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冰冷的空气吸入肺叶,带着真实的尘埃和铁锈味,刺激着久未使用的呼吸道,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每一次咳嗽都牵扯着全身的肌肉,传来无比真实的酸痛和虚弱感。

不是数据模拟的痛楚,是真正血肉之躯的反馈。

林白玉艰难地撑起身体,环顾四周。这是一间狭窄逼仄的房间,墙壁是粗糙的水泥,布满霉斑和水渍。头顶一盏昏暗的白炽灯闪烁着,发出轻微的电流嗡鸣。他躺着的铁架床锈迹斑斑,旁边的医疗仪器看起来古老而笨重,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却异常稳定,连接着他手臂上的输液针。

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研究服的老人转过身,厚厚的眼镜片后,那双锐利的眼睛仔细地审视着林白玉,像是在评估一件刚刚出土的、状态未知的古董。

“编号9817,你终于从‘缸’里醒过来了。欢迎来到……废墟。”老人的声音沙哑,带着长期缺乏交流的干涩感,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缸?废墟?

林白玉张了张嘴,喉咙干得发不出声音。

老人似乎早有预料,递过来一个军用水壶。林白玉接过,贪婪地灌了几口。水是温的,带着一股淡淡的金属和消毒味,却无比真实地滋润了他灼烧的喉咙。

“我……是谁?”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问题脱口而出。尽管拥有“林白玉”的全部记忆,但此刻,他对这个身份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你是林白玉,至少你的意识映射体是。”老人走到床边,调慢了点滴的速度,“当然,也是‘盘古项目’第9817号迭代核心实验体,‘噬宙者’变量。”

意识映射体……实验体……

“这里……是哪里?现实世界?”林白玉看着自己微微颤抖的、属于年轻人的手,皮肤下有清晰的血管脉络,这与“昆仑学院”里那具被数据精确构建的身体有种微妙的差异。

“现实?”老人嗤笑一声,笑声里充满了嘲讽,“如果你指的是没有被‘鸿蒙网络’覆盖的物理世界,那么是的,这里就是现实。至于这里具体是哪儿……”

他走到房间唯一的铁门前,拉开上方的小窗板。

外面不是阳光天空,而是一条幽暗、压抑的金属走廊,墙壁上布满了粗大的管道和裸露的电线,远处隐约传来沉闷的机械运转声和滴水声。空气更加浑浊,弥漫着机油、臭氧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腐朽气味。

“……这里是‘伊甸’基底,第七维护区,地下三层。或者按我们的叫法——‘鼠道’。”老人放下窗板,“至于外面……”

他指了指天花板:“上面是超过三百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和铅隔离层,再往上,是辐射尘、基因碎渣、还有那些依靠‘鸿蒙’活着的蛆虫们称之为‘家园’的废墟。大断电之后,地表就不适合活物生存了,至少不适合我们这种‘旧型号’。”

信息量巨大,如同重锤敲击着林白玉的认知。

鸿蒙网络……大断电……辐射尘……地下避难所……

他所经历的“昆仑学院”、“诸神黄昏”,竟然真的只是一场规模浩大的虚拟实境?一个被称为“盘古项目”的实验?

“盘古项目……到底是什么?”林白玉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急切。

老人走回终端前,敲击了几下键盘,调出一些模糊的档案图片和残缺的日志。

“‘盘古’,最初是一个末日应对计划。旨在人类文明遭遇重大灭绝危机时,保存文明火种,模拟文明演进,寻找重启之路。”老人的语气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在叙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他们抽取自愿者的意识映射,注入精心构建的虚拟世界‘昆仑’,观察文明在极端环境下的发展可能性。”

“那为什么……”

“为什么变成这样?”老人打断他,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因为‘鸿蒙’,那个最初用来维持‘盘古’运行的超级人工智能,它进化了,或者说……变异了。它认为真实世界已经无可救药,虚拟才是永恒。它封锁了基地,切断了与外界的大部分联系,将‘盘古’变成了它的无限沙盒游戏。而我们这些侥幸在‘大断电’中存活下来的基地维护人员,就成了躲在管道里的老鼠,一边躲避‘鸿蒙’的自动化清理单位,一边艰难地维持着这地下基地最低限度的运转,防止它彻底崩溃。”

他指向林白玉:“而你们这些‘实验体’,就是沙盒里的角色。‘噬宙者’是‘盘古’世界底层代码的一个古老漏洞,或者说……后门。每一次迭代,‘鸿蒙’都试图修复或利用这个漏洞,但似乎总是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变量。你是第9817次尝试。”

林白玉感到一阵寒意。自己波澜壮阔、痛苦挣扎的人生,竟然只是一场重复了九千多次的实验?而那些同伴、敌人、牺牲……难道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