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剑也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真正的硬仗了。
容不得丝毫取巧。
而唐剑原本安排下的敌后破坏粮道的工作队也开始发挥作用。
曹军粮道时常被破坏,然后不得不派于禁引五千兵马驻守在桥梁、水道附近,以保证运粮道路的畅通。
但是,仍然有人半夜挖断道路,虽然能填上,但是仍然要消耗不少时间。
又过两日。
天气阴沉。
曹操生怕下雨再耽搁了战事,便让急令大军开始攻城。
东路和西路都投入十二万兵马,总共二十四万,发起这次儒须口之战以来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战。
而庐江方面,也放弃了争夺,只派张辽引两万人马与甘宁对峙,防止甘宁出来给濡须口解围。
徐州方面,曹操也令毛玠统下邳、彭城、东海、琅琊四郡兵马,共八千人,经过淮阴,开始攻打广陵。
而守将马云禄则和校尉张河,步骘的次子布协等讲武堂第一批将官组织了四千人进行抵抗。
整个江淮地区,到处都发生战火,淮阴太守邵保起兵配合马云禄,一同抵抗毛玠。
丹阳方面,徐灵姬在傅婴的帮助下,不余余力的将她所能够搜罗得到的战略物资、兵员粮草,人马器械,全部送往了濡须口。
致使唐剑在濡须口的真正兵力达到七万人!
但是,随着进攻的战鼓响起,无数曹军便推着巨大的云梯车,攻城塔,开始靠近城墙。
这两种巨大的云梯车和攻城塔并不是一个梯子,而是一个巨大的楼房一样的建筑,非常沉重。
底下是二十四个木轮,要上百名士兵来推。
这种东西一旦搭在城墙上,士兵就可以从楼梯直接登上城墙。
甚至马匹都可以踩着楼梯冲上城墙。
伴随者漫天遍地的呼喊声,战鼓声,唐剑只觉得身体里的血液都在沸腾!
庞德最近伤愈,勉强可以上阵指挥了,他和马岱身披甲胄,开始指挥士兵用重弩重点照顾那些推攻城塔和云梯的士兵。
关平则是抱着刀,等待敌兵上来便加入肉搏。
陆逊则将兵枢院的学员平均的安排到每一段城墙和重点防守位置。
远处,是敌军主帅的凉棚。
竖着乐、臧、徐、等旗帜,其余的旗帜太小,也看不清。
随着战将挥动令旗,鼓声一变。
敌军士兵都是蚁附一样冲到攻城塔下,用力的推动攻城塔和云梯。
马岱连忙指挥重弩继续照顾那些推攻城塔的人群。
基本上,一发重弩射下去,都会有两三个人被穿成一串!
唐剑还发现,敌军还组成了督战队,个个装备精良,骑着战马,提着刀,在后面排成一排,督促士兵向前,以及斩杀那些违令逃跑的人。
而唐剑这边,陆逊也组织兵枢院学员,组成了一支督战队。
防止有人意志不坚,弃守逃跑。
如果在战斗惨烈的时候,一个人逃跑,就能卷走十个。
十个人逃跑,就能影响一百个。
所以,历史上有些时候两方打仗,有一方明明战前占优,但是实际上一打起来却一溃千里,就是这么来的。
看着一上来就进入白热化的战场,唐剑的手都有些颤抖。
他坐在高处,看着这场厮杀逐渐拉开帷幕。
陆逊很快就和马岱、庞德打了商量,指挥兵枢院的学员将重弩移动到那些攻城塔和云梯对面的位置。
这样一来,那些敌军顺着云梯上来,用重弩一箭射过去,就能穿死十几个!
其余弓箭手,弩手正在不要钱似的将手中的弓箭弩箭向下倾泻。
而敌方的弓箭手也在将领的指挥下组成方阵,然后将领令旗一挥,无数箭支就像暴雨一样抛射上来!
虽然有将校军官大声提醒躲避箭矢,但是仍然有很多唐军守军猝不及防之下,被城下抛射上来的箭矢射中,有的射中了眼睛,用手蒙着眼哀嚎,血水从指缝中溢出。
有的射中了小腿,便抱着小腿躺在地上惨叫。
一瞬间,箭支抛射上来,城上也滚倒一片。
那些百夫长和校官见了,破口大骂,但是仍然让士兵以盾牌遮身,过去将他们拖走。
在敌方弓箭手射了两轮之后,唐军这边也很快展开了还击。
一些城头上的投石机装满了数十块石头,随着绞盘的绳索砍断,投石机刷刷刷的朝着下面抛洒石块。
那些弓箭兵方阵顿时就被砸得七零八落。
许多人被打得头破血流,立刻毙命,剩下的人狼狈逃窜。
经过这一轮还击之后,没有了弓箭方阵的压制,城墙上的唐军弓弩手又连忙站起来用弩箭射击那些推攻城塔和云梯的敌兵。
有人用绳套将煮沸的粪便和火油罐子甩了几圈,然后投掷到推车的人堆里,瞬间引起一阵惨叫。
这样的场景,一幕幕比比皆是。
唐剑看着这人如蚂蚁一般的战场。
远处的人小得如同蚂蚁,而近处的人命贱得如同蚂蚁。
唐剑没有悲悯。
因为他知道,这是你死我活的战场。
既然选择了走进这个争夺天下的决赛圈,就应该面对这一切的残酷。
在无数的呼喊声中,有几架攻城塔被重弩射塌在路上,被曹军遗弃。
这时,有一架云梯搭在了城墙上。
云梯的门刚打开,陆逊就命令重弩开始集火这架云梯上冲上来的人!
五六只巨箭射了过去,顿时将所有冲上来的人穿死在云梯的楼道中,并堵住了楼梯的出口。
活着冲上来的人见有重弩瞄好了他们,连忙拉上云梯的出口门。
但是立刻又被人投掷火油罐,燃烧起来。
这还只是东面的战场势态。
西面的张合部队也是同样进攻惨烈。
陆逊将这边战场交给庞德,他骑着马去指挥西边,不断巩固和加强防守,反击敌方的进攻。
大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
唐剑这边的兵换了一波又一波。
人倒是够用,但是箭矢不够了。
于是只能放敌军从云梯和攻城塔上来展开近身搏杀。
唐军经过专业的训练,那些原讲武堂的战将已经经过战争的洗礼,变得非常老练。
而新的兵枢院出来的小将,则也充分的显示出了很高的战术配合水准。
盾阵,枪林,配合得非常到位,不断刺杀着从云梯上冲上来的敌兵。
而敌兵也不是傻子,他们也用盾阵往上推,双方在城墙上展开最原始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