太清洞玄真关替她隐匿气息。

不过好在搬山道人如今已是跳尸境,只要不遇到元婴修士,应该没人能看出她的底细。

“还是得尽快弄清楚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毕竟如此堂而皇之的将一名结丹战力暴露在眼前,万一要是遇到了点麻烦事,要想出手偷袭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韩粒眸中金芒闪烁,沉吟片刻,口中喃喃自语。

现在,距离那涵虚仙府的开启还有不到一百二十年的时间,他必须想办法在这段时间内解决这件事情才行。

涵虚仙府,作为上界修士留下的大能遗迹,其中不乏补天丹、青冥丹等珍稀丹药,就连顶级功法和纯阳法宝也有不少。

更有传闻,曾经有人在仙府遗迹内,得到了一枚六品青冥丹。

那可是服用一枚就能增加整整五十载寿元的顶级丹药!

别的不说,就单单是这六品青冥丹的名头,就足以吸引不知多少寿元将近的元婴老怪了。

而韩粒,虽侥幸凝结了九品以上金丹,成功化丹成种,踏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丹种之道,可即便如此,以他目前的状态能否成功凝结元婴还是两说的事!

毕竟以他的伪灵根资质,要想在人界凝结元婴,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服用补天丹洗涤灵根杂质。

可即便服用了补天丹,成功凝结元婴的概率也不过三成而已!

丹种之路如何碎丹结婴,莫非是将大脑元神细胞内的每一颗种子重新碎掉化婴不成?这完全是不可能的,无疑大大增加了结婴难度。

如此一来,这岱舆山之行,是势在必得了。

若是能得到清灵泉水,或许能使凝结元婴多出一分把握。

想到这,韩粒的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驭驶着灵舟在海面上急速航行,在敖灵真龙气息的压制下,无一头高阶妖兽敢靠近。

仅仅只花费了大半年时间,便重新回到了黑海。

望着不远处云雾缭绕的五蟹山,韩粒收敛了自身气息,体表青光一起,以极快的速度靠了过去。

可还没靠近五蟹山,他便觉察到了不对。

只见繁荣昌盛的韩家祠堂,此刻却不知为何早已破败。

穿过幽静的竹林,一道足有百丈之长的剑痕赫然映入眼帘!

剑痕深不见底,边缘剑气纵横,其中还隐藏着一股淡淡的血腥煞气,所过之处,门前的小山丘径直劈成两截。

韩粒对此心中一惊,立刻放出神识,仔细勘察周围情况。

“喂喂喂,你们几个是什么人,还敢来韩家宗祠,不要命了!”

这时,荒草丛生的大门外,一名头戴斗笠,身材佝偻,皱纹遍布的打柴老翁路过,透过敞开的残破大门,一眼就看见了站在庭院中央的韩粒三人,不禁大声出言提醒。

听到这话的韩粒这才将视线从祠堂牌匾上移开,随即转过身,目光落在了不远处倚靠在柴火上的老翁身上,眼中闪过一抹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