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钱砸?在央视投放广告?哇,你好有气魄哟!”赵丽霞听得热血澎湃,双手托着下巴,看着汪东明的眼里冒着小星星。
其实汪东明一开始想到做这个的时候,并没有深思熟虑,只是凭着一股冲劲和对产品的信心。
然而,随着杨兆基对市场信息的深入分析,他逐渐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碗燕在市场上目前是一家独大,而且他们成品进口,成本高,即使这样那家公司利润率仍然非常高,但市场覆盖率却相当有限,知道这个产品的人并不是很多。
以冀北地区为例,根据汪东明自己在那里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情况与杨兆基的分析如出一辙,很少有人食用碗燕。
他就听赵卫华老婆王芳这个“贵妇”抱怨过,说是虽然燕窝美容效果好,但干盏太麻烦,所以才对汪东明的碗燕非常感兴趣,可见之前那家的宣传并不到位。
当生产线顺利上马之后,公司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汪东明和顾轻舟不约而同地认为,要想让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就必须采取一种震撼性的策略。于是,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央视这个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发布平台。
“哈哈,确实是很有气魄!东明,如果你在央视打广告的话,那我想做你在我们这一片的独家代理,而且本省的广告宣传,我来做!”赵父微笑着看向汪东明。
“哦,赵叔,这可是有风险的哟!”汪东明笑问道。
“当然,没有风险哪来回报?所谓投资要尽早嘛,如果等你大火起来之后再谈代理,那价格肯定又不一样了嘛!”
“嘿嘿,赵叔你是个明白人!我答应你!具体的我会给公司反馈回去,再细谈?”汪东明向赵父伸出一只手来。
赵父见状,连忙伸出手和汪东明紧紧地握在一起。
正巧周建刚走了进来:“哟,气氛这么热烈,看来你们谈得很好嘛!”
赵丽霞娇嗔道:“哎,你呀,你错过了一场关于市场的绝佳推演。”
“是吗?那可真是太遗憾了!东明啊,爸妈,饭店我已经安排妥当啦,要不咱们还是到饭店里再慢慢聊吧?”周建刚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地说道。
“好啊,那就这样吧。”赵父应了一声,正准备起身,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猛地坐了下来,转头看向汪东明,开口问道:“对了,东明啊,你这个产品就打算用玻璃瓶来包装吗?”
汪东明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有些措手不及,稍稍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呃,目前是这样的,赵叔。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赵父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觉得啊,你可以考虑一下用瓷器来包装。你看啊,瓷器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更能凸显出产品的高端品质,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个高档货。”
汪东明听了赵父的话,眼睛顿时一亮,心中暗自思忖:“瓷器确实比玻璃瓶更显档次。”
不过,他也很快意识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于是说道:“赵叔,您的建议非常好,瓷器确实更能提升产品的形象。但是,瓷器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也比较容易损坏,这可能会增加不少成本呢。”
赵父摆摆手,“成本高可以适当提价,毕竟针对的是高端市场。运输方面,做好防护措施就行。而且瓷器能提升品牌形象,长远来看很值得。我之前接触过景德镇那边的朋友,其实现在的瓷器也可以做的非常精致、薄透且结实,款式还新颖。”
汪东明沉思片刻,觉得赵父的建议很有前瞻性。“赵叔,您这个建议太关键了,我回去考察一下。”
大家边说边走出房间,前往饭店。一路上,汪东明还在思索瓷器包装的各种细节。到了饭店,众人坐下,菜一道道上桌。
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继续探讨碗燕的市场推广和包装改进,气氛愈发热烈,
汪东明由于下午还有重要的客户需要拜访,所以尽管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他也只是浅尝辄止,并未开怀畅饮。
然而,这顿饭他吃得异常开心,因为在与赵家三口的交流中,他收获颇丰,对碗燕的一些想法也变得更加清晰和成熟。
在即将告别赵家之际,汪东明热情地邀请周建刚和赵父一同参加晚上的宴请。赵父面带微笑地婉言谢绝了,他解释道自己并非行业内人士,参加这样的聚会可能会有些格格不入。
而周建刚则显得异常兴奋,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毕竟,以往他参加这类聚会时,总是顶着“周家公子”的名号,而这次,他将以自己的名义出席,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下午,汪东明拜访了艾书琴等四家工厂,有轮胎厂,也有像史丽佳一样的鞋厂,汪东明也做了邀请,最后去拜访了贺新辉。
见到汪东明后,贺新辉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寒暄,而是一言不发地凝视着他,这让汪东明感到有些不自在,心里不禁有些发毛。
终于,汪东明忍不住开口问道:“贺叔,您怎么了?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贺新辉似乎回过神来,用一种老父亲看孩子的语气说道:“东明,这次赔了多少啊?还能撑得住吗?”
汪东明心里一热,他没想到贺新辉会如此关心他的状况,于是连忙回答道:“哦,大概有 1200 个左右吧,不过没关系的,贺叔,这点损失对我来说还能承受,不会有太大影响的。”
贺新辉听后上下打量了一下汪东明,然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嗯,那就好。不过东明啊,你要记住,做生意有赚有赔很正常,但一定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汪东明连连点头,他知道贺新辉这是在关心他,也是在教导他。于是,他主动把整个事情的经过,以及他后来采取的补救措施,包括去冀北、常城等地的经历,还有在上海见到的那些贸易商的情况,以及来到浙东后的一系列成果,都详细地向贺新辉做了汇报。
贺新辉一边听,一边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等汪东明说完后,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看得出来,经过这件事情,你确实成长了不少!这是好事,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不过,你也要记住,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我会的,贺叔!”汪东明连忙点头回应道,语气坚定而诚恳。
贺新辉看着眼前依旧阳光的汪东明,暗自松了口气,他之前还担心遭受这次打击,会让他一蹶不振呢,现在看来自己多想了,这年轻人真不错!
同时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他对自家女儿和汪东明之间的关系再清楚不过,可今天汪东明来到浙东,而女儿却在离开去了甬城,这实在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贺新辉忍不住开口问道:“你来浙东,没有提前跟嘉音说吗?”他的目光落在汪东明身上。
汪东明心头一紧,他当然知道贺新辉为什么会这么问。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按照贺嘉音事先的交代来回答。
“因为中洛的事情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我来浙东也是临时做的决定,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就没来得及跟嘉音说。我给嘉音打过电话了,她说是明早赶回来了的。”汪东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一些,同时在心里默默祈祷贺新辉不要察觉到他的谎言。
然而,尽管他表面上看起来镇定自若,但内心却始终有些不安,毕竟刚才人家还在替他担心呢,而自己却转眼就对他说谎话。
哎,这还为了他闺女贺嘉音的“性福”,只好用谎话敷衍便宜这个老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