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米脱粒机生产设备的事情,既然林瑞都这样说了,顾明泽知道不会骗他。大家一起共事这么长时间,林瑞一直都是个很有分寸的人。

说完了玉米脱粒机设备的事情,顾名字又提起了对口出的生产设备的事。

林瑞无奈的说道:“顾书记,你们县里的工厂都还没有造好吧?你这么着急安装设备干嘛啊?等你们工厂建好了,设备我们一准帮你们安装上,绝对不会耽误县里生产的。”

顾明泽说道:“林瑞,你小子还说这事,我们厂房为什么建这么慢,难道你不知道原因吗?”

林瑞一愣,一脸疑惑的问道:“顾书记,这是你们县里的事情,我答应不会耽误你们生产,就不会耽误的,你们厂房建设的事,怎么着也跟我沾不到边吧?”

“顾书记,你们的饺子好了,请慢用。”二人正说着,大厨亲自用托盘端上来三盘子白胖胖的水饺,不但如此,托盘里还放了三个小盘子,里面有沾醋跟蒜瓣。

这服务,林瑞是首次享受到这等待遇啊。

在向阳公社,过了饭点,就算是林瑞这位大科长也别想吃着饭,估计也就公社里的两位书记才能劳动大厨动手了。这就是权利带来的福利。

这年代,谁都不会有嫌弃饺子的时候,就算是吃饱了饭,也会清空面前一盘子饺子。

就算是顾明泽这位县城二号人物也不例外。饺子一上来,当即闭嘴,饺子沾满醋,一口饺子一口蒜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就连旁边的冉桂枝也保持不住老师的温柔,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好吧,林瑞虽然不太饿,不过,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林瑞正是长身体的年代,这盘饺子,往下压一压,吃下去完全没问题。

三人如风卷残云,吃到一半,顾明泽突然说道:“林科长,我们现在对口出水泵厂建设速度很慢,需要你们的支援。”

林瑞一顿,摇头不已,顿时,他明白顾明泽打什么主意了。

“顾书记,不是我不答应你,而是实在是我们炼钢厂的产能有限,钢结构根本不可能在供应给你们。你应该知道,基地大建设,需求量很大,我们炼钢厂,商市焦炭厂,红星机械厂,还有咱们炼钢厂的三期工厂建造,勉强支撑起这几处工地建设,就已经超负荷运转了,如果再把你们的对口出水泵厂加进去,产能根本供应不上。”

“当然,顾书记要是愿意等,等炼钢厂三期工程完工,到时候各项产能提升一倍,供应给县里自无问题。顾书记,你们县里的工厂建设,会等这么长时间吗?”

顾名字瞪着林瑞说道:“小子,我可是从向阳公社出来的,怎么也算是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你能去炼钢厂上班,那还是我点头答应的吧,现在就这么点事,都求到你跟前了,你居然还不答应?”

林瑞哭笑不得,这顾书记自从当了县里第二书记,咋感觉有些不像原来的他了啊,这要起东西来理直气壮,眼看要不走,就哭穷卖惨,眼看这也不顶用,好吧,都开始以德压人了。

林瑞忍不住仔细端详起了眼前的顾明泽,真想确认,这位顾书记是不是也被魂穿了,否则,脸皮咋变的这么厚了啊。

顾明泽被林瑞看的有些不自在,啪的一下一拍桌子冷声说道:“小子,你看什么看?今天你就说一下吧,是不是准备忘恩负义,不顾往日恩情了啊。”

林瑞苦笑不已:“顾书记,为了一个对口出水泵厂,我说您至于吗?连这种道德绑架的事都做出来了,你往日的气度呢?”

听到林瑞这样说,顾明泽也叹息了一口气,连夹起来的饺子也放下了,沉思了一下说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小子整天窝在向阳公社不出门,哪里知道县城里的情况。”

“行了,行了,你也别提什么风度不风度了,县城里的事情跟咱们公社不一样。你知道县城有多少待业青年吗?知道有多少无业游民吗?这些人考不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只能等着工厂招工,在没有进厂之前,知道上进的还会打临时工补贴家用,以后等着接父母的班。”

“有些混账的货色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就甩手当个街溜子,整天无所事还惹是生非,治安所里天天都有这些人的身影。前段时间五金厂组建了压井生产线,要求招收了一百个工人,你知道有多少报名的吗?近八百个,就连周边县,甚至商市的人听说后,符合条件的都来应聘。”

“在农村,只要肯干,老天爷不绝收,就会分到粮食,怎么说也会有口饭吃。在县城里的人可没有地让你种,吃喝拉撒都需要供应本,需要用粮票买定量粮。很多工人家庭都是一个工人,那日子过的并不比咱们公社里的人过的好,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双方父母的负担还小点的话,那日子过的确实还不错。”

“所以,你现在知道我为啥着急要把厂房建起来了吧?就算是现在的厂房建设用的工地上搬砖工人,里面的高中生都有一小半。”

林瑞理解了顾明泽的担忧了,十年的时间,足矣让一代人成长起来,十年之前,国家战乱,当兵是主要出路,而现在,国家稳定,进工厂才是仅次于当官的现在社会最好的出路。

这一下子,林瑞终于知道了后面即将发生的上山下乡大运动是因为什么了。

都说上山下乡大运动伤害了整整一代人,可这些人却没有想到,这些无业游民留在城市里,将会给城市增加多大的负担,而且,还会增加多大的治安难度。

穷极生恶胆。

凡事有利就有弊,知识青年下乡的政策,放在当时,确实是解决城市待业青年的有效方法,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正在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偏差。

但是,总的来说,在这场长达二十多年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中,利还是大于弊的。

北大荒的开垦,大西北的建设,西南兵团的建设,新建兵团的建设,等等,很多农垦农场就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了,为祖国粮食的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林瑞没想到,顾明泽现在就已经看到了这个社会矛盾的根源问题,只是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