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公司被气麻了。
《春恋花》三亿制作的S+顶级剧,里面全是一线明星,剧本也是金牌编剧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打磨。
本来是准备放在暑期档的,预计是今年的剧王。
突然提档也是为了应对华夏互娱的《名义》。
在他们看来华夏互娱的这种剧就跟抗日剧一样,小众,平平无奇,最多吸引一点老年人看。
哪怕是在央视上星,估计也只能保住基本盘。
《春恋花》不一样,制作精良,粉丝基础也高,更符合年轻和中年群体的喜好。
《春恋花》打《名义》,应该轻轻松松就能吊打的。
结果收视率被甩在后面,一天一天往下降。
是剧情问题?
不!口碑剧情都没问题。
他们审核了很多遍,演员的演技没有问题,剧情也没有问题,包括在网络上的反响都很好。
但是就是打不过《名义》。
《名义》太火,把整个池子都吸干了。
《春恋花》哪怕质量再好,同期遇上这样强劲的剧集,也只能甘拜下风。
再这样下去,三个亿的投资恐怕没有办法回本啊。
怎么办?
砸钱宣传啊。
只能跟华夏互娱的《名义》抢市场。
明星开始上综艺宣传剧集,还有邀请圈内好友给微博转发,帮忙宣传的。
演员本人的抖音各个平台全都开始发力宣传。
这么大制作的剧,要是扑了。
以后在圈内估计也没有剧方敢用她们。
所以明星本人清楚其中利害,像不要钱似的剧宣互动。
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周之后。
《名义》收视率还在涨,央视单平台破4,蓝台破3。
《春恋花》跌到只有2.5。
卖力宣传,也没有什么作用,看样子确实就是竞争不过。
忍一忍,忍一忍,等《名义》播完之后,他们的春天就来了。
艹。
《名义》52集!
能熬死两部剧了!
金果台。
每天公布收视率的时候,就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候。
不用看数据,他们都知道今天又跌了,等会儿楼上那个秃头台长就要发脾气骂人。
……
看《名义》播得这么好,买下华夏互娱两部剧的猕猴桃,还有买下一部剧的企鹅信心倍增。
猕猴桃最先忍不住。
手里那部《流星雨》比较短,而且跟《名义》题材受众完全不重合,可以先上线试试水。
这部剧的剧情还是可以的。
就是演员们都是新面孔,而且全员都是华夏互娱签约艺人。
女主汪婉晴,当初和辛蓝同剧组被欺负的那个小艺人。
去年高考考上北电,系统学习过拍戏,再加上华夏互娱有演技老师指导,现在当女主毫无问题。
另外四个男主角,都是华夏互娱去年签约的艺人。
年轻。
帅气。
有活力。
不同风格的帅,在剧里都展露无遗。
至少在颜值方面,《流星雨》是标准的偶像剧。
定档在二月十八。
大年初二。
这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档期。
猕猴桃平台和猕猴桃剧方开始预热宣传。
2.16日,除夕夜。
今晚是举国欢庆的日子。
是游子归家的日子。
是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的日子。
江雪砚的父母提前两天就从c市赶到魔都。
江雪砚买的两栋别墅还在装修中,无法入住,老两口就住进了容珩的大别墅。
占地面积又大,绿化又好。
别墅里二十四小时都有佣人服务。
接水都不用自己亲自动手。
辛苦大半辈子,第一次被人伺候,江父江母很不习惯。
“快过年了,要不给他们放个假?”
一年到头,难得和家人团聚。
管家爷爷都六十几了,还舍不得退休,“不不不,我们干得动。”
“别墅这么大,没人清扫可不行。”
江父江母想了个折中办法,“要不就少安排几个人负责买菜扫地,每天工作两小时就可以回家。”
“做饭就我们来做。”
主家愿意放假,底下的人都很感谢。
工作内容少了,钱照领,还能多回家陪陪家人。
“谢谢江先生江太太。”
“哈哈,别这么喊,不习惯。叫他老江,叫我秀琼就行,不用谢,没什么大事。”
当天佣人们离开别墅,张父张母开着车库里的车出门采购。
过年了,多备一些年货,还有装饰,顺便逛逛魔都,以后回去可以给家里人带点特产。
老两口精神抖擞,像是有用不完的精力。
这几天的饭都是江父江母做的,家里也添了很多小东西。
虽说价格比不上旁边摆放的古董名画,可带给人的情绪价值远非那些物件能够相比。
他的别墅被杂七杂八的小东西填着,不再像冷冰冰的居所,更像是一个家了。
2.16日,早晨六点过。
江雪砚容珩洗漱完毕,坐到餐桌前,今天的早餐是白粥和几样小菜。
江母熬的白粥很好吃。
比外面卖得还好吃。
里面放了猪油和少许的盐,米粒被煮的软烂浓稠。
搭配上她准备的几样小菜。
清炒土豆丝,泡菜,咸鸭蛋。
这几样菜里江雪砚最喜欢的就是清炒土豆丝,土豆是江父江母从老家带来的,味道跟外面买的不一样。
一盘简单的土豆丝里不知道放了什么特别下饭,特别开胃。
江雪砚一连吃了四碗。
容珩在旁边慢条斯理吃着,见她碗空了,自觉为她续上下一碗。
江母不赞同地看着她,“你少吃点,等会你要去排练,吃多了肚子凸出来不好看。”
今天是春晚最后一次排练,到下午左右就要开始做妆造,准备晚上的春晚直播了。
其他艺人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饭都不敢多吃,水也不敢多喝。
江雪砚没有避讳,夹起土豆丝就往嘴里送。
“妈,我们的节目又唱又跳的消耗很大,不多吃点等会饿。”
江母才没说什么了。
“对了,今晚不要等我们啊,我们回来应该会很晚。”
春晚直播结束在12:30左右。
江雪砚是表演嘉宾,容珩是受邀嘉宾,两人都要参加。
“行,到时候我们看完春晚,晚了就先睡。”
“我给你们留点饺子在家里,你们回来饿了就能吃。”
“下午我跟你爸把后面园子收拾一下,昨天看有块地特别肥,很适合种土豆。”
“这土豆你俩都爱吃,下午我和你爸就去种上。”
江雪砚本来想说,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像容珩家里的菜很多都是当天空运过来的。
不过,这也是父母的一片心意。
他们愿意做就做一些吧。
收拾完,江雪砚和容珩利落出门,他中午有个企业家饭局需要参加。
熟悉的劳斯莱斯后座。
江雪砚贴着容珩,枕在他坚实的肩膀处。
“你那饭局是容家组织的?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江雪砚对容家一点好感都无。
她现在明白了,她的事业受阻,都是容家在背后搞鬼。
容珩抱住江雪砚,不在意自己昂贵的西装被她的脸压出褶皱,“不用担心。”
“老东西急了。”
自容珩离开容氏,容氏市值蒸发3000亿,股市跌麻。
而蓬莱,发展越来越好。
除科技AI智能领域外,蓬莱公司参与的乡村振兴项目也有所进展。
容珩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乡村振兴与城市便利相结合的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团购+乡村出售的模式。
城里人苦于吃不到新鲜蔬菜,上班族没空去超市买菜,乡下人种菜多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蓬莱成立的平台,负责线下收购新鲜蔬菜,运输到城市,以小区为单位配送。
农民不需要担心销量,只提供菜品就能换钱。
打工人不需要自己花时间去线下买菜,直接手机下单,节省时间,买到的菜也新鲜。
平台赚取差价,扣除运输和人力成本,利润并不大。
但这种模式一旦铺开,将有很大的市场。
看起来赚得少,成交量高了之后,就是巨大的利益。
这个板块目前还无人涉及。
对手的想法很简单,嘲讽蓬莱钱多得没地花,怎么开始乱投资了?
买菜?
楼下不就是菜市场吗?
这种模式谁愿意啊,还多花钱,楼下菜市场又近,价格也不贵。
只有蓬莱切实看到年轻人的痛点,从中寻到商机。
别人不理解没关系,蓬莱做出来之后,财报自会证明。
容家注意到蓬莱的动作,哪怕不看好蓬莱的项目,也不会允许容珩把项目推进得那么顺利。
江雪砚听完撇撇嘴,“老东西这么坏。”
“自己企业都乱套了,还想着搞别人。”
“与其想着搞垮对家,还不如花点时间精力教教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
容家老大,空有年龄,没有智商。
容氏那群精英没一个人服他,私下骂他蠢才。
容家老二,凭借着父辈基业和关系,勉强有个官当。
加上容氏越来越强,容家老二这些年才稳步上升。
容家小儿子,最不成器。
义务教育那会就是逃课打架斗殴的混世魔王,去国外当了两年兵回来更变本加厉。
眼里没有任何法度,更不是做生意的料。
要不是容珩特意安插特助在他身边,帮他处理大小事务,他真以为自己是个做生意的天才。
容家表面看着光鲜,实际后继无人。
再过几年,容老爷子去世,容家将一落千丈。
容老爷子早就看出儿子不成器,只有一个容珩能堪大用,所以早早布局谋划。
假意重视,实则全是利用。
如果不是容珩意外得知母亲当年的真相,可能今后一辈子都会为容家打工,还无怨无悔。
别说了。
她心疼容珩。
被人当赚钱工具养了那么多年,动则打骂轻则pUA,怪不得容珩身边一个朋友都没。
“都过去了。”
有江雪砚在,容珩现在很开心很知足。
“你想去哪儿休假吗?春节。”
他们俩这一年里都很忙,几乎是全年无休的状态。
春节江雪砚难得有五天的假期,想趁着时间好好休息,彼此陪伴。
“想看雪?还是看海?”
看雪可以去瑞士、冰岛,看海可以去夏威夷、马尔代夫。
江雪砚想了想,她名下已经有一个海岛了,私人海岛,海域宽阔海景也很美,不如去看雪吧。
“去冰岛,怎么样?可以看极光。”
容珩没有意见,“明天就出发。”
江雪砚点头,瞬间觉得干劲满满,打工也不累了。
“我给爸妈说下,让他们提前收拾东西。”
……
下午排练顺利。
第一次上春晚,StAR女团每个人都紧张,训练和彩排时极度认真,似乎要把每句歌词和动作都刻进骨子里。
今晚的表演节目《next level》,StAR女团全新创作新歌,全长3分34秒。
春晚一共42个节目,备用3个节目。
StAR女团的《next level》排在第17位,前面第16位是盛初和几位小品艺术家共同表演的小品节目。
小品排练时,江雪砚她们也看了会儿。
结局是团团圆圆包饺子。
嗯……就很符合春晚某些小品的刻板印象……
盛初没搞什么幺蛾子,甚至和StAR女团碰面时,还会微笑点头。
做戏谁不会。
StAR女团个个比她笑得还真诚,一口一个盛老师。
八点整。
春晚开始。
节目单也公布在网上。
【StAR女团直接上春晚了,好牛】
【江雪砚现在一线上春晚也正常,舒雨还是舞蹈大赛亚军,知名度很高的】
【期待期待】
【春晚一年不如一年,要不是有StAR女团,我今年估计都不会看的】
后台,不比台前那么岁月静好。
后台工作人员又多,地方又窄,看起来就很拥挤。
春晚的后台吵吵闹闹,说话隔个一米远就听不大清楚了。
江雪砚她们和相邻几组表演顺序的艺人都在同一个化妆间。
这会没什么事,有人开手机,有人背词记动作。
盛初就在看手机,用小号上微博转了圈,回微信。
收到经纪人发的消息。
她略显烦躁地啧了一声。
【盛初】:这是春晚,我是不会同意的。
【经纪人】:又没让你做什么,你就多说几句台词,加点时间,你太紧张忘词了,这些理由很好找的。
【盛初】:我不太懂。
【盛初】:你们要针对StAR女团,就非得拿我当枪使吗?
一次次的,她真的受够了。
又是杂志,又是生日抢风头。
怎么回回都是她冲在最前?首当其冲?
【经纪人】:盛初,你没有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