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不想做万人迷【快穿】 > 第374章 太子殿下风华绝代(十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4章 太子殿下风华绝代(十二)

东宫的午后,一片静谧祥和。

窗外的日光透过雕花木格,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浮动着檀香与书卷特有的墨香。

殿内垂着的纱幔一丝不动,伺候的宫人皆屏息静气,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书案后那道专注的身影。

林深正端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手捧着一卷册子,看得入神。

陛下早有严令,近日朝堂内外那些肮脏血腥的勾当,一律不许传入东宫,污了太子的耳朵。

因此,在这片属于储君的天地里,依旧维持着往日的宁静,无人敢议论半句菜市口的血腥与誉王府的倾覆。

林深自然不知。

这些纷扰繁杂的事情,自有父皇为他荡平一切,他只需安心读书,修身养性即可。

内侍李冒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还没来得及开口禀报,殿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而略显莽撞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道身影雄赳赳、气昂昂地闯了进来,正是大皇子林致。

林致年纪也不大,半大少年,刻意摆出这般龙行虎步的架势,看起来颇有几分滑稽。

他今日穿着一身宝蓝色箭袖锦袍,额间却因走得急沁出薄汗,发丝也微乱。

林深从书卷中抬起头,清澈的眼眸里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解,歪了歪头,声音温润:“哥哥怎么来了?”

林致没立刻回答,先是重重咳嗽了一声,像是在掩饰什么。

他绕着林深那摆满了书籍笔墨的书桌转了一圈,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弟弟周身,见他神色如常,衣着整齐,才稍稍定神,开口问道:“你这几日,都在东宫待着,没出去?”

林深点了点头,觉得兄长这问题来得莫名:“自然在。哥哥有何事?”

林致闻言,像是骤然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都垮下来几分。

他今日过来,原因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了张正源那桩震动朝野的案子。

那老匹夫已被斩首,罪名昭告天下,竟是个龌龊卑劣的恋童癖!难怪……林致眼神一暗,难怪上一世,他这个弟弟会将他砍了。

要他说,他弟弟还是太心软了,若是依他的性子,大切八块、凌迟处死都不算解恨!

只是,得知张正源真面目的瞬间,一股莫名的恐慌就攫住了他的心。

张正源身为翰林院学士,是有机会接触到他这个太子弟弟的!

万一……万一那恶心的老东西,曾经碰过林深呢?

这个念头如同毒蛇,噬咬得他坐立难安,当场就砸了手边能触及的所有东西,然后不管不顾地直奔东宫而来。

可真到了林深面前,看着弟弟纯净疑惑的眼神,那些担忧和质问却又卡在喉咙里,怎么也问不出口。

他只得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书桌旁烦躁地打转。

林深被他来回晃得眼晕,忍不住蹙起好看的眉头,语气带上了些许不耐:“哥哥,孤的头都被你弄晕了。”

林致“啧”了一声,像是下定了决心。

他猛地凑过去,一脸严肃,甚至带着点凶狠,伸手就捏住了林深那白嫩嫩、还带着点婴儿肥的脸颊,手感极好,但他此刻无心品味。

“喂,”林致压低了声音,几乎是逼问,“你和张正源那个老匹夫,见过几次?”

林深被他捏得有点疼,眨了眨清澈的眼睛,努力回想了一下,才含糊不清地回答:“一次啊……不过他没说几句话,半路父皇就来了。”

一次?只有一次?还被父皇打断了?

林致瞬间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彻底松了口气。

那紧绷的神经一松,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更深的懊恼和莫名其妙。

自己这是怎么了?什么时候起,竟会如此关心这个上辈子亲手将剑刺入自己喉咙的弟弟了?

刚听到消息时那毁天灭地的恐慌,以及此刻确认他无恙后这如释重负的虚弱……这太不对劲了!

他猛地松开手,看着林深脸颊上被自己捏出的浅浅红印,心头更加烦躁。

自己肯定是魔障了!上辈子被他捅穿喉咙,难道连脑子也跟着受了刺激,坏掉了不成?

林致懊恼地皱紧眉头,瞪了依旧一脸茫然的林深一眼,一句话也没再说,转身又像来时那样,风风火火地冲出了东宫大殿,只留下满室的静谧。

林深望着兄长一阵风似的消失的背影,有些莫名其妙地眨了眨眼,转头看向侍立一旁的李冒:“你说,哥哥这是怎么了?”

李冒心里跟明镜似的,大皇子这般失态,定然是为了张翰林那桩龌龊案子,担心有人脏了太子的眼,甚至……碰了太子殿下。

但他哪敢明说,只躬着身子,含糊地打哈哈:“回殿下,兴许……兴许是大皇子殿下读书累了,出来散散心,走动走动。”

林深对这个解释不置可否,只觉得兄长近来行为愈发古怪。

他摇摇头,将这点小插曲抛诸脑后,重新拿起那卷册子。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传来熟悉的、放得极轻的脚步声。

齐帝走进来时,就看到那小小的一团,端坐在几乎比他还要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脊背挺得笔直,浓密卷翘的睫毛低垂着,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手中的书册。

午后的阳光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软的金边,那认真的小模样,让齐帝眼底不自觉地流露出融融暖意。

“阿宝在看什么?”齐帝的声音放得极轻缓,生怕惊扰了这静谧的画面。

林深闻声扬起小脸,见到是父皇,立刻绽开一个明亮的笑容,脆生生地唤道:“父皇!”

他放下书,利落地跳下那高高的楠木板凳,像只欢快的小鸟般扑了过去。

齐帝连忙上前几步,蹲下身,顺势将小太子稳稳地抱起来,自己坐到那把宽大的椅子上,再把儿子安置在自己膝头坐好。

“近日都在东宫好好读书?”齐帝捏了捏他软乎乎的小手。

林深用力点头,献宝似的将书案上一本自己做了笔记的册子递到齐帝面前:“父皇,儿臣今日看了关于江南水患的卷宗。”

齐帝接过册子,随手翻看,见上面不仅有工整的抄录,还有不少用稚嫩笔触写下的批注和想法,心中更是欣慰,笑着摸摸他的脑袋。

“哦?朕的阿宝这么厉害,都已经开始忧心国计民生了?那跟朕说说,你对这江南水患,有什么想法?”

林深歪着小脑袋,组织了一下语言,条理清晰地说道。

“儿臣觉得,治理水患,不能只堵不疏。前朝一味加高堤坝,犹如筑墙防水,墙越高,水势积蓄越猛,一旦溃决,危害更烈。应当效仿大禹治水,以疏导为主。可以在上游多植林木,巩固水土,减少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则需拓宽、挖深河道,清除淤泥,并开辟支流、修建水渠,分散水势。下游则要加固堤防,并设置闸坝、水库,涝时蓄水,旱时放水,方能变害为利。”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需设立专门的官员,常年负责河道巡查与维护,不能等到水患发生了才去补救。”

齐帝先是微微惊讶,随即爆发出畅快的大笑声,用力搂紧了怀里的宝贝儿子:“好!好!好一个‘变害为利’!朕的宝儿果然是上天赐予朕的麒麟子,是来助朕安定江山的!”

说着,他情不自禁地低下头,狠狠地在林深白嫩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留下些许湿意。

林深被父皇的胡茬扎得有点痒,更嫌弃那点口水,小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伸出小手使劲擦了擦脸颊,嘴里还发出不满的“唔”声。

齐帝见他这小模样,忍不住笑得更开怀了,胸腔都震动起来。

就在这时,内侍监李全低着头,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一眼便看到御座上天子抱着太子,父子间其乐融融的景象,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躬身禀报:“陛下,奴才有事启禀。”

林深好奇地看过去。

齐帝“嗯”了一声,手臂依旧稳稳地搂着儿子,显得不太在意:“何事?”

李全头垂得更低,声音也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回陛下,漪兰殿方才来人禀报,瑾美人……要生了,特地派人来请陛下过去。”

齐帝闻言,眉头立刻蹙了起来,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她要生了,找朕做什么?朕又不是太医稳婆,能帮上什么忙?让她自己生去!”

林深却眯了眯眼睛,心中升起一丝好奇。

瑾美人……这可是他的四弟的母妃,而他这四弟,是上辈子那个最终给他戴了顶好大绿帽子的好弟弟啊。

他倒真想看看,这位“四弟”初来人世时,是个什么模样。

李全被皇帝噎得无措,站在那里进退两难。

齐帝不耐烦地挥挥手,像是驱赶苍蝇一般:“赶紧滚下去,别在这里杵着,朕还要陪宝儿读书呢!”

李全无法,只得喏喏称是,躬身退了下去。

林深思索了一下,仰起小脸,扯了扯齐帝的衣袖,语气带着孩童纯然的好奇:“父皇,儿臣想去看看。四弟……不知道会长什么样呢。”

齐帝一听,脸色更沉了几分,搂着儿子的手臂紧了紧,语气里满是不情愿和嫌弃:“一个奶娃娃,皱皱红红的,有什么好看?臭烘烘的,别熏着朕的阿宝。乖,咱们不看,父皇陪你继续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