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洪荒:截教女仙 > 第566章 西方菩萨道,金灵应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6章 西方菩萨道,金灵应对

紫气东来的异象尚未消散,西方灵山已现波澜。

八宝功德池中,原本绽放的金莲突然无风自动,池水泛起阵阵涟漪。

燃灯端坐九品金莲台,眉间白毫绽放无量光明,照见三界因果轮回。

\"道门气运如日中天,我佛门大兴之期将至未至。\"

燃灯手中一百零八颗菩提念珠流转生辉,每一颗念珠上都映照着人间景象,

\"太上化身西出函谷,玄元十子广布道统,若不早作安排...\"

大日光明佛踏着金色莲台飘然而至,周身佛光如日轮流转,照亮了整个七宝林:\"道兄何须忧虑?如今道门虽盛,终究是镜花水月。我佛门大兴,乃是天道大势,自有贤者应运而出,道兄何必忧虑。\"

燃佛抬眸,眼中映出人间景象——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身后紫气浩荡三万里,所过之处,道韵流转。

\"你看那道门教主,已在我西牛贺洲播下道种。那多宝道人转世之身,更是暗藏玄机...\"

话音未落,七宝林中梵钟自鸣,三十六重佛光普照。

但见东方天际现出五道虹桥:

第一道虹桥上,元觉闻来佛(法戒)踏七宝莲台而至。

“闻” 中藏妙谛,“来” 处显真如,是为‘闻来’

这位洪荒第一佛祖头顶现出十二重佛光,每一重中都浮沉佛国景象。

第二道虹桥洒落琉璃光雨,药师菩萨手持净琉璃壶飘然而下。

那壶中甘露映照大千世界,十二药叉大将虚影在身后结成法阵。

所过之处,枯木逢春,顽石点头。

第三道虹桥传来大愿梵唱,地藏菩萨手持九环锡杖缓步而来。

每一步落下,便有金莲托足,身后浮现度化之景。

那锡杖上的金环无风自动,奏响《地藏本愿经》的韵律。

第四道虹桥灵吉菩萨手持定风手持定风珠,脚踏祥云而来,袈裟上绣着的八方风轮无风自动,将诸天花香聚成 “唵嘛呢叭咪吽” 的梵文。

那梵文随风飘散,所到之处,皆有祥瑞之气汇聚。

第五道虹桥更有云霄、琼霄、碧霄三位菩萨联袂而至,周身佛光缭绕。

这些大能皆已转修大乘佛法,正果修为深不可测。

燃灯端坐中央莲台,目光垂视下方诸圣。

自优婆罗陀转世,西方教改弘大乘佛法以来,诸菩萨修行精进,今日正是印证果位之时。

其中法戒尊者已证得佛果,其余诸位都是证得八地大菩萨果位以上的存在。

在大乘修行体系中,大乘正果从高到低依次为佛、菩萨、罗汉。

佛是最高果位,代表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彻底觉悟、解脱生死轮回。

菩萨是 “觉有情”,在自我觉悟的基础上帮助他人觉悟,

菩萨果位又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等五十二个阶位。

其中十地菩萨是菩萨修行中的重要阶位,初地以下至十信位的菩萨为小菩萨,初地以上为的菩萨则为大菩萨。

欢喜地(初地菩萨):菩萨初证圣果,断除分别烦恼障,亲见诸法空性,生起无生法忍,内心充满证道法喜。此阶以「布施度」为核心,发起大菩提心,以大悲心广行济度,于六度万行中初显菩萨行愿。

离垢地(二地菩萨):以「持戒度」为修持重心,菩萨严持清净戒,身口意三业无染,远离一切烦恼垢障,不仅自守戒律,更以戒德为众生示范,奠定修行根基,如净玉无瑕,堪为世间福田。

发光地(三地菩萨):「精进度」主导修行,菩萨勤修禅定,由定生慧,智慧光明渐次增长,照破无明痴暗。此时对佛法领悟深入,能以智慧引导众生破迷开悟,如明灯初燃,渐显光芒。

焰慧地(四地菩萨):「禅定度」与智慧融合,菩萨以禅定之力引发炽盛慧火,焚烧贪嗔痴等烦恼习气,将染着转为清净。此阶智慧如火焰迅猛,能断除深层惑业,故称「焰慧」。

难胜地(五地菩萨):「智慧度」(般若波罗蜜多)为要,菩萨面对声闻、缘觉二乘境界及世间复杂难题,以方便善巧智慧超越挑战,达成自度度他之胜业,故谓「难胜」。

现前地(六地菩萨):以「方便度」为核心,菩萨深入观修十二因缘,彻悟诸法实相,般若智慧现前。于日常生活中,能随顺众生根机,灵活运用种种方便法门,故称「现前」。

远行地(七地菩萨):「愿度」贯穿修行,菩萨念念与一切智海相应,虽未圆满佛智,却能长劫行愿,广度无量众生,于菩提道上稳步远行,故名「远行」。此阶已证「念念入三昧」之深定。

不动地(八地菩萨):「力度」(精进)体现为「无功用行」,菩萨安住无生法忍,不为烦恼、业力动摇,禅定境界如如不动。虽已契入空性,却以大悲愿力不滞涅盘,继续利生。

善慧地(九地菩萨):「智度」圆满,菩萨成就「无碍辩才」,能应众生根性宣说妙法,以善巧智慧开解疑惑,令众生悟入佛道。此阶如「法雨普降」,广度群机,故称「善慧」。

法云地(十地菩萨):菩萨的智慧如大云一般,能够遍覆法界,具足自在。此时菩萨已经具备了佛的智慧和功德,能够以广大的智慧和慈悲来普度众生,如同大云覆盖大地,滋润万物。修行的重点在于圆满一切功德,准备进入佛位。菩萨在法云地继续修行,以圆满自己的智慧和功德,为最终成就佛果做准备,即慧度。

等觉位:又名金刚喻定,菩萨修行至此,即将成佛,智慧、功德与佛相等,唯独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

妙觉位:这是菩萨修行的最高果位,即佛位。此时,菩萨断尽最后一分无明,圆满菩提,成就佛果,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

此刻灵山,诸佛菩萨齐至,极乐世界顿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燃灯声如洪钟,震得菩提树叶簌簌作响:\"今有道门大兴,其势来势汹汹。我西方教亦当有所应对,不可坐以待毙。''

话音方落,药师琉璃光王菩萨已踏莲而出,净琉璃壶口垂落的甘露突然凝结成三十二颗光珠,每颗光珠中都映照着人间疾苦相。

其双手合十,金身泛起慈悲之光:“我观南阎浮提众生,受生老病死之苦,身形多诸痛恼,心识常被贪嗔痴缚。愿携十二药叉大将转世,以琉璃甘露遍洒人间,疗愈身心疾苦,为佛门种下慈悲善缘。”

其声如清泉沁脾,字字蕴含救苦宏愿。

地藏菩萨紧随其后,九环锡杖重重顿地,刹那间灵山地面浮现出十八层地狱的虚影,刀山火海之上,无数孤魂仰头悲号。

其袈裟上的地藏本愿经文字金光大作,朗声道:“今道门气运东渐,地狱众生更受邪祟侵扰,弟子愿转世入人间,劝人向善,普度众生”

锡杖金环齐鸣,竟隐隐透出鬼泣神嚎之声,却又被慈悲佛韵压制,化作清凉梵唱。

且说三霄自入西方教,便在灵山潜修,不问教中诸事。

一日,云霄忽感元神震动,收到本尊传讯自,言琼霄、碧霄修为尚浅,需借西方大兴之机转世磨劫,方能更进一步。

云霄看向两位妹妹,叹道:“我等虽修佛法,却难舍心中执念,唯有转世重修,方能破此桎梏。今观此大兴之势,非人力可逆。我欲带两位妹妹转世人间,借佛门修持圆满境界,待龙华会上共证菩提。””

琼霄面露忧色:“佛道双修,怕是要惹来非议。”

云霄摇头:“道在自心,何分佛道?我等以玄门之基修佛门妙法,正是圆融之道。”

碧霄眼神锐利:“大姐说的是!转世便转世,凭我等神通,还怕修不出个正果?”

恰逢药师、地藏请命转世之声未落,云霄携两位妹妹踏前一步,周身金色佛光与玄门紫气交织,向燃灯合十道:\"我等三人愿入轮回,于南瞻部洲度化众生,助西方教大兴前缘。\"

燃灯闻得众人请命之声,眉间白毫骤然爆发出万丈光芒,如一轮烈日悬于灵山之巅,将药师、地藏、云霄等五人的法相照得纤毫毕现。

“善哉!”

燃灯抚掌赞叹,声如洪钟震得须弥山巅积雪簌簌而落,

“三百年后,世尊降世之时,正是千佛云集、龙华初会之期。也是我等再次相聚之时”

言罢,屈指轻弹,五朵金莲自莲台飞出,花瓣上流转着 “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真言,

“此‘佛缘金莲’可镇住轮回业力,保你等转世后灵台清明,不忘大乘根本智。”

——————

东海金鳌岛碧游宫内,紫气氤氲如海,将整座宫殿笼罩在一片朦胧道韵之中。

殿外九重云霞流转,时而化作龙形,时而凝为凤影,正是圣人道场独有的气象。

金灵端坐云床之上,头顶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庆云翻滚如浪涛澎湃,显化出周天星斗运转之象。

那星辰明灭间,隐约可见三百六十五颗主星按照特定轨迹运行,更有四万八千辅星环绕其间,俨然是一方完整的小周天。

殿内三十六盏金灯无风自动,灯芯燃烧的并非凡火,而是采集太阳真火与太阴真水熔炼而成的先天道火。

火光映照在金灵玉容上,将她眉间那点朱砂映得愈发鲜艳,宛如一轮初升的红日。

\"轰隆——\"

金灵凤目微睁,眸中似有星河倒转,玉指轻点虚空,顿时在身前划出一道玄奥轨迹。

只见两道金光破空而来,在殿前化作人形。

左边一人头戴上清莲花冠,冠上九朵金莲含苞待放,手持白玉拂尘,尘丝根根晶莹剔透,正是久未露面的毗芦仙;

右边一人腰悬鎏金宝箍,那宝箍上铭刻着密密麻麻的先天道纹,眉宇间锋芒毕露,周身剑气隐现,乃是金箍仙马遂。

\"拜见掌教。\"

二人跪伏殿前行礼,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激起阵阵道音回响。

金灵广袖轻拂,一股柔和力道将二人托起,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其目光如水,在二人身上流转片刻,已然看透他们修为深浅:\"闭关五百载,可有所得?\"

毗芦仙苦笑一声,手中拂尘无意识地轻扫,在虚空中留下道道涟漪:\"不瞒掌教,弟子困在大罗巅峰已三千余载。近日修行时,总觉大道就在眼前,却如镜花水月,触之即碎。\"其袖中隐约透出上清宝光,那光芒本该圆融无碍,此刻却带着几分凝滞,似被无形枷锁束缚。

金箍仙上前一步,腰间宝箍发出清脆鸣响:\"弟子亦是如此。昔年在碧游宫听老师讲道时,突破境界如顺水行舟。如今每突破一层玄关,都如逆水而行,总觉比往昔多了几分阻碍。\"

他说着,眉间那道金色竖纹隐隐发亮,显是修为已至瓶颈。

殿内一时沉寂,唯有金灯火焰噼啪摇曳。

金灵叹息一声,玄门气运虽在封神后略有回升,终究不复上古荣光,如今天道大势向西方倾斜,大罗金仙欲斩三尸,比之往昔难上十倍。

金灵指尖轻点云床,碧游宫穹顶突然浮现出先天八卦图,乾卦位紫气氤氲,兑卦位却透着一丝金芒。

“非是尔等修为不足,乃因天道气运如江河东去,西方‘大兴’已是定数。玄门弟子若再困守东土,怕是要被这‘势’字压得喘不过气来。”

二人闻言,沉默不语。

金灵突然起身,裙裾飞扬间带起阵阵道韵。

其袖中飞出一幅太极图,在空中徐徐展开。

图中显化未来景象:灵山佛光普照,人间香火鼎盛。

\"三百年后,西方教将改弦更张,演化沙门,此乃天道大势。你二人若想要更进一步,为今之计,只有借此机缘,转世西方。\"

毗芦仙一怔:\"转世西方?\"

\"不错。借佛门大兴之气运,破尔等修行桎梏。\"

毗芦仙手中拂尘一颤:\"这...我上清弟子转投佛门,岂非...\"

\"痴儿!\"

金灵轻叱,头顶庆云突然化作青莲,

\"佛本是道,何分彼此?待下个量劫,自可回归上清。\"

金箍仙沉吟片刻,道:\"掌教之意,是要我二人入佛门,暗中布局?\"

金灵唇角微扬:\"不错。佛门大兴,必有诸多大能转世,我上清一脉若不插手,岂非坐视其独大?\"

毗芦仙恍然:\"掌教高见!贫道愿往。\"

金箍仙亦拱手:\"贫道亦愿转世,助我上清一脉争此气运。\"

金灵满意点头,\"你二人转世后,一名毗卢遮那,当为华严初祖;一名金刚智,可传密宗真言。\"

\"切记,佛法东传之日,便是机缘开启之时。\"

二人齐声应诺:\"谨遵掌教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