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1025章 惊蛰(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钦差仪仗入城,受到了安阳军民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

周廷玉并非走马观花,而是深入街头巷尾,视察便民库、官银号、工匠市,与普通百姓、商户、工匠亲切交谈,仔细询问新政的利弊。

他又去伤兵营探望伤员,去百姓家中了解生计。

所见所闻,虽是战后残破,但那股勃勃的生机、百姓眼中对未来的希望,以及井然有序的恢复态势,都让这位老臣深感震撼。

尤其是在官银号,当石小星等年轻学员清晰地讲解宝钞防伪、存贷流程、以及如何通过金融手段稳定市场、促进生产时。

周廷玉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抚须赞叹:“妙!着实精妙!化虚为实,惠及民生,此乃富国强兵之良策!难怪醇亲王之流要千方百计加以破坏!”

接下来的几日,周廷玉坐镇府衙,一方面雷厉风行地处理善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安顿流离百姓,审判被俘的叛逆将领,整编城外投降的军队。

另一方面,他详细听取了叶明关于安阳新政,尤其是官银号体系的全面汇报,并查阅了所有账目卷宗。

越是深入了解,周廷玉越是感到心惊,也越是兴奋。心惊于醇亲王团伙的庞大与罪恶,兴奋于叶明所创制度的先进与有效。

他连夜起草奏章,将安阳见闻如实上奏,极力推崇新政,并为叶明、李文远等人请功。

半月之后,京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皇帝对周廷玉奏章的批复。旨意中,皇帝对叶明等人褒奖有加,叶明擢升为从三品布政使司参政,仍兼管安阳府事及边关经济事务;

李文远调回京城,入主户部,负责在全国范围内甄选试点,推广安阳新政经验;顾慎晋封镇北王世子加将军衔,协理北境军务。

安阳官银号被赐名“靖安银号”,准其模式在边关各州府酌情推广。同时,皇帝拨付巨款,用于抚恤安阳军民和重建城池。

圣旨读罢,满城欢腾。这不仅仅是封赏,更是对安阳道路的彻底肯定!

庆功宴上,杯觥交错,劫后余生的人们尽情释放着压抑已久的情绪。

周廷玉端着酒杯,走到叶明身边,屏退左右,低声道:“叶参政,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经此一事,你已名动天下,亦将成为众矢之的。京城水深,日后还须步步谨慎。”

叶明恭敬举杯:“多谢周大人提点,下官铭记于心。下官只愿脚踏实地,为边关百姓谋福,至于名利,非我所求。”

周廷玉满意地点点头:“好!有此心性,方能成大事。陛下对你寄予厚望,边关新政,乃国朝未来所系,望你好自为之。”

宴会结束后,安阳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但一种新的、充满希望的活力开始涌动。

重建工作热火朝天,靖安银号业务更加繁忙,边境互市也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开放。

这一日,叶明正在视察重建中的官衙,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大人,城外……城外来了一个女真姑娘,浑身是伤,说要见您……”

叶明心中猛地一跳!其其格?!

他几乎是跑着冲到了城门口。只见阳光下,一个衣衫褴褛、满身血污尘土的身影,拄着一根树枝,摇摇晃晃地站在那里,不是其其格又是谁?!

她瘦了很多,脸上带着伤疤,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如星,带着倔强和疲惫。

“其其格!”叶明声音哽咽,快步上前扶住她。

其其格看到叶明,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个笑容,声音沙哑:“大人……我……我回来了……凉州……醇王府……密室……”她话未说完,身体一软,晕倒在叶明怀中。

叶明立刻将其其格抱回府衙,召来最好的大夫诊治。所幸她多是皮外伤和劳累过度,休养一段时间便可恢复。

数日后,其其格醒来,断断续续讲述了她的经历。

原来当日她在凉州探查醇王府密室时被发现,身受重伤,侥幸逃脱后一路被追杀,东躲西藏,养好伤后,又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安阳。

她带回来的,不仅是累累伤痕,还有她从醇王府密室中拼死带出的几页关键账册的残页,上面清晰地记录了醇亲王与朝中几位重量级大臣的巨额资金往来!

这些残页,与之前获得的证据相互印证,形成了更完整的证据链,为彻底清算醇亲王余党提供了致命一击。

安阳的故事,似乎暂时告一段落。叶明因功高升,新政得到肯定,边关趋于稳定。

但其其格的归来和她带来的残页,仿佛又在无声地提醒着,暗流从未真正平息。

醇亲王虽倒,但其庞大的势力网络是否已被连根拔起?朝中还有多少隐藏的敌人?边关的新政在推向更广阔天地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怎样的阻力?

叶明站在修缮一新的靖安银号门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流通无阻的宝钞,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

安阳的惊蛰已过,万物复苏。但他知道,对于这个庞大的帝国和他自己而言,真正的春天,或许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

安阳城的春天,来得格外汹涌,也格外珍贵。

冰雪消融,黑石山向阳的坡地上已冒出星星点点的绿意,护城河的水涨了起来,冲刷着岸边的血痂与焦土,带着一股新生与腐旧交织的复杂气息。

城墙的修补工程日夜不停,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取代了战鼓与号角,成为城郭主旋律。

便民库前重新排起了长队,不过不再是恐慌的挤兑,而是有序的借贷与兑换。

工匠市的烟火气又浓郁起来,敲打声、织机声、叫卖声混杂在一起,谱成一曲充满生命力的市井交响。

叶明擢升布政使司参政的告示,与皇帝拨付的巨额抚恤和重建款一同抵达,如同给这座劫后余生的城池注入了最后一剂强心针。

欢庆是真实的,但经历了太多磨难的人们,似乎也沉淀下某种更深沉的东西,那是对眼前安宁的加倍珍惜,以及对未来既期待又隐忧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