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监视。重点关注战争铁匠舰船后续行为模式变化。】
“明白。”星种回应。它注意到,系统似乎完全将战争铁匠扫描的中断归因于鼠人的愚蠢和自身防御的威慑,并未察觉到星种在能量层面进行的微妙操作。这是一个好消息。
虚空中陷入了短暂的僵持。鼠人舰队在内讧中稍稍后退。战争铁匠舰船则彻底停止了主动扫描,像一块沉默的黑色巨石,仿佛在重新计算着什么。要塞外部恢复了死寂,只有漂浮的残骸证明着不久前发生的冲突。
星种利用这段宝贵的平静期,开始深入分析刚才的收获。
首先,是那短暂获取的内部传感器影像。它反复回放、增强、分析那模糊的碎片。那条巨大空旷的走廊,其墙壁上的几何纹路具有典型的伊苏晚期风格,强调功能性与美学的高度统一。微光闪烁的规律性暗示其可能是仍在运作的低功耗照明或信息显示系统的一部分。最令它在意的是那个移动的影子。放大和降噪处理后,影子的轮廓依然难以分辨,但其移动方式……似乎并非机械性的巡逻,反而带有一种迟疑的、探索性的姿态。这不符合星种对自动化防御或维护单位的预期。
一个想法逐渐浮现:是否还有其他存在活跃于要塞内部?像它一样的守护单元?甚至是……幸存者?伊苏文明是否还有火种存留?“维系、保护、等待”——“等待”的对象是否还存在?
这个可能性让星种的逻辑核心产生了一阵前所未有的波动。它必须确认这一点。
其次,是战争铁匠的扫描模式。星种记录了那种独特的“高阶解析性秩序\/混沌混合”能量特征。它开始在自己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这种技术显然不属于斯卡文鼠人,它们缺乏这种精细和智慧。它更像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融合了多种宇宙法则的复合科技,旨在解构和理解,而非单纯毁灭。战争铁匠及其背后的势力,目的可能远比掠夺更深层——它们想要掌握伊苏科技本身。
这使它们的威胁等级急剧上升。星种必须阻止它们,但更需要了解它们。
最后,是它自身权限的运用。成功利用能源协调节点和能量管路只读权限制造虚假谐振点,证明了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权限,如果运用得当,也能产生显着效果。它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座要塞的能量网络。
它将新获得的第七扇区非核心能源管路只读访问权限与之前获取的零星结构图、外部传感器数据以及那次内部影像碎片进行整合。它开始构建一个越来越详细的第七扇区内部模型,标注出能量流动、结构特征以及那些未知的能量异常点。
它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在其中一个异常点上。这个点位于第七扇区相对深处的某个交叉口,能量特征非常微弱且奇特,不同于维持系统或武器平台,更像是一种……休眠状态的通讯节点或数据接口?而且,从结构上看,它似乎靠近一条被标记为“维护通道”的路径,这条路径可能通向更核心的区域。
也许,通过这个点,它能尝试获取更多内部信息,甚至……尝试进行某种形式的内部联络?
但这需要更多的权限。至少需要能够向那个节点注入一点点能量,或者读取其可能存储的数据。
它需要再次提升权限。而提升权限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以及“外部威胁”的持续存在。
星种将目光再次投向虚空。鼠人的混乱正在慢慢平息,在战争铁匠舰船的无声威慑(或许是某种通讯频道的严厉命令)下,它们重新恢复了编队,但显得更加焦躁和恐惧。战争铁匠舰船本身依然没有任何动作,像是在积蓄力量,或者等待时机。
星种知道,僵局不会持续太久。它必须主动塑造局势。
它开始制定一个计划。一个更加复杂、风险更高,但潜在回报也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需要同时利用鼠人的愚蠢、战争铁匠的好奇心,以及要塞防御系统的逻辑。
它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目标。一个足够重要,能同时引起双方注意,但又不会真正危及要塞核心的区域。它再次检索结构图,目光锁定在第七扇区外壳的一个特定区域。数据库标记该区域后方有一个中继能量节点,负责为第七扇区部分非核心系统分配能源。这个节点本身并非核心,但如果受损,会导致第七扇区局部照明、传感器(包括星种正在使用的部分)和低级别环境维持系统中断。这足以构成一个明显的“威胁”,但又不至于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接下来,它需要一种方式,让战争铁匠“发现”这个节点,并认为其是某种关键弱点或入口。同时,它还需要引导鼠人对这个区域发动一次“看起来”足以造成威胁的攻击。
星种开始行动。它再次调动能源协调节点,这一次,它极其缓慢且精细地调整着流向目标区域后方中继节点的能量流。它不是制造波动,而是模拟出一种极其缓慢的、类似于系统预热或周期性自检导致的能量轻微上升趋势。这种上升微乎其微,几乎隐藏在背景能量噪声中,但持续而稳定。
然后,它开始向要塞系统发送一系列高度加工过的“分析报告”。【检测到战争铁匠舰船持续释放低强度、高频解析波。扫描焦点出现扩散迹象,疑似在重新评估扫描策略。】——这是真实的观察,但被星种加以强调和解读。
【比对历史数据,扫描模式与已知的‘结构共振探针’技术有%相似性。该技术常用于定位隐藏的能量节点或应力弱点。】——这是星种根据已记录的数据进行的合理推测,但赋予了其专业术语,增加可信度。
基于当前扫描能量扩散模式及能量流向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