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曹操定在今日出兵,众人劝阻,说最近入春,都在刮东南风,恐不宜动用水军,免得对方火攻。
而曹操却道:“吾自然知道近来都刮东南风,然而近来天多降雨,船木皆湿,如何烧的起来?”
再加上他打探到荆州关羽和汉中刘备也已经开始集结兵马,蠢蠢欲动。
他也是实在不敢在这里再耽搁时日了。
如果长时间不攻破濡须坞,他就要面临三线作战的局面。
再加上最近确实一直在下雨,他也没有将战船连起来,所以根本烧不起来,他也相信不会再重蹈赤壁之战的覆辙。
所以他才放心大胆的召回了曹洪,让他和于禁一起统领水军,向濡须坞发起进攻。
但是,唐剑和陆逊这次的谋划,并不是要用火烧曹军。
而是烟熏。
由于近来小雨连绵,空气湿度大,云层也低。
那烟雾根本飘不起来,只会在低空蔓延。
特别是湖水上,更利于烟的蔓延。
并且由于天气潮湿,无论烧什么都不会立刻点燃,而点燃了之后还会冒出大量浓烟。
所以,唐剑和陆逊就想到用烟攻。
在湖面上,烟雾形成一道宽达数里的瘴气,在这样一片区域里,氧气被烟雾完全挤占,每呼吸一口都是一氧化碳和呛人的烟味。
眼睛都睁不开,也没有办法呼吸。
这样一来,就可以不战而胜。
所以,看着对面船队渐渐逼近,唐剑向前一挥手,说了一句:“点火吧。”
唐剑的大船上,装满了火油和煤炭等易燃物,还有很多刺激性的湿木头,树叶等。
并且用铁链连接在了一起。
目的就是形成一道屏障,不让敌军突破。
随着唐剑一声令下,一众士兵点燃了前面一排大船。
船上立刻浓烟滚滚!
于禁正在指挥前进,突然见到对面开始烧船,不免惊讶道:
“如此天气,阴雨连绵,唐建明还想复刻赤壁之火以破我军,可是他却忽略了,这种天气之下,船根本烧不起来。”
“我军的战船也没有链接在一起,他的火攻,几乎不能奏效!”
“传我将令,加速前进!”
战鼓隆隆,曹军的船队继续前进。
没过多久就冲入了烟雾中。
那烟雾如同一个横亘在天地之间的巨大恶魔,张牙舞爪,将一艘艘船只都纳入自己的腹中。
这烟,也太多了!
烟雾顺着微风细雨,迅速的蔓延过来,铺满整个湖面。
于禁乘船冲进烟雾,不免有些犯嘀咕起来。
“莫非………这唐建明并不是想用火攻?而是想用烟熏?”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将,也作为赤壁之战的亲历者,他知道,烟熏和火烧同样致命!
想到这里,于禁突然一激灵!
“不好!是烟攻!快撤!快撤退!”
但是,他们的船队目前正处于冲锋阶段,哪能说撤就撤?
巨大的惯性足以让他们的战船直接撞上唐剑的烟船!
于禁被呛了几口烟,肺里向北火燎一样疼痛,他大惊失色,连忙抽剑割下一块战袍,跑到船舷,对着船舱里的划船的士兵吼道:
“敌人使用烟攻,快往后划船!”
船舱里也已经开始呛起来,时不时的开始咳嗽。
一阵又一阵的浓烟黑滚滚的飘过来,湖上的景物时隐时现。
于禁用一块战袍捂着口鼻,在船上惊慌失措的来回奔走,让军士停船。
但是军士们刚刚停船,后面的船只就撞上了他们。
于禁一抬眼,又看到不远处的船上有人被要呛得受不了,从船舷上栽入水中!
于禁再看后方,许多船只已经挤在一起,巨大的惯性仍然推着他们往前冲去。
于禁这时候心想,反正已经无法回头了,倒不如索性冲过去,冲破他们的烟船,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于禁又向船舱里发号施令:
“既然退不了,那就冲!冲过他们的烟船,我们就能活下来!”
“传我将令!向前划!”
船舱里的人虽然都被呛得东倒西歪,但是听到于禁的命令,得知了向前划才有生机以后,也抓起船桨,不断咳嗽着向前划动!
经过所有人的努力,大船终于撞上了唐剑的烟船船队!
但是于禁此刻绝望的发现,这些烟船,是用了铁链连接在一切的,根本撞不开!
船舱里,许多人因为烟呛和缺氧,已经死去!
于禁被熏得双眼流泪,咳嗽不止,眼看着就要凉凉。
但是他突然发现,唐剑的烟船缝隙之间有风吹进来,并没有烟。
于是,于禁连忙一头跳了下去,拼命向大船之间游去。
结果刚到了那里,就被上面丢下来几根套索,套中脖颈,然后被人在船上拉了过去。
随着浓烟越来越大,巢湖水面上也是一片惨叫。
许多人捂着嘴咳嗽着翻进水里。
有的人咳着咳着就失去了意识。
于禁被拖到船上,早已是精疲力竭,
气若游丝。
关平伸手就在他脸上打了两下:
“喂,喂!你姓甚名谁?在曹军中是何职务?”
于禁翻着白眼,只顾喘息。
关平:“不说是吧?不说就把你扔下去喂鱼!”
于禁喘着粗气:“我乃………虎威……虎威将军于禁……”
关平:“虎威将军?”
“我看你这样,顶多也就是犬威将军吧?”
然后关平便对着后方大船上叫道:
“唐将军,抓到个大将了,是曹营大将于禁!”
唐剑听后,不免喜出望外。
然后连忙派人将他抬上来。
唐剑坐在大船上,于禁则被抬了上来,全身绵软,有气无力的跪在唐剑面前,时不时还咳嗽一阵。
唐剑先开了口:“文则将军,别来无恙啊?”
于禁和唐剑曾经见过几面,也就是唐剑受曹操之邀去往许都写农事五要,受等侯爵的时候。
听到唐剑的问话,于禁转头看了看浓烟弥漫的湖面,那里还有许多被困在浓烟里的士卒。
两万的前锋水军,就这么被一阵烟雾给团灭了!
于禁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他现在,横竖都是死路一条了。
于是,于禁垂下头,说道: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