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神仙醉”烈酒早已名满天下。

成为好酒人士眼中的心肝宝贝。

虞美人工坊的香水种类已达数十种之多,满足不同顾客的喜好!

此外。

给女子打扮妆容的系列产品也悉数研制成功。

口红,唇膏,粉底,腮红,眉笔……

一经上市,便毫无悬念地爆火起来。

当初。

眼红华夏商行“珍品楼”冰玉制品日进斗金的刘宝。

也体会到个中爽感,成天咧嘴笑开了花。

九洲商行奉行“低调做事,闷声发财”的原则。

几乎很少人知道商行的实力。

但是宇文衍很清楚。

那些世家贵族单个拿出来,已经很难在九洲商行面前讨到便宜。

主要是宇文衍接手后。

近二十年来商行赚钱的速度大到惊人。

随后。

宇文衍一行又去了火药及原料工坊。

这些工坊都是分散开的,属于绝密。

墨二,墨三,墨四负责硝石,硫磺,木炭的提纯精加工。

原料的纯度直接关系到火药的威力。

品质管控极为严格。

墨一负责火药配制及纸壳子弹生产。

他和工匠们琢磨出了颗粒火药。

一举解决了火药分层,同等药量火力不均的情况。

燧发枪的威力也因此发明提升了一个档次。

火器庄园。

既是火器研发之所,亦是燧发枪制作工坊所在地。

这么些年来。

枪管的铸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每年能制作五百把燧发枪。

如今。

火器营已经装备了五千把火枪。

负责人苏玄在给皇帝升级打造的黄金双枪上,实现了膛线刻画工艺。

使火枪的射击精度得以极大的提高。

苏玄和工匠们经数年的技术攻关。

不久前,实现了在燧发枪枪管内刻画膛线。

尽管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但他们做到了。

一旦所有燧发枪的枪管都刻上膛线。

就可把子弹做成尖头形状,增加射击的精准度和穿透力。

另外。

苏玄的弟子庄抱朴研制红衣大炮也取得重大突破。

小钢炮问世后。

他便一门心思投入到红衣大炮上。

一开始进展缓慢。

宇文衍让其不要急躁,先从改进小钢炮着手。

积累经验,发现问题,打磨铸造技术。

终于。

在对小钢炮进行数十次升级后,总结了大量的经验教训。

庄抱朴和綦毋冶子一起,铸造出了第一??“红衣大炮”!

炮身为钢铁制,重达三千斤。

炮管长九尺(三米),口径五寸,可发射五至二十斤实心铁弹。

射程可达四五里。

对于庄抱朴能够制造出红衣大炮来,宇文衍一点都不奇怪。

原理和小钢炮一样。

难的就是炮管的铸造技术,以及所需钢材达到应有的强度。

宇文衍得到消息后也颇为激动。

亲自到场观摩了试射。

轰隆巨响下。

不论是射程和破坏力都远在小钢炮之上。

此炮一出。

可以说,中原王朝已经在武备上独步天下,遥遥领先。

放眼五湖四海,所有蕃邦夷狄全特么是孙子。

红衣大炮可以称得上——镇国神器。

此等国之重器,宇文衍根本不会去问成本几何?

如今,国库不差钱,皇帝也不差钱。

哪怕是不计成本去造,中原王朝也有那个底气。

因而。

宇文衍给庄抱朴赐下特许金牌。

在小钢炮工坊的基础上扩建,打造红衣大炮生产线。

开足马力铸造三千斤火炮。

同时,研制量级更大的铸造技术。

五千斤,八千斤,一万斤红衣大炮全都研发出来。

抱朴的兄长庄逍遥在烟花的研制上也是收获满满。

现如今。

七彩烟花已经盛开在京城的夜空。

但是他的研发还在进行中。

因为宇文衍和他说过绚烂多彩图案烟花。

令其惊诧不已,陷入冥思苦想中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

宇文衍去了冶铸司墨者工坊。

热气球生产工坊已经试产半年。

随李靖,李渊,秦琼三人出征,赶往真番郡的火器营。

就携带了工坊首批生产的五只热气球。

宇文衍此行驾临,不为热气球而来。

而是探望研制蒸汽机的墨者团队。

经过六年的研发。

墨者工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

作为动力之源核心部位的燃烧室和烧水舱已经铸造出应用实体。

经过成千上万次试验。

已经能做到源源不断地输出干燥的蒸汽。

控制蒸汽输出的调节阀技术也基本成熟。

接下来。

只需要将蒸汽动力和连杆机械装置连动起来,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宇文衍竭力抑制内心的激动。

出言鼓励了一番。

同时,发下丰厚的赏赐。

金圆、银圆,冰玉制品,白砂糖,棉制品,烈酒等等好物。

让墨言安排拉来十几大车。

当然,其他工坊也同样也赏赐发下。

只是墨者工坊的赏赐更加丰厚。

一众墨者得到皇帝的肯定,个个情绪高昂,斗志昂扬。

尤其是负责研制蒸汽机的墨者。

看到研制热气球的同门已经成功,内心也多了几分紧迫感。

戌时。

和一众墨者共进晚膳后。

宇文衍这才返回皇宫。

……

年关将至。

陆续有总管和刺史返京过年。

回京第一时间,便是进宫面圣。

各道总管、刺史都是皇帝钦点。

不论出身世家还是关陇贵族,都蒙受圣恩。

眼下。

当朝皇帝年富力强,如日中天,九五至尊,一呼百应。

世家贵族也不是脑残傻缺,非得和皇家对着干。

特别是在皇帝权柄盖世无双,霸气侧漏的情势下。

他们也不敢以身试法,挑战天子的权威。

主要是他们发现。

当朝皇帝和以往的君主大不相同。

做出众多令人无法揣度,效果却又出奇好的决策。

尤其在实施军政分离后。

以传统儒学传家的世家贵族,彻底断了在军中获得话语权的可能。

与此同时。

关陇贵族也分化为文武两个集团。

宇文衍这就是妥妥的阳谋。

哪怕一众贵族知道皇帝意图,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随着科举考试的推进。

宇文衍耗时十数年精心打造的民间人才储备库逐渐成形。

世家贵族利用文化和治世人才绑架皇权的枷锁。

再也难以对皇权造成威胁。

至于武官集团。

在宇文衍锐意进取,开疆拓土的背景下。

更是坚定不移地拥护皇帝决策。

且不论以后会不会出现武人功高盖主的情况。

宇文衍需要的就是武人能够为其冲锋陷阵。

目标就是:

征战!

征战!

征战!

拿地!

拿地!

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