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洪荒:截教女仙 > 第572章 观音点化,除恶扬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2章 观音点化,除恶扬善

且说金乔觉得闵公舍地之恩后,于九华山中广结善缘。

闵公素具善根,亲率工匠披荆斩棘,伐木开山,又遣人于四方广发善帖,言明 \"新罗圣僧金乔觉于九华建寺,普度众生\"。

消息传开,善男信女纷至沓来,或肩挑手扛,或捐资捐物,不出月余,化城寺的雏形已在神光岭下崭露头角。

—— 但见青砖灰瓦依山就势,大雄宝殿飞檐斗拱,檐角悬挂的铜铃随风轻响,隐隐奏出梵音。

殿内工匠正塑地藏菩萨法相,虽未完工,却已见宝相庄严,令观者心生敬畏。

一日,闵公携独子闵超来寺中送粮,正值正午时分,烈日炎炎似火烧。

二人行至寺前,忽见一道身影赤脚立于工地,正弯腰搬运巨石。

但见那人衣袍褴褛,草鞋早已磨破,露出的足底血痕斑斑,却仍神色自若,搬石、垒基、找平,动作有条不紊。

闵公定睛一看,正是金乔觉,不禁大吃一惊,急忙上前劝阻:\"神僧乃金身之躯,怎可亲自操劳至此?这些粗活自有雇人来做,神僧只需居中指点便是。\"

金乔觉直起腰来,抬手拭去额间汗水,却笑道:\"施主可知,菩萨行愿,本就当身先士卒。若连搬砖运石之苦都不愿承受,又何谈度尽众生之苦?\"

其俯身指着脚下一块花岗岩基石,\"施主看这石头,看似寻常,却需经过采石、打磨、丈量、堆砌诸多工序,每一步都要用心方能稳固。正如修行之道,看似玄妙,实则需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方得始终。\"

一旁的闵超闻言心中震动不已。

只见他突然跪地叩首,声音坚定:\"大师德行感天动地,超虽年幼,却愿随大师出家,修此慈悲之道,望大师成全!\"

闵公闻言先是一怔,继而老泪纵横。

深知儿子素有慧根,今见其立志出家,既欣慰又不舍,双手合十道:\"我儿能得遇真佛,实乃我闵家之大幸!只是家中老母尚在,望神僧容他尽孝三载,再行剃度之礼。\"

金乔觉却摇头笑道:\"忠孝本一体,出家亦能尽孝。令郎既有此心,贫僧自当成全。\"

说罢,取过剃刀,为闵超削去满头青丝,赐法名 \"道明\"。

从此,道明便随侍金乔觉左右,师徒二人形影不离,一同诵经、一同劳作、一同下山施药,传为佳话。

化城寺建成之日,四方僧俗云集,钟鼓齐鸣,香烟缭绕。

金乔觉端坐地藏宝殿,为信众开示佛法,声如洪钟,直透人心。

自此后,寺旁施药堂每日门庭若市,金乔觉亲自上山采药、煎药,为百姓疗疾;

又于寺中开设义学,教孩童读书识字,宣讲善法。

久而久之,化城寺香火日益鼎盛,不仅中土百姓慕名而来,就连新罗、百济等国的商队、僧人,也纷纷前来参拜。

数年之后,化城寺已扩建为九十九间禅房,晨钟暮鼓,响彻十里之外。

金乔觉站在寺前高处,望着满山僧众与山下袅袅炊烟,感慨万千,对身旁的闵公说道:\"今日道场之盛,皆因施主一念善缘,贫僧代众生谢过。\"

闵公慌忙还礼,合十道:\"非是老朽善缘,实乃神僧大愿感动天地。如今中土无人不知 ' 九华山有活菩萨 ',这哪里是一袈裟之地?分明是神僧以大愿力开辟的极乐国土啊!\"

说罢,闵公竟将家中田产尽数捐出,自己也皈依,成为金乔觉座下弟子。

每逢法会,闵公便与道明一起,为信众奉茶添灯,父子二人护持道场,尽心尽力,世人皆赞 \"闵公父子护法\",此乃后话不提。

且说金乔觉于九华山苦修数十载,佛法已入大乘之境,却始终难证正果。

为何?皆因其秉持 \"众生皆可度\" 之念,纵是面对穷凶极恶之徒,亦以慈悲心相待,不肯轻舍分毫机缘。

这般菩萨心肠虽令人动容,却误了证道天机 —— 须知天道循环,善恶有报,纵容恶徒造孽,反违因果之道。

南海普陀山观世音忽心生感应,掐指一算,已知金乔觉症结所在:\"此子虽具大愿,却不知慈悲需佐以智慧,仁德当辅以威严。若不亲往点化,恐其证道之期又将蹉跎。\"

言罢,驾起祥云,直往九华山而去。

观世音化身妙善女子,弱质纤纤,挂单于化城寺。

此时的九华山,正有一伙山匪为害一方。

这帮强盗为躲避官府追责,便悄悄躲进了九华山中,他们生性残忍,无恶不作,让百姓谈之色变。

其实很多年前,金乔觉就曾遇到过这个名叫王龙的强盗头子,可他并没有除掉王龙,而是慈悲的劝其改过自新,回头是岸。

王龙知道自己不是金乔觉的对手,于是他立即就假意答应从此弃剑回乡,永不作恶。

这让金乔觉感到无比高兴,看来天下并没有不可渡的人了。

可金乔觉不知道,王龙并非诚心悔过,而是为了保命。

就在昨天,观世音所化的凡尘女子妙善在回山时突然撞见了这帮强盗。

他们见妙善生有一副好容貌,于是便将她给抢走了。

金乔觉正在灯下批注《地藏本愿经》,忽闻弟子石丸匆匆来报。

这石丸本是猎户之子,三年前被金乔觉点化出家,虽剃度却未弃武学,常随师下山护持百姓。

“师父,王龙劫了妙善!”

石丸腰间佩刀出鞘半寸,刀柄上 “止杀” 二字被烛火映得发烫。

金乔觉放下狼毫,望着窗外:“速去县衙请捕快协助,不可鲁莽。”

金乔觉让徒弟石丸前往县衙,请求县令帮忙。

皆因大乘佛法以出世为念,实在不好瞒着官府行事,再说自己也不忍心看到血染沙门,所以官府出面解决此事是再好不过

石丸策马下山,行至松林深处,见妙善被缚于树,王龙正撕扯其衣襟,群匪哄笑围看。

他欲返身搬兵,却见恶徒已解下腰带,心知再迟半步,妙善必遭玷污。

一声怒吼,挥刀砍断绳索,护其身后。

王龙恼羞成怒,挥刀劈来,众匪持械合围。

石丸刀法精奇,却寡不敌众,肩头、后背连中三刀,血染僧袍,身受重伤。

匪众将其按在泥泞中,王龙扯着妙善的头发逼石丸下跪,狞笑道:\"小秃驴,看好了 —— 你师父的慈悲,救得了你,救得了她么?\"

言罢,当着石丸的面开始羞辱妙善。

石丸拼尽全力挣开束缚,扑向妙善,却被王龙一剑穿胸。

血沫自嘴角溢出,石丸望着妙善惊恐的双眼,将手中剑掷出:\"接剑!\"

妙善握住剑柄的瞬间,泣声道:\"好兄弟,来世再报!\"

剑光如电,刺入心口,鲜血溅在松针上,如开一朵妖冶曼珠沙华。

强盗王龙见美人已死,直接愤怒地将石丸给结果了。

此时的官兵才姗姗来迟。在官兵的围剿之下,其余强盗纷纷落网,只有强盗头子王龙跑了。

金乔觉在此时也赶到了这里,看着已经失去生命的两人,心中无比悲痛。

解下袈裟,为妙善盖上,金乔觉转瞬就到了王龙面前。

金乔觉的突然出现,吓了劫匪一跳。

\"和尚,你徒弟的血,够红么?\"

看清来人,匪首的挑衅声中带着颤音,却掩不住眼底的恐惧。

金乔觉转身时,袈裟上的地藏法相隐隐浮现,他望向王龙眼底翻涌的业火,忆起多年前的劝诫:\"贫僧再问你一次,可愿放下屠刀?\"

\"放下屠刀?\" 王龙狂笑,

“我要杀了你,再把你的徒子徒孙杀干干净净,先打发你上西天。”

金乔觉见状无比难过,他突然想到妙善三日前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除恶也是扬善。”

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都以为天下没有不可渡之人,所以自己对待恶徒也总是处处留手。

如今看来,是自己错了,有的人是恶在了骨子里,根本无法可得,如果一味的慈悲,只会让他们祸及更多的人。

刀光光劈来的瞬间,金乔觉袖中锡杖骤出,杖头明珠爆发出紫金光芒。

王龙手腕剧痛,鬼头刀落地,却见金乔觉身后现怒目金刚相,手持金剑,脚踏夜叉,与平日慈悲法相判若两人。

\"众生皆有佛性,唯尔冥顽不灵!\"

锡杖轻点其眉心,王龙猛然看见自己杀害的冤魂自业火中爬出,惨叫声中瘫倒在地。

’‘大师救我!我愿忏悔......\"

熟悉的言语让金乔觉恍惚。

多年前也是这般秋日,这汉子指天发誓的画面与眼前重叠。

忽有冰凉雨滴落上手背,抬头才知是晴空万里——原是自己的泪。

\"你杀我弟子时,可曾想过他们也有父母师友?\"

\"你玷污佛门清净时,可知地狱业火已烧到眉睫?\"

王龙眼神突然凶戾,袖中匕首直刺心口:\"臭和尚去死!\"

戒刀自金乔觉袖中飞出时,天际炸开惊雷。

王龙惊愕低头,看见心口血莲怒放。恍惚间似有无数冤魂自伤口涌出,拖着他坠入无间。

\"原来...真有...地狱......\"

金乔觉望向东边将白的天际,双手合十诵起往生咒。

锡杖金光化作锁链,捆住王龙周身黑气,其身躯渐渐透明,最终化作一缕黑烟消散于晨光中。

石丸与妙善葬于寺后竹林,金乔觉亲手种下两棵银杏树。

他摩挲着石丸的 \"止杀\" 佩刀,将刻字加深三分:\"你以命护善,虽犯杀戒,却合天道。\"

山风掠过,新竹沙沙作响,仿若少年僧人的笑声穿越生死,回应着师父的叹息。

子夜禅房,一缕异香破窗而入。

金乔觉睁眼时,但见满室生白——观世音足踏千叶宝莲,手持净瓶杨枝,眉间一点朱砂映得禅房如沐朝霞。

金乔觉赶忙伏地叩首,袈裟触地时竟生出点点金莲:\"弟子金乔觉,拜见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杨枝轻拂,甘露滴在金乔觉眉心,化作清凉溪流洗去他眉间愁云:\"金乔觉,你可知为何苦修数十载未证正果?\"

菩萨声如晨钟暮鼓,却又温柔似春日溪水,\"非是你愿力不诚,而是错把纵容当慈悲,误将软弱作仁德。因为想要修成正果,光靠慈悲是不行的,还需要有金刚一般的手段,才能更好的普渡众生,毕竟六道轮回是除不尽世间邪恶的。\"

金乔觉抬头,见菩萨眼中含着期许与悲悯,想起石丸与妙善的惨死,心中剧痛:\"弟子知错了!原以为慈悲便是无差别宽恕,却不知姑息恶徒,反让更多众生陷入苦海。\"

\"善哉。\"

观世音指尖轻点,窗外浮现出九华山下的芸芸众生 —— 有因强盗劫掠而家破人亡的老妇,有因疫病肆虐而啼哭的孩童,亦有王龙之流在业火中挣扎的恶徒,

\"慈悲如舟,需智慧为楫方能渡人;仁德似土,需威严为纲方堪载物。若一味宽恕纵容,便是对善者的残忍。\"

金乔觉顿悟,叩首至地:\"请菩萨明示,何谓真正的慈悲?\"

观世音莲台旋转,竟同时显化出低眉菩萨相与怒目金刚相:\"你看这法相 —— 菩萨低眉,是悯众生苦;金刚怒目,是斩世间恶。二者同出一源,皆为渡化。若遇善缘,以甘露滋养;若逢恶业,便以金刚杵破除。此乃 ' 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

话音未落,菩萨手中杨枝抛向虚空,化作千万道金光洒向九华山。

金乔觉忽见山间强盗巢穴化作净土,受伤的百姓得到医治,就连王龙的魂魄也在金光中露出悔意。

他抚过手中锡杖,锡杖突然嗡鸣,杖头环扣自行重组——原本的十二环化作\"慈悲六环\"与\"金刚六环\"相互咬合,暗合十二因缘。

\"弟子明白了!\"

金乔觉起身时,眼中已无往日的优柔,唯有坚定如磐石的慈悲,

\"今后当以智慧观照因果,以威严震慑邪祟,让善者得护,恶者知惧,方不负菩萨点化、众生期许。\"

观世音颔首,莲台缓缓升空:\"如此,你的证道之期不远了。记住 —— 真正的慈悲,容得下蝼蚁偷生,亦镇得住魔鬼横行。\"

说完,化作万道金光融入天际,禅房外忽有梵音唱响,九华山头祥云翻涌,竟现出 \"因果不虚善恶有报 \" 八个金色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