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假合真形,太阴玉兔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餐露宿,平安行走了半个多月。
一日,眼前忽见一座高山,唐僧不禁又心生畏惧,提醒徒弟们小心。
孙悟空却笑着安慰,说此处已近佛地,料无妖怪。
行路间,一座名为“布金禅寺”的寺院出现在路旁。
三藏见名生慧,联想到佛经中“给孤独长者金砖铺地,买下只园请佛讲经”的故事,推测此地便是古时舍卫国地界。
进寺后,从僧人口中证实了此寺正是只园旧址,
当晚月明风清,一位百岁高龄的老院主私下向唐僧和悟空透露了一件隐秘:
去年此时,一阵风刮来一位自称天竺国公主的女子。
老僧为保其清白,将她锁于僻静房中,对外宣称拿了妖邪。
公主也机智地白日装疯,夜间思亲哭泣。
老僧曾入城打听,宫中公主却安然无恙,心下疑惑,
见唐僧师徒不凡,故恳请他们到了国中后,查清真相,救拔良善。
师徒四人记下此事,次日鸡鸣后便辞寺上路,
过了鸡鸣关,径直来到天竺国都城。
只见城池雄伟,人物繁华,与大邦无异。
在会同馆驿,得知今日正逢公主在十字街头高结彩楼,抛绣球招驸马。
孙悟空听闻,想起布金寺老僧之言,
料定此事必有蹊跷,便怂恿唐僧前去倒换关文,实则想趁机辨明公主真假。
三藏本不欲前往,怕惹嫌疑,但孙悟空以“辨真假”为由,强拉着师父混入看热闹的人群。
谁知那彩楼上的公主,实乃广寒宫中偷跑下来的玉兔精所变。
知唐僧今日到此,特设此局,欲取其元阳以成太乙上仙。
其一眼瞧见唐僧,便将绣球精准地抛在他头上,
顿时众宫娥太监一拥而上,口称“贵人”,将慌得不知所措的三藏簇拥而去。
孙悟空见状,知计已成,便让师父顺势入朝,自己则回驿馆安排后续。
回到驿馆,孙悟空将师父被招为驸马的“喜讯”告知八戒、沙僧。
八戒闻言,跌脚捶胸,懊悔自己没去挨这一绣球。
沙僧则笑其痴心妄想。
正说笑间,国王宣召三位徒弟入朝。
金殿之上,孙悟空三人昂然不拜,反而责怪国王轻慢其师,竟让驸马侍立。
国王心惊,忙请唐僧坐下。
随后,悟空、八戒、沙僧各自禀明出身,那腾云驾雾、大闹天宫的来历,
听得国王又惊又喜——喜得是招了活佛,惊得是徒儿实乃妖神。
国王定下婚期在十二日后,便将师徒安置于御花园款待。
是夜,唐僧忧心忡忡,责骂孙悟空又害他陷入是非。
孙悟空陪笑解释,此乃“倚婚降怪”之计,
待婚礼当日,公主必定出堂,届时他便能火眼金睛辨明真假,再作区处。
虽然唐僧仍感不安,但也只得依从。
欢宴数日,转眼到了佳期。
公主却向国王请求,因听闻唐僧徒弟丑陋,心生恐惧,望能将他们打发出城。
国王应允,上殿便欲用金盘缠送行者三人西去。
孙悟空将计就计,接过关文金银,假意辞行。
孙悟空回到驿馆,真身变作一只小巧蜜蜂,飞回宫中,悄悄落在唐僧的毗卢帽上,静观其变。
合卺宴设在鹊宫,鼓乐喧天,异香扑鼻。
唐僧低头垂目,全不动念。
不久,皇后嫔妃簇拥着公主前来。
孙悟空运起火眼金睛,看得分明,那公主头顶上微露妖氛,果然是个假的!
其急不可耐,爬至唐僧耳边通报。
唐僧尚欲稳住,待退散后再行动手,孙悟空性急,哪里等得?
只听大喝一声:“好孽畜!你在这里弄假成真,受用还不够,竟敢骗我师父!”
随即现出本相,劈手便向公主揪去。
这一下,石破天惊!
国王吓得呆若木鸡,后妃宫娥跌爬四散,如同狂风扫过花园,乱作一团。
唐僧慌忙抱住国王,连声安慰:
“陛下莫怕!此是贫僧徒儿辨真假哩!”
那妖精见事已败露,猛地挣脱,甩落钗环,剥去衣裳,从御花园里取出一条碓嘴似的短棍——
正是其兵器“捣药杵”,转身就朝孙悟空乱打。
孙悟空岂会惧她?
当即掣出金箍棒,劈面相迎。
两人在花园里吆喝喝,棍来杵往,从地上直斗到半空之中,各显神通,搅得云雾满天。
这场好斗:
金箍棒,名声显赫,曾闹天宫伏妖邪;
捣药杵,无人能识,本是月宫仙家宝。
一个为保真经渡此难,
一个为窃元阳下凡尘。
旧年摄去真公主,
今朝巧设假姻缘。
大圣慧眼识妖氛,
玉兔短棍逞凶顽。
铁棒翻飞如蟒搅,
药杵迎击似星沉。
斗经半日,不分胜败。
孙悟空焦躁,将铁棒变作千万条,满空乱打,如同蛇游蟒搅。
妖精心慌,将身一闪,化作一阵清风,望空便逃。
孙悟空收了棒,紧追不舍。
眼看快到西天门,孙悟空厉声高叫,请守门天王、元帅挡住妖精去路。
妖精前进无门,只得回身,舍死忘生,再举药杵与孙悟空相持。
孙悟空愈发勇猛,仔细看那短棍,
一头粗来一头细,确似捣药的杵头,便喝道:
“孽畜!你拿的是什么器械,也敢与老孙抗衡?快快投降,免打碎你的天灵!”
那妖邪咬牙道:“泼猴,你也不知我这兵器!听我道:
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计年。
混沌开时吾已得,洪蒙判处我当先。
源流非比凡间物,本性生来在上天。
一体金光和四相,五行瑞气合三元。
随吾久住蟾宫内,伴我常居桂殿边。
因为爱花垂世境,故来天竺假婵娟。
与君共乐无他意,欲配唐僧了宿缘。
你怎欺心破佳偶,死寻赶战逞凶顽!
这般器械名头大,在你金箍棒子前。
广寒宫里捣药杵,打人一下命归泉!”
孙悟空闻说,呵呵冷笑道:
“好孽畜啊!你既住在蟾宫之内,就不知老孙的手段?你还敢在此支吾?快早现相降伏,饶你性命!”
那怪道:
“我认得你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弼马温,理当让你。但只是破人亲事,如杀父母之仇,故此情理不甘,要打你欺天罔上的弼马温!”
孙悟空恼的是“弼马温”三字,他、听得此言,心中大怒,举铁棒劈面就打。
那妖邪轮杵来迎,就在西天门前一场狠斗。
又斗了十数回合,妖精见行者棒势紧密,料难取胜,虚晃一杵,化道金光,径往正南方向败走。
孙悟空紧追不舍,忽见一座大山,妖精按落金光,钻入山洞,寂然不见。
孙悟空怕她使调虎离山之计,害了师父,便记住山形,拨转云头回到国内。
此时天色已晚,国王正与唐僧战兢兢相守,见孙悟空归来,忙问端的。
孙悟空禀明假公主实为妖邪,已被他战败,逃往南山,
并承诺拿住假公主,真公主自然现身。
后妃等闻言,纷纷拜谢。
孙悟空安排八戒、沙僧护住师父,自身再往南山搜寻。
召出当地土地、山神,方知此山名为“毛颖山”,
只有三处兔穴,向来太平。
在二神引导下,孙悟空寻至山顶窟穴,撬开石块,那妖邪果然在内,跳出又是一场恶战。
正欲下杀手时,忽闻九霄之上有人高呼:“大圣,棍下留情!”
这一声呼唤,清冷悠远,瞬间便抚平了空中激荡的杀气。
孙悟空闻声,当即收棒回身,抬眼望去。
只见九霄碧汉之间,祥光霭霭,瑞彩千条,
一位女仙率领着数位霓裳仙子,驾着五彩祥云,已至面前。
来的这位女仙,仪态万方,周身笼罩着清冷皎洁的月华,
其身份尊贵,来历更是非凡。
正是那太阴星之主——太阴星君。
说起这位星君的根脚,却要追溯到那上古洪荒,巫妖争霸的惨烈岁月。
原来,太阴星君便是那曾射落九日的大巫大羿之妻——嫦娥。
彼时,巫妖大战绵延,天地失色,因果纠缠。
金灵圣母顺应天道大势,为彻底了断巫妖大势,暗中布局,算计两族。
金灵曾化身老妇,便将一枚蕴含无量造化的 “九转造化金丹” 赐予嫦娥。
此丹神妙,却亦是劫数开端。
嫦娥一介凡人,如何能承受这仙家至宝?
她服下金丹后,立地成就仙体,却身不由己,霞举飞升,直往那至阴至寒的太阴星而去。
自此,与夫君大羿仙凡永隔。
初至太阴,嫦娥实则被禁足于广寒宫内,孤寂清冷,
唯有玉兔、桂树相伴,度过了不知多少元会的凄凉岁月。
后洪荒变迁,天庭重立,斗姆元君入主天庭,执掌周天星辰,梳理宇宙秩序。
行至太阴星,念及嫦娥孤苦,又思及此番境遇,
初始亦有其本尊赐丹引导的一段因果,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怜悯与牵连。
于是,斗姆元君便解了广寒宫加诸于嫦娥身上的无形禁制,
不仅还其自由,更将其收为义女,细心教导大道玄机。
嫦娥服下金丹,又得斗姆元君指点,
加之漫长岁月里的静心体悟,终于将体内那枚“九转造化金丹”的磅礴药力彻底炼化吸收。
苦修不知年,竟一举勘破迷障,证得大罗道果,超脱命运长河。
因其本源已与太阴星紧密相连,道行功德俱足,
斗姆元君便向玉帝举荐,敕封其为太阴星君,
正式执掌太阴星之本源权柄,总理月宫诸事,
麾下亦有了一班姮娥仙子听用。
自此,其不再是那个只能幽居广寒的弱质女仙,
而是天庭敕封、执掌一方星辰的尊神。
此刻,太阴星君亲临,慌得孙悟空连忙收了铁棒,躬身施礼道:
“太阴星君,失迎了!您老人家不在月府清修,怎么得闲来此荒山野地?”
太阴道:
“大圣有所不知。与你对敌的这妖邪,非比寻常,乃是我广寒宫中,那捣玄霜仙药的玉兔是也。她趁我等不备,私自偷开玉关金锁,私自下界,至今已有一载光阴。我推算她在此间有一场伤命之灾,特来救她性命,还望大圣看在老身薄面上,饶过她吧。”
孙悟空虽敬太阴,却不肯轻易罢休,连道:
“不敢,不敢!怪道她会使捣药杵!原来是个玉兔儿!只是星君你不知,她不仅摄藏了天竺国的真公主,变作其模样戏弄君王,更欲坏我师父元阳,其罪非轻!怎可轻饶?”
太阴星君轻叹一声,缓声道:
“此中因果,你亦不尽知。那国王的真公主,也非凡尘俗女。她本是我月宫中服侍的素娥仙子。十八年前,她曾因故打了这玉兔一掌,结下嫌隙。后来素娥思凡之念一动,便堕下尘寰,投胎于国王正宫皇后之腹,成了公主。这玉兔儿心怀那一掌之仇,故于旧年私逃下界,将素娥真身抛于荒野,自家变作公主模样,一是为报前怨,二来……也确实不该妄动贪念,欲配唐僧,此乃大罪。幸得大圣明辨是非,识破真假,未曾让你师受损。”
她言语微顿,目光扫过那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玉兔,
清冷的语气中,难得地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与复杂:
“大圣,这玉兔,虽性情顽劣,犯下过错,然它曾伴我于那清冷广寒,度过百万载孤寂岁月,聆我絮语,慰我寂寥。 万望大圣念在它与我这点情分,且慈悲一回,容我带她回去,严加管教,必不令她再下界为祸。”
孙悟空听闻这番言语,尤其是那“百万载孤寂岁月”之语,心中亦不免一动,
便笑道:
“原来太阴星君门下还有这般因果。既如此,老孙也不好强为。只是我若就此放她,那国王难免不信。烦请老太阴与众仙妹稍移莲步,将这玉兔儿拿到天竺国金殿之上,当众明证一番。一则显老孙手段不虚,二来也叫那国王一家知晓前因后果,明白此乃宿缘显报,非是无端妖祸。”
太阴星君见孙悟空说得在理,点头应允。
当即用手指定那妖邪,声含威严:
“孽畜!还不速速归正,现出原形,更待何时!”
那玉兔深知星君法力,不敢违拗,在地上打个滚,霎时褪去妖身,还原成本相。
正是:缺唇尖齿,长耳稀须。团身一块毛如玉,展足千山蹄若飞……
好一只玲珑剔透的月宫玉兔。
太阴星君遂令仙幢转动,在孙悟空引导下,
带着玉兔与嫦娥仙子们,径往天竺国而去,
至天竺国上空,霞光万道,如同白昼。
孙悟空高声叫国王、后妃及百姓观看。
万民焚香礼拜。
太阴星君说明因果,随即收回玉兔,返回月宫。
国王这才知公主下落,孙悟空告知真公主正在布金寺中。
次日,国王、皇后亲率文武百官,同唐僧师徒前往布金寺,果然找到了被锁藏的真公主。
一家团圆,悲喜交集。
临行前,孙悟空又献一策,
请国王选千只雄鸡放入百脚山,以除蜈蚣精,并改山名为“宝华山”,敕封寺院,重谢老僧。
国王一一照办。
随后唐僧师徒辞别再三挽留的国王,在百姓僧侣的簇拥下继续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