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两宋传奇 > 第121章 武当山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离开终南山,子午四人路上不敢怠慢,也不敢有所松懈,四人跨马前行,背着四把宝剑,英姿飒爽,豪气十足。

几日后,四人抵达武当山脚下,已是黄昏时分。虽说离武当山也不远,可也不近,再上山就黑灯瞎火了。抬头但见几家客栈,四人商议后,意欲住下,次日再上山。

四人来到当道,见那第一家客栈,匾额上名曰:天外飞仙,四人裹足不前,细细端详,感到名字颇有意味,就想在此歇息。

路上还有不少人,来来往往,小商小贩,卖些果子、茶水、瓜子,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小镇看上去不大,却在武当山脚下,迎来送往许多拜访的游人和江湖人士。

子午四人走了进去说着:“小二,快出来,快出来!”

客栈小二一怔,笑容满面应声出来忙道:“嘚唻,啊,客官!你们是住店还是吃饭?”

余下道:“我等住宿一晚。”

小二喜出望外,随即忙道:“好说,好说。快快请进。”

普安吩咐店小二道:“把我等马匹照看一下。”

店小二笑道:“客官放心,我这小店可是武当山下第一店,迎来送往的可都是江湖大侠。你们定是江湖中人,幸会幸会。下次你们再来,定会再来住店,故而你们的吩咐,我照办,放心好了。”随即将白巾搭在肩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原来在子午四人进店之前,这人早已忙碌了一阵子。

武连见这店小二油嘴滑舌,倒也健谈,就笑道:“江湖大侠,吹牛吧,谁会告诉你,他是江湖大侠。行走江湖,都谨小慎微,哪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徒。”

店小二笑道:“小兄弟,你哪里知道,如今大侠都神气十足,排场很大。前几日,来了一个怪人,走后,有人认出来,偷偷告诉我,他江湖人称小毒物,看他样子就很毒。嘴巴很刁,吃了不少野味。还有一个老头,我猜就叫做老毒物了。”听了这话,子午四人惊得呆了,耸了耸肩,欲言又止。

子午寻思,这店小二油嘴滑舌,难知底细,想到这里,马上笑道:“好了,准备些饭菜,我们歇息了,还望你打些开水给我们送来,多谢。”

店小二见四人不懂规矩,就提醒道:“你们如何不懂规矩?这差人可要有小费的,你们如何装聋作哑,欺负我这小本买卖?”

余下无名火冒气,如若不是子午劝住,可要爆发。子午马上递给店小二一些铜钱,笑道:“够不够,你自去忙你的,少不了你的银子钱。好酒好肉,还有开水,记下了?”

店小二冷笑一声:“武当山脚下,我迎来送往的多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那小毒物可是给了一个茶引和一个盐钞,出手才叫阔绰。”瞪了一眼余下,翻着白眼,哼着小曲而去。

子午问道:“我大宋的银子钱,如何有盐钞和茶引了,能当钱花么?”

普安介绍道:“我大宋自太祖开国以来,就用铜钱和铁钱,官府有金银。我可听说靖康之耻时,金国强取豪夺了我大宋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这盐钞和茶引还有僧道度牒,也相当于银子钱。盐钞是官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单据,凭借此物,盐商可畅通无阻,公开贩卖食盐。茶引是茶商缴纳茶税后,官府发给的一张单据。如若有人得到这些,那可是宝贝的不得了,可以兑换金银,你可明白了?”

余下笑道:“原来如此,那么度牒又是何物?”

武连叹道:“这也不懂,真笨。和尚和道士行走江湖,总要有个文书凭证。如若不然,被拦住,岂不麻烦了?毕竟盗贼蜂起之时,官府就怕僧道都弄虚作假。我等当年在终南山太平草庐,以读书人的身份行走江湖,故而官府不予过问,再说主要是师父与太上皇他们是故交,官府也不会为难我们。故而那些年,我们行走江湖,进出东京,出入自由。”

子午笑道:“没想到,茶引、盐钞、度牒,都是我大宋的宝贝。这度牒可是了不得,这还有一个故事,与苏东坡有关。”

余下和武连齐声道:“快说说看。”普安也看向子午。

子午介绍道:“元佑五年,苏轼被朝廷外放到杭州做太守。不过他当时却并不逍遥自在,反而忙的不可开交。除了赈济灾民,稳定物价外,西湖淤塞也是头等大事。杭州父老告诉苏轼,十六七年前湮塞不过十之二三,时光荏苒,十几年间湮塞已至半个西湖。苏轼听了大惊失色,毕竟世人皆知,西湖对于杭州来说,就是命根子。为了拯救西湖,苏轼东挪西凑,召集当地百姓一起开浚西湖。但地方上可供使用的钱粮毕竟有限,苏轼为了早日完工,给当时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高氏上了一份《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 ,在这份上书中,苏轼恳求朝廷赐给杭州一百道度牒来开浚西湖,并承诺只要有这一百道度牒就可让他尽力毕志,疏通西湖。”

余下纳闷道:“这苏轼有些奇怪了,度牒本是朝廷发给僧人的护身符,为何苏轼不问朝廷要钱粮,反而说只要一百道度牒就可挽救西湖呢?为何给僧人的度牒如此值钱呢?”

武连道:“说你笨,还不信。我来告诉你好了。度牒是僧人护身符,最早在北魏时就已出现。度牒缘何而来?毕竟皇恩浩荡,僧道等出家人有免税特权,因此有很多百姓为了逃避官府的赋税徭役纷纷遁入空门,名为出家,实为逃税和避税。”

子午道:“世人皆知,多一个出家人,就少一个壮丁,长此以往,官府自然不愿意了。后来,太祖之后,朝廷三令五申,私剃度为僧者,所在官司点检,许人陈告,犯者刺面,决配牢城,尼即决还俗。”

余下道:“既然如此,如何获得度牒?”

普安道:“想要得到度牒,并不容易,你做和尚和道士,必要熟读经书,还要讲经说法。朝廷就通过考试发放度牒。比如太宗皇帝雍熙二年又规定:‘僧、尼自今须读经及三百纸,差官考试,所业精熟。’方才允许颁给度牒。”

余下道:“如若记性差,如何是好?如若考试不过,岂不得不到度牒了?”

子午道:“每逢皇帝登基、诞辰等大庆典礼时,为显皇恩浩荡,皇帝和朝廷也会拿出一些度牒赏赐给没有度牒的僧众。这叫做恩赐度牒。”

武连笑道:“我可知道,那通过考试或皇上恩许获得的度牒,上面是写着个人年岁、姓名的,而用来出售的度牒则是空白,没有姓名。这出售的度牒,就变成了银子钱,可自由使用,岂不相当于金银,是也不是?”

普安笑道:“听说神宗皇帝元丰年间出售度牒时每道市价为一百三十贯钱,而到了徽宗皇帝的时候就涨到了每道两百二十文钱,如今,这度牒已增值到五百贯钱了。度牒价值高,能保值,在民间被炒的价格更高。由此,商贾富民,为之奔走,蔚然成风。苏轼曾说‘度牒三百道,值钱五万余’,而他为开浚西湖所乞求的百道度牒则最起码可换钱万余贯,足以竣工。故而苏轼不要别的,就要度牒,他可真是个聪明人。”

子午四人面面相觑,哈哈大笑。

不多时,普安走进包间,见里面倒也别致,可令人称奇之处,便是屋内挂着太极图的装饰。再往里,居然还有八卦图。见此情此景,顿时叹道:“了不得,居然是道家图标,这客栈真有趣。”

武连想起方才店小二,乐个不住:“这店小二就是个江湖大侠。”

子午冷笑一声:“他要是江湖大侠,这江湖大侠可就太便宜了,一点也不值钱。如今可不比当年,这天下人间,带兵打仗才为人称道。”

余下气呼呼道:“方才就不该给什么狗屁小费,我们一路上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给狗一根骨头,还知道摇摇尾巴。他呢,好似天经地义,真是莫名其妙。”

普安示意余下别说话,马上低声细语道:“出门在外,别为这点小事斤斤计较。如若他暗地里使坏,你可知道?比如饭菜里吐口唾沫,我们哪里能知道?”

听了这话,余下瞠目结舌,吐了吐舌头。

武连摇摇头,苦笑道:“小费,真有意思。”

子午笑道:“这不算什么,他没给我们下马威就不错了。你没看见这金字招牌,不愁没人。既然至此,就入乡随俗好了。”

余下还是不服气,叹道:“欺人太甚,我就不信邪,一路上我们见得多了。到了武当山脚下还这般受人脸色。”

普安低声细语道:“少说几句,当心隔墙有耳。”

武连惊道:“你方才没听么!店小二说,武当山来了老毒物、小毒物。”

子午纳闷道:“他们如何出没至此。”

余下介绍道:“听说老毒物曾是武当山弟子,扁头师伯提及过,他恨得咬牙切齿,如若不是劝慰,他就要摔碎茶碗了,他说老毒物害死了太师父,是终南山的不共戴天的仇敌。”

普安道:“不错,老毒物当年被逐出师门,这故事师父说过,我记忆犹新。”

武连盯着墙上的太极图出神:“这太极图,不知有何来历。”

子午掷地有声:“听说是陈抟老祖所创。”

余下笑道:“他老人家不是与太祖有故事么?”

普安素闻这故事,马上娓娓道来:“陈抟老祖与太宗才有故事。”

武连自言自语,道:“不管这个,我只觉得,这客栈有些不同。”

子午乐道:“武当山下,居然有这般客栈,名字倒也有趣。”

余下站了起来,摇头晃脑:“‘天外飞仙’,这名字有趣。”普安笑出声来:“你摇头晃脑做什么?”

正在此时,噔噔噔上楼声袭来。只听有人敲门,子午开门,原来是店小二,吩咐伙计端来饭菜。

店小二放下东西,微微一笑:“你们的饭菜起了,开水也到了,慢用,啊慢用。吃完饭,你们把碗筷就放在门口的桌子上,客官,我就不打扰了。”拱手之际,转身而去。

子午四人围桌而坐,吃菜喝酒。片刻,拿木盆加热水烫脚,以此解乏。窗外月光如水,垂柳荡漾,小亭中传来幽幽笛声。

武连坐在床上,抓起一把瓜子,吃了起来:“一路上也没什么好吃的,也就瓜子还算凑合。”

子午喝了一口茶,赞不绝口:“我最喜欢热茶。”

余下问道:“明日要上武当山了,不知武当山如何模样?”

普安站在窗边,背着手微微一笑:“素闻武当山名扬天下,初次见面,看看也好。天一道长也是好久不见,但愿他别来无恙。”

武连叮嘱三人:“什么叫做别来无恙,他又不是尴尬人,你这话说的,可就有失体态了。此番我们可是要拜访武当山。”

子午点点头,叹道:“不错,虽说老毒物是武当山的弟子,可他早已被逐出师门。虽说玷污了武当山的名声,但他也没什么了不起。武当山与他没什么关联,我们不必因此就误解武当山。”

余下道:“不错,老毒物如何被逐出师门,虽说当年天一道长也多多少少说了一些,但其中原委,自然也有所保留。此番正好细细问来。”

普安信心百倍,定了定神色,笑道:“可不是,上次人多眼杂,难言之隐也在所难免。我们此番恭恭敬敬前来拜访,这独处久多了,想必天一道长会推心置腹也未可知。”

武连躺下身,翘着二郎腿,眨了眨眼睛,乐道:“好几日颠簸而来,总算快接近襄阳了。武当山一过,襄阳就近在眼前了。”

余下反驳道:“一派胡言,武当山到襄阳还有一段路程,这一路青山绿水也算赏心悦目了。”

普安见武连这幅模样,就想逗一逗他,随即偷偷朝武连脚丫子用手指头戳了戳,一本正经道:“烫了脚,还这样臭!”

武连一激灵,顿时翻白眼道:“胡说八道,洗了干干净净,不信你闻一闻。”说着把脚丫子伸向普安的屁股,轻轻踢了踢。普安、武连二人打闹片刻,乐个不住。

余下还在摇头晃脑,嘴里念念有词:“天外飞仙,天外飞仙。”子午朝余下后脑勺偷偷轻轻一敲:“睡觉!”说着一口气吹灭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