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公交站。

“姨姨再见。”

李小竹挥着手送走周玉琪,又送走挤上第二辆公交车的葛有福。

“爹,回家。”

李小竹回到自行车前,抓着车后座就要往上爬。

李向东见状抱她上车,父女俩骑着自行车回家。

“你吃不吃糖油饼?”

“吃。”

“吃就行。”

半道路过国营早点铺子,李向东直接掏钱掏票买了一张糖油饼。

到家停好自行车,李向东拿着糖油饼进厨房切成两半。

“都吃过早饭了,你买糖油饼干嘛?”

面对周玉琴的问话,李向东只是笑笑,“有用。”

切好的糖油饼,李向东没有第一时间就给李小竹吃,他估摸着时间差不多,这才手里拿着糖油饼,喊上李小竹和李晓海兄妹俩走进正房。

“吃吧,坐在桌前慢慢吃。”

李向东撂下话,穿过屏风,轻声对李老头和李老太两人说道:“我去上班了。”

李老头和李老太笑着点点头,开口轻声嘱咐两句。

李向东点着头听完,回屋背上包,又去厨房一趟跟周玉琴说一声,从厨房出来后回头看眼正房。

心里松口气,疾步往外走。

“东子。”

“别喊,赶紧走!”

李向东一手揽住上门找来的阿哲,另外一只手揽住侯三。

从家里出来,走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阿哲笑着打趣道:“东子,你们家李科长今天还挺安静。”

“在屋里吃糖油饼呢,心思没在我身上,等会儿吃完糖油饼,转一圈找不到我人在哪,估计就要开始闹腾了。”

李向东在吃完早饭的前提下,主动给李小竹买糖油饼就是为了他此时好脱身。

三人一路闲聊来到火车站大楼,分开去各自的办公室里露个面点个卯。

李向东和侯三结伴上站台,登车开始干活。

“阿哲这趟过去要买些好料子,你带着钱没?”

“没有,我家的钱得留着买房,大妮让我以后多去挖废料,整块的好料子等以后手里有余钱再说。”

侯三说到挖废料,便有股生无可恋的感觉。

李向东瞧他的模样就感觉好笑,想起自己前两天被坑的事情,他打算给侯三排排忧解解难。

“你真不想去挖废料?”

“一点都不想,东哥你之前可是说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场经济放开了,那些东西才会升值,还要等个几年呢,这几年时间我赚到的钱可以去买整块的好料子呀,现在费劲巴拉的去挖那些废料,我觉得就是没事找罪受。”

“用不用我给你出个主意?”

听到李向东打算出手帮自己,侯三当即来了兴趣,他拉着李向东在车厢里的座位上坐下,手里的铁皮水壶放脚边。

“东哥,你说,要是能帮我省了挖废料的事,我肯定好好感谢感谢你。”

“别说虚的,好好感谢是怎么感谢?”

李向东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翘起二郎腿等待侯三把虚的落到实处。

“两斤腊肉行不行?这次保准是两斤,不会缺斤少两。”

“又从你老丈人家拿回来的?”

李向东见侯三点头,疑惑道:“你上次拿回来的就是腊肉,这次怎么还是?你老丈人家会做腊肉?”

“不是,别人送我老丈人的。”

侯三这样解释,李向东心中了然,孔大妮他爹可是老铁路,他人虽然在广播室,可人脉关系指定不会仅限于那个地方,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老同事和老朋友呢。

“成吧,腊肉就腊肉,两斤说好了啊,少一两都不行。”

“你放心吧东哥,什么主意你快说。”

“去上学。”

“上学?”

侯三忍不住惊讶,嗓门都提高不少。

正在车厢里打扫卫生的乘务组同事,听声抬头朝两人看来。

侯三笑着对人抱下拳,收回目光看向懒懒散散坐在自己对面的李向东,俯身轻声询问。

“东哥,我早都从学校毕业了还上什么学呀?”

李向东笑着吐出两个字,“夜校。”

“我去上夜校?东哥,你快别开玩笑了,我看见课本就头疼,再说夜校毕业还要考试呢,我要是考的不及格,这学我不就白上了嘛,这主意不行,你再换一个。”

侯三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他就连高中文凭都掺着很大的水分,想当初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这事还得谢谢他爹呢。

“你打算给乘客倒一辈子的水?想想你爹,想想你大爷,再想想你的那些堂哥们。等几年,十几年以后,你到时还好意思跟人家同桌吃饭?是不是会尴尬?”

李向东又抛出去个鱼饵,侯三听后一脸的纠结。

他明白李向东话里的意思,想想确实挺尴尬的,不仅他自己尴尬,孔大妮跟他的那些嫂子们坐一起都会尴尬。

可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铁路系统内也在改革,制度越来越完善。

家里有关系,有人,安排个人进系统内没问题。

可想往上爬,个人职位晋升与自身文化水平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虽然铁路系统比较封闭,可它本就是个庞然大物,有属于自己的干部培养体系。

部属中专+局属学校,就是系统内人才培养摇篮。

尤其是部属中专,可以说是系统内的干部培养中心。

侯三自己知道的部属中专,全国范围内就不下二十所。

这些学校每年毕业季会源源不断的往系统内输送人才,他的这个高中文凭,还是水高中,跟这些人压根没法比。

即便家里用力推他,顶了天在他人到中年时坐上列车长的位置,再往上大家都有关系,就得拼个人能力,而那个槛儿就是文化水平。

这些事情,侯三在家时侯建设没少唠叨,语气里有惋惜,有无奈,侯建设的人情用到俩女婿身上就是因为自家儿子不争气。

“东哥,那我试试?”

见侯三动心,李向东憋着笑,开口再给他加油打气。

“这才对嘛,侯三,你要相信自己,你小时候只是不爱学习,不是脑瓜子笨。你不想歇班在家的时候挖废料,又不甘心给乘客倒一辈子的水,这些就是动力,一个夜校的文凭对你来说绝对没问题。”

看着侃侃而谈的李向东,侯三决定下次回来顺便帮李向东也报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