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1060章 不愧是姐夫的学生,专门盯着姐夫薅羊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0章 不愧是姐夫的学生,专门盯着姐夫薅羊毛!

整个大明,敢指使吴举喊舅爷的,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个人。

爹,娘,常家妹子,锦儿姐、玉儿姐和姐夫。

娘和常家妹子、锦儿姐的性子都很稳重,肯定做不出来这种事。

剩下最可能的就是自家那个不靠谱的爹,还有性子一向跳脱的玉儿姐。

但是吧,玉儿姐的性子虽然跳脱,却不会插手这种涉及到官员任职和地方发展的事情。

惟有自家那个不靠谱的爹,才有可能指使吴举跑来喊舅爷。

朱标甚至都能想象出自家那个不靠谱的爹,当时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

“吴举啊,你是咱女婿的学生,抛开君臣不论,单从那个混账东西还有你们师娘那边算,你们都该喊咱一声姥爷。”

“等到了扬州府啊,你就先找你们大老爷问计,再找你们舅爷去要点儿好处。”

“别不好意思,他们两个混账东西坑咱的时候也没见他们手软。”

“总之,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这个扬州知府,有事儿咱给你兜着。”

“……”

不用怀疑,自家那个不靠谱的爹,绝对能干得出来这事儿。

朱标一边黑着脸在心里吐槽,一边望着吴举说道:“本舅爷先告诉你,你家舅爷是个穷鬼太子,要人没有,要钱也给不起。”

吴举傻傻地眨了眨眼。

这对吗?

这跟皇帝姥爷说的不一样啊!

朱标轻轻哼了一声,又指着杨少峰说道:“看到没有?这才是有钱有人的土财主。”

“你就记住了,以后要钱、要人,找你们大老爷。”

“他要是不肯给,你就写信去公主府,找你们师娘给你做主。”

“这方面,你别说是找你家舅爷,就算是找你家姥爷都没用。”

“当然,你要是搁扬州这边惹出了什么麻烦,倒是可以来找你家舅爷。”

“只要不牵扯到贪腐和残害百姓,剩下的事儿,哪怕你捅出天大的篓子,舅爷都能给你兜着。”

“……”

杨少峰忍不住斜了朱标一眼。

黑芝麻汤圆的算盘打得很精明。

舅爷这个身份得认。

校长这个身份也得认。

因为这俩身份是真管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黑芝麻汤圆为什么那么稳?

就是因为他在大明军队当中有好几百个担任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各级军官的义兄义弟,所以,黑芝麻汤圆从来不用担心军权的问题。

如果有必要,他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架空徐达和常黑炭他们。

同理换算。

二十几个知县喊舅爷的效果还不太明显,可要是二十多个知府甚至二十多个布政使都喊舅爷呢?

说白了,官老爷们未必跟皇帝一条心,有些话还会藏着掖着不敢明说。

但是他们跟自家的舅爷、校长多半是一条心,而且有什么话也都敢直接说。

在讲究“天地君亲师”的大明朝,黑芝麻汤圆的玩法绝对是正确无比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黑芝麻汤圆这货实在是面白心黑——舅父和校长的身份他想要,实际的好处却又不想给。

或者说,他也不是不想给,而是更想用本官手里的人才和钱粮去做好处。

在坑姐夫这方面,应该是没谁能比得过黑芝麻汤圆了。

杨少峰一边腹诽,一边黑着脸对吴举说道:“你说吧,现在还差什么?差人?还是差钱?”

吴举嘿嘿干笑两声,说道:“大老爷,学生之前已经看过扬州及附近一些州府的地图。”

“扬州这里水运发达,既有运河可以走漕运,又有出海口可以走海运。”

“学生的想法是,直接修沥青路,顺便还要修铁路,修港口,修运河。”

杨少峰的脸色顿时更黑。

登州大学化工学院那边搞出来沥青才多久?

宁阳县还没铺上沥青路呢!

这个混账东西,真是什么都敢惦记!

吴举小心翼翼地打量了杨少峰一眼,又继续说道:“要是沥青路不好铺的话,水泥路也能凑合。”

“就是铁路这方面,得舅爷跟大老爷出面,去跟铁道路的陈侍郎说说情,让他把扬州府先排到前面。”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劳工。”

“学生来的时候就算过了,要是能有个三……二……十万左右的劳工,这方方面面的事情就可以同时铺开。”

杨少峰再次斜了吴举一眼。

这个混账东西,他一开始想说的其实是三十万劳工,后来看本官脸色不对才改成了二十万,然后又直接降到了十万?

开窗效应算是被这个混账东西给玩明白了!

吴举再次干笑一声,说道:“除了劳工的事儿,学生还想在扬州再弄一个榷场,跟登州榷场一道,加强南北之间的财货流通。”

杨少峰默然不语。

朱标则是直呼精彩。

太精彩了!

不愧是姐夫亲自教出来的第一批宁阳进士,下手那就一个稳准狠,几乎是专门盯着姐夫薅羊毛!

眼看着杨少峰和朱标都没有说话,吴举先是缩了缩脖子,随后竟理不直但是气很壮的说道:“学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扬州这个破地方穷……穷得鸟不拉屎,一府之地还赶不上咱们宁阳县富庶。”

“既没有什么像样儿的工坊,也没有什么像样儿的矿藏。”

“学生要是再不想办法,那岂不是对不住扬州的父老?”

“……”

杨少峰气结,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才甩了甩袖子,冷哼一声道:“铁路和榷场的事儿,你自己写奏本,朝廷怎么考虑,那是朝廷的事儿,本官不会胡乱插手。”

“至于劳工……”

不给铁路和榷场,就得给劳工。

总不可能连劳工都不给。

杨少峰黑着脸道:“劳工的事儿,你自己找周敬心,让他想办法从棒子和矮矬子那边给你弄点儿。”

吴举顿时大喜,说道:“有大老爷这句话,学生就放心多了。”

“那个啥,学生在来扬州之前,已经通过李辉联系上了阳江知县,请他帮着学生划拉一些劳工。”

随着吴举的话音落下,杨少峰和朱标的脸色顿时变得更黑。

吴举口中的李辉是博野知县。

这家伙跟阳江知县是同年。

李辉替阳江知县琢磨出圈养猪婆龙然后取皮制靴的路子,阳江知县则是帮着李辉划拉劳工。

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就是因为杨少峰当时抢劳工抢到红眼,李辉他们想着怎么绕开登州榷场的劳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