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两宋传奇 > 第164章 段王来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岳飞与众人在郾城,又为赵香云的归来,摆宴庆贺,再者又是郾城大捷,实乃双喜临门。

岳飞心潮澎湃对赵香云毕恭毕敬,道:“公主殿下南归,可喜可贺。郾城大捷的意外收获,便在于此。”

赵香云摇摇头微微一笑:“不必如此,此番南归,可喜可贺。不过与郾城大捷相提并论就微不足道了。”

岳云道:“殿下不必过谦,此番南归,实乃天意。可见女真人大势已去!”

张宪笑道:“刘豫退位时,女真人就大势已去了。今日女真人更是苟延残喘而已。”

牛皋乐道:“可不是,兀术扬威耀武,结果金太宗一命呜呼。一个毛头小子金熙宗上了台,俺看难成大器。”

王贵道:“女真人的金熙宗就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不足为惧。”

梁兴道:“可不是,兀术都不足为惧,何况金熙宗。再说金太宗早已一命呜呼,这也是女真人的罪孽深重,故而老天爷都嗤之以鼻。完颜宗翰这个罪魁祸首,害得我大宋蒙受靖康耻,如今也一命呜呼。实在可喜可贺!”

杨再兴咳嗽一声,叹道:“俺受了点小伤,可好这口,我先干为敬,诸位随意。俺是粗人,不成敬意,还望帝姬殿下赎罪!”说话间一杯酒下了肚。赵香云忍俊不禁。

子午道:“粗人?何谓粗人。”余下道:“粗人就是五大三粗之人。”

普安又问道:“莫非还有细人,何谓细人?”武连道:“细人就是细皮嫩肉之人。”

黄香笑的前仰后合:“一派胡言!”

赵香云道:“所言极是,五大三粗、细皮嫩肉,这样的人,如今还不少。女真人就是喜欢细皮嫩肉,我却不知为何。”

黄香道:“毕竟他们都是五大三粗。”众人破涕一笑。

武连道:“我大宋如今佩服的是文武双全,可不是一介武夫与纸上谈兵。”

岳飞道:“文武双全,可不容易。张叔夜大人便是一位,想当年他头头是道出使大辽,后来运筹帷幄征讨宋江水泊。这便是文武双全!”此言一出,子午四人面面相觑。

子午道:“家师当年可是陪同张叔夜大人出使过西夏,出使过大辽,我们却没赶上。只是后来童贯伐辽,我们去过雄州,后来也去过西夏。”

岳飞道:“这件事,我也是后来听李纲、宗泽二位大人所言。”

赵香云笑道:“这件事我最知道!当年还是父皇派张叔夜去的,回来后进宫对父皇讲起大辽的茫茫草原、成群牛羊,我也听得津津有味。虽说那年我还小,听到似懂非懂,只是傻笑,可父皇却哈哈大笑。正在兴头,都怪蔡京老头,跑进来打断,还瞪了一眼张叔夜。后来,不多久,张叔夜就离开东京了,我却不知为何。”

岳飞道:“李纲大人保卫东京,这件事最是值得津津乐道。”

赵香云道:“可不是,都怪太子哥哥,听信谗言,罢免了他。如若不然,靖康耻就不会有。恨死李邦彦了!还有白时中!还有耿南仲、孙傅、郭京,最是祸国殃民。”

武连道:“李邦彦后来去了桂州,不知如今活着还是死了?”

子午骂道:“乱臣贼子,何必提起。”

余下摇摇头,苦笑道:“太子当年放他一马,想必这人也非十恶不赦。”

武连点点头:“事过境迁了,李邦彦也老了,说不定早死了,何必再怪他。”

普安看向赵香云:“莫非公主殿下会怪罪李邦彦?”

赵香云破涕一笑,泪花溢出:“不说他了,反正如若遇到他,我不会给他好脸色。他害的我大宋国破家亡,他罪责难逃!”

黄香撅撅嘴,气呼呼道:“可惜我当年在成都府没赶上,如若赶上,会当面问一问李邦彦,你是浪子宰相么?你浪什么浪!”众人忍俊不禁。

正在此时,只听进报说:“大理国王段和誉前来看望岳家军!”众人大惊失色,一瞬间缓不过神来,大理国如何也知道了。子午四人自然与段和誉见过面,只是岳飞等人素昧平生,黄香更是没见过。

赵香云倒是当年见过,可惜事过境迁太也久远,一瞬间也想不起来了,不过慢慢回想,还记得段和誉与张明远、费无极、子午、余下、普安、武连还北上搭救过自己,想到这里,不觉潸然泪下,喜出望外。岳飞部下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岳将军!本王姗姗来迟,还望见谅。”众人看去,只见段和誉一袭白衣,依然是上次去见吴玠的那身白衣龙袍,只不过,此番外披一件红袍。这令人醒目,感慨万千。子午、余下最是目不转睛。

岳飞马上起身引众见礼,“参见段王!”随即命人设坐,赐宴。段和誉命人抬上礼物,大理人一个个退下去。

段和誉坐下来,微微一笑:“岳将军,不必如此客气。听说郾城大捷,天下震动。本王得知这等消息,也是不敢想象。如今岳家军克敌制胜,兀术自然不搞造次。”

子午道:“好久不见,段王可好?”

余下赞不绝口:“上次在吴玠将军那边,段王出口成章,此番到岳家军,想必也是出口成章了。”

武连道:“那还用说,你们如何都不叫我们,段王去和尚原,我们却不知道。”

普安笑道:“可惜我们回青城山了。”黄香好奇道:“大理国,在何处?”

余下介绍道:“成都府往南就是了,过了大渡河,建昌府便是大理国的地盘。”

黄香笑道:“我以为建昌府是我大宋的,没想到是大理国的。”

岳飞见段和誉一脸不悦,马上打圆场,笑道:“小姑娘开玩笑,段王不必如此生气。”

段和誉破涕一笑,摆了摆手,叹道:“生气?何来生气一说?大理国是小国,小姑娘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岳飞笑道:“段王这般宽宏大量,佩服,佩服。”

段和誉环顾四周,就纳闷道:“素闻岳家军艰苦朴素,不曾宴饮欢乐,今日为何如此?”

赵香云近前,笑道:“段王,不记得我了么?”

岳飞介绍道:“仁福帝姬南归,郾城大捷,这两件喜事临门,自然要摆宴庆贺。”

段和誉顿时揉了揉眼睛,大惊失色,马上起身拜道:“公主殿下,你不是被女真人带走了么?当年我们北上搭救,可惜功亏一篑。你如何归来了?真是难为你小小年纪,受苦受难了。”

赵香云一五一十,实言相告,黄香也自告奋勇,喋喋不休。子午四人又不时插话,岳飞等人也补充几句。段和誉才算明白过来,顿时潸然泪下,感慨万千,令人为之动容。

岳飞部下却不以为然,以为段和誉是故作姿态,不知有何居心,难知底细,故而爱答不理,见机行事,再做计较。岳飞见状就示意众人不得无礼。

段和誉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依然泪光点点。马上寻思:“你们一介武夫懂什么情深意重,本王千里迢迢,为了大理国,不惜如此。即便装腔作势也是在所不惜。中原郾城大捷,岳飞守住了中原,女真人就不会挥师南下。我大理国也安然无恙,这难道不值得本王前来答谢么?岳飞自然也感到莫名其妙,且待本王寥寥数语,推心置腹,让你们了然不惑。”想到这里,马上仰天长叹:“公主殿下、岳将军,诸位将军,四位小兄弟,如今本王前来别无他意。只是前往临安参拜皇上之际路过宝地,得知郾城大捷,可喜可贺,故而前来祝贺。岳家军的名扬天下,早已如雷贯耳。我大理国虽难有兵强马壮,可也与大宋情同手足。岳家军的天下无敌,我大理国也感到自豪。你们抵御了女真人,保住了中原,大理国也高枕无忧了。故而本王前来答谢,还望诸位明白。”

此言一出,子午、余下却心知肚明,此番话语与当年如出一辙,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众人微微一笑,点头沉思。

岳飞道:“段王客气了,抵御兀术,乃我岳家军本职所在。保家卫国,是大宋英雄豪杰理所当然之事。大理国与我大宋是邻居,你们能与我大宋世代友好,实乃大宋洪福齐天。故而大理国的安危,也是大宋的安危。大宋的安危,也是大理国的安危,段王所言极是,佩服,佩服。”

段和誉道:“将军不必如此,总是佩服,佩服。岳飞的名头如今早已飞跃千山万水,世人皆知。何必如此自谦。想当年岳将军还名不见经传,没曾料想,后来居上,如日中天。六郡归宋、刘豫下台,皆是将军英明神武所致。如今郾城大捷更是名扬天下,他日步步高升,自当名声显赫。”

子午寻思道:“段王,你当年对吴玠也是如此说,结果吴玠一命呜呼了,当然吴玠是嗜酒如命,自己喝死了自己。你如今对岳飞说,岳飞又当如何?真怕你了。长此以往,世人皆知。不怕大理国的雄心壮志,就怕段王这张嘴了。”想到这里,马上笑道:“借段王吉言,我大宋如今定会如日中天。”

段和誉道:“大宋本就相安无事,只是女真人在中原撒野耍酒疯,想必闹够了,他们就回老家了。”

余下寻思:“还记得,欧阳修说,不怕先生责怪,就怕后人笑话。如今以我来看,不怕世人耻笑,就怕段王唠叨了。段和誉恭维谁,谁可要倒霉了。”想到这里,叹道:“段王如今抵达郾城,莫非早已得知帝姬归来?”

段和誉摇摇头,苦笑道:“本王哪有这般神通广大,只是凑巧。本来前往临安,是想恳求大宋册封我大理国,路过此地。我得皇上恩准,才停下来探望岳家军的。”

普安寻思:“好在岳飞不知道我们与段和誉早就认识,如若不然,很容易弄巧成拙,让人误会。”想到这里,笑道:“家师早就认识段王,段王此来,家师可知道?”

段和誉马上会意,知道子午四人如若夹在其中很是难为情,就装傻充愣道:“当然不知,你们在此,我都不知。”

武连这才放下心来,笑道:“段王上次去见吴玠将军,我们也听说了。此番又来中原,可见段王情深意重。”

段和誉点点头:“女真人来势汹汹,世人都担惊受怕。可没想到岳家军抵抗住了,可喜可贺。”

牛皋问道:“大理国是个什么地方?”段和誉一怔,马上笑道:“与大宋江南差不多。”张宪道:“西南大多穷山恶水,可有此事?”

段和誉一脸不悦,可不好表露,就尴尬一笑:“这可大大的误会了,西南虽多山水,可也是青山绿水。”

王贵问道:“大理国都是和尚了?”段和誉叹道:“这话也对,也不对。”梁兴大为不解:“此话怎讲?”

段和誉笑道:“西夏,你们可知?”随即看向众人。

杨再兴破涕一笑:“西夏当然知道,那边便是荒无人烟,不毛之地。如若不然,女真人如何会置之不理,一心一意挥师南下,专门对付我大宋?”

段和誉道:“西夏号称塞北江南,我大理国便是西南花园。”

岳云若有所思:“何谓花园?莫非大理国家家种花不成?”

段和誉大手一挥,介绍道:“我大理国,虽偏居西南,可青山绿水,风景如画。花海片片,美不胜收。佛光普照,阳光明媚。锦绣江山,不可小觑。”听了这话,赵香云、黄香闭上眼睛,心驰神往。子午四人也感同身受。

岳飞见张宪等人有些出言不逊,粗鲁不堪,可哥们弟兄之间,又不好怪罪他们,但不说又让段和誉笑话岳家军皆是草莽武夫,一瞬间百感交集,灵机一动,马上看向赵香云,示意赵香云来招待段和誉:“段王,仁福帝姬此番归来可喜可贺。郾城大捷也没什么值得庆贺的,不过是女真人欺人太甚,我岳家军迎头痛击而已。倒是仁福帝姬南归,很是值得可喜可贺。我素闻帝姬殿下与段王多年以前有些来往,想必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了。不过你们的心里话也不必藏着掖着,诸位想必也想听一听,我大宋与大理国的一段佳话了。”

赵香云笑道:“不错,大理国对我大宋很好。当年父皇与段王情同手足,段王总是去东京拜见父皇,还带来许多好玩意给我玩,想起来,就感慨万千。”

段和誉摆摆手,嘘唏不已:“大宋对我大理国的恩泽才令人感动,徽宗陛下遭遇危难,我大理国举国震惊,都跪拜于地,诚惶诚恐。听说徽宗陛下驾崩,客留他乡后,本王几日几夜不合眼,痛哭流涕,天地可鉴。”

赵香云听了这话,如何不伤心难过,顿时眼圈一红,掉下泪来,哽咽道:“段王,你要多加保重才好。”

岳飞见状也嘘唏不已,泪光点点:“没想到,段王这般情深意重,令人为之动容。”

段和誉恭维道:“面对岳将军,本王也不必藏着掖着。你保家卫国,堂堂正正。本王最佩服你这样的忠臣良将,可惜我大理国没有。”

岳飞摆摆手:“段王客气了,想必大理国不需要一介武夫,我这样的一介武夫如若在大理国出现,就怕破坏了大理国的风调雨顺。”

段和誉笑道:“素闻岳将军文武双全,何谓一介武夫?何必自谦,想必瞧不起我大理国了。”

岳飞愣了愣,叹道:“段王哪里话,你贵为一国之主,千里迢迢而来,感激不尽。”

段和誉道:“如今列国都议论纷纷,有岳家军,恐怕直捣黄龙,就指日可待了。到时候女真人灰飞烟灭,大宋便天下无敌,俯首称臣者就比比皆是了。”

岳飞摇摇头:“女真人如今虽说被我大宋阻击抵挡住了,可还是不可小觑。他们虎视眈眈,一心一意想挥师南下。”

段和誉不以为然,叹道:“自从岳家军横空出世,女真人就节节败退。想必兀术束手无策了。”

岳飞笑道:“兀术这厮屡战屡败却心有不甘,实为当世豪杰。”

段和誉道:“兀术不过匹夫之勇,哪里比得上将军的英明神武。”

岳飞见段和誉身披红袍,就饶有兴趣的问道:“段王穿白袍,如何又披红斗篷?不知有何用意,还望赐教。”

段和誉道:“将军英明神武,克敌制胜,名扬天下。本王前来穿红袍,便是预祝大宋如日中天,预祝将军日后也旗开得胜。我可听说岳鹏举有一首词作叫做《满江红》这可是名扬天下了。大宋的大将军都爱披红,听说童贯当年征讨四方,总是披着红斗篷。”

众人哈哈大笑,乐此不彼。子午、余下也感慨万千,不得不佩服段和誉的聪明过人,机智勇敢,出口成章,巧言善变。

片刻,段和誉辞别众人,岳飞引众欢送。子午四人紧随其后,见段和誉渐行渐远,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