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野正常把自己的锦衣卫的身份告诉了李承儒。
他不担心李承儒会出卖他。
以李承儒现在的处境,一旦周野和海棠朵朵藏在他府上的消息传出去,先倒霉的就是他。
新帝正愁找不到他的把柄呢!
李承儒不是傻子,他按照周野的说法,向朝廷请旨,自愿去镇守东夷城。
叶家也收到了李承儒的亲笔信。
叶流云没有等朝廷旨意,已经自行去找四顾剑的麻烦了。
可怜他身为大宗师,作为这世间武力值最高的几个人之一,本应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却被叶家所累和凡夫俗子一般疲于奔命。
其实其他几个大宗师也差不多,四顾剑为了东夷城,苦荷为了齐国,就连五竹,也为了范闲不得不参与到世俗争端成为各方筹码。
新帝果然和周野预估的那样,巴不得李承儒离开他和范闲的角斗场。
但他不会放任李承儒领兵做大。
他当太子多年,和李承泽斗了多年,心机手段一点都不差。
所以他虽然同意李承儒去接收东夷城,却没给李承儒兵权。
李承儒只能带着自己的亲卫前往。
新帝的理由是和齐国的战事正处于重要阶段,没法调兵,且东夷城方向有叶流云这位大宗师相助,不需要太多兵力。
他还要求齐国大公主必须留在京都,说是免得大公主跟着吃苦受罪,实则大公主和李承儒的母亲宁才人都是人质。
……
其他暗卫已经潜伏,周野和海棠朵朵混在李承儒的卫队里,跟着前往东夷城,准备由东夷城回归齐国。
李承儒全程快马,带着卫队三日就赶到了东夷城城下。
可惜还是来晚了。
叶流云挑战四顾剑,两人在城头打了多日,双双力竭而亡。
众多东夷城百姓亲眼目睹,并将两人的比斗编成话本流传各地。
两个大宗师就这样死了,为了各自要守护的人。
明明是世间最强,有了牵挂就自动弱了几分。
四顾剑为了帮助叶流云保住叶家,完成他的心愿,死前承诺了将东夷城交给李承儒。
这样叶流云算是为了庆国而死,新帝对叶家下手就需要另找借口了。
所以李承儒来到东夷城就受到了云之澜等四顾剑徒子徒孙的效忠,很顺利就接手了城防。
李承儒人品也不错,不仅以弟子自居,厚葬了四顾剑和叶流云,为他们立书做传,还立下誓言,誓死守护东夷城。
东夷城的百姓也很满意这位新城主的表现,又听说李承儒有东夷人血统,就更容易接受了。
李承儒自此有了新立场,他没有带着东夷城投靠南庆,也没有向北齐效忠,而是继续四顾剑的作风,在两国之间斡旋生存。
庆国新帝虽然受了放虎归山的窝囊气,却也腾不出手收拾东夷城。
他本想以大公主和宁才人威胁李承儒。
结果北齐突然停止了进一步入侵,透露出要和谈的意思。
这个时候齐国大公主的作用至关重要。
现在是南庆处于劣势,新帝也不敢拿北齐大公主怎么样!
……
周野和海棠朵朵从东夷城顺利回到了齐国。
李承儒之所以痛痛快快地放他们离开,就是为了让他们回去拯救大公主的。
此时齐国的战线也确实太长了,需要巩固战果。
于是周野回国后的第一时间就是通过锦衣卫的快马,向上京奏请,停止战争。
齐国小皇帝其实也早有这个打算,他刚刚亲政,诸事未定,需要稳定!
他也担心上杉虎在前线地位越来越高,难以控制。
现在周野回归,锦衣卫站在他身边,小皇帝有了底气,才正式下旨给上杉虎,让他固守不出,停止外拓。
同时齐国朝廷发出国书,邀请南庆使团来上京和谈。
这里已经体现了齐国的强势,必须是南庆使团来上京,才叫求和。
小皇帝也特别要求,说太后思念大公主,让大公主回国省亲。
这其实就是明着向南庆要人质!
攻守之势已经改变,如果南庆不同意,北齐就会继续南下。
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新帝还是能忍的。
周野和海棠朵朵从边关回到上京,南庆使团已经出发了,齐国大公主也在其中。
在等待的时候,周野和皇帝商量了许多和谈的细节,等南庆使团进入上京,一切几处已成定局。
这次谈判,周野时刻关注,和他刚来时参与的那次和谈,简直是天壤之别。
令人不免唏嘘!
前庆帝虽不是好人,阴狠毒辣,却也算是一位好皇帝。
至少他在位的时候,南庆腰板是硬的。
最终和谈结果,不但齐国收复的领土,侵占的南庆一州之地,也绝不归还。
另外庆国必须允许齐国大儒庄墨韩等人,在庆国建立书院,传播齐国文明。
两国之间的生意,也就是周野之前和范闲谈好的那些,也正常执行。
这些是齐国的收获。
东夷城也意外获得了好处,因为两国博弈,东夷城免了灭城之危。
由李承儒代表南庆,大公主代表北齐,共治东夷城。
和谈结束大公主直接去东夷城找李承儒团聚,南庆也没有办法阻止。
这实际上是周野复制了前庆帝的策略。
前庆帝在庆国最强盛的时候有很多机会灭掉东夷城。
什么四顾剑独守东夷城只是一个好听的说法。
实际上只是前庆帝不想灭东夷城而已。
他要利用东夷城做一些他不好明着对北齐做的事情。
比如很多次南北战争,都是从东夷城挑起争端,南庆却把板子落在了北齐。
周野也准备这样做,李承儒和现在的庆帝不和就足够齐国利用的了。
……
和谈结束,齐国和庆国签订了十年和平协议。
上杉虎因战功被封为长平侯。
周野则由安定侯加封安定公。
这其实是小皇帝平衡之术。
周野挺欣赏的,小皇帝虽是女子,已经显露出明君的风姿。
为了笼络周野,司理理的孩子也被小皇帝封为了齐国太子。
小皇帝摒弃了对范闲的仰慕,没有选择范闲留下的那几个孩子,这已经是为君之道了。
当然,司理理这个孩子是她弟弟司庆的亲子。
为了以后不闹出认亲的狗血情节,扰乱齐国政局。
周野用了些手段。
司庆和他勾搭的贵族小姐,也不知道他们的孩子被送进了宫。
他们只以为孩子死了,然后为了逃避贵族小姐的家族,他俩私奔,很顺利地逃到了南庆。
然后周野才找到司庆,让他在南庆境内,打起前湘王世子,李三太子的名号扯旗造反。
这样一来,庆国朝廷内有新帝和范闲之争,外有司庆之乱,又有东夷城牵制,接下来必然陷入动乱。
而齐国政通人和,可以放心地发展,休养生息。
这是周野最后给齐国谋划的战略,接下来交给时间就行了。
……
十年后。
上京城已经恢复了天下第一城的地位。
齐国大儒每年只会去南庆讲学一次,这就导致大量的庆国学子,不得不远离家乡,来到上京求学。
能来求学的都是富家子弟,官宦世家,极大地带动了上京的经济。
郭宝坤和范思哲这种不学无术的家伙,都成了这类学子的榜样了。
他们俩都在上京安了家,且富甲一方,日子过得滋润。
原本都是被发配的弃子,如今回趟庆国也是风风光光,惹人艳羡。
郭宝坤甚至找范闲辞去了鉴察院的暗探身份,就是怕耽误自己在上京赚钱。
还把自己的父亲庆国的原礼部尚书郭攸之带到了齐国养老。
这一举让他成为了庆国浪子回头的代表,并在庆国掀起了北上淘金热。
周野不得不把移民政策都搬出来了。
这一现象除了和齐国繁荣有关,还是因为南庆内部政斗不休,造反不止,整个京都都处于压抑之中。
让许多在职的官员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齐国,防备意外。
……
范闲的妹妹范若若也在上京七八年了。
她也是被范闲送来避祸的。
新帝给范若若和靖王世子赐了婚,来挑拨范闲和靖王的关系。
因为他很清楚范若若不愿意嫁给靖王世子。
而范闲对这个妹妹极为看重,必然为了她翻脸。
范若若因为范闲的关系拜在了苦荷的门下。
学了七八年,算是小有成绩。
但其实她有个秘密,五竹把叶轻眉留下的秘密武器给了她。
在上京城这么多年,她已经知道哥哥范闲的最大敌人是谁了!
“为了哥哥,我什么都愿意做!”
最近南庆的坏消息,让范若若下定了决心。
她带着五竹给她的秘密武器,来到了京郊的山上。
齐国的安定公沈重,在这里有座温泉山庄。
她已经摸准了对方的行动规律,每隔七天,沈重就会来这里休息两日。
跟沈重比较亲密的人也偶尔会来。
有次她甚至看到了齐国太子的生母贤妃司理理。
她本以为这是个秘密,结果后来皇帝和海棠朵朵也来了。
范若若只能继续自己的计划。
她把巴雷特狙击枪架好,瞄准了山庄里面。
……
周野一觉睡到中午,这个山庄很少用仆人,内院就他自己,他很随意。
算一算来这个世界都二十多年了,他很想做个了解。
他的任务是给范闲制造困难,完成得已经很好了。
想更进一步,就需要杀掉范闲。
可是范闲和他身份地位都很高了,两人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
再打仗,又不知道多少年!
周野心情郁闷地走出房间,活动活动身体。
突然他心有所感,看向旁边的山坡,看到了一个亮光。
范若若没想到周野会转头看向她,甚至好像看到了她。
她下意识扣动了扳机。
“干!叶轻眉是人?留下的都是啥?”
周野意识模糊之前,发出了最后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