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驶入陕西境内,窗外的景色从戈壁荒漠变成了关中平原的连片麦田,绿油油的麦浪在风里翻滚,远处的土塬像沉睡的巨兽,伏在天际线上。胖子扒着车窗,嘴里嚼着刚买的肉夹馍,含糊不清地说:“西安这地方就是不一样,随便一铲子下去都能挖出老物件,这次的汉代古墓,说不定能挖出个金缕玉衣——比尉犁王那套还完整的!”
Shirley杨正对着平板电脑里的汉代墓葬资料出神,闻言抬了抬眼:“别总想着金缕玉衣,汉代王侯墓的防盗机关比唐代更复杂。你忘了献王墓的尸蟞和尉犁王墓的流沙?西安附近的汉墓多是‘黄肠题凑’结构,墓道里常设有‘积石积沙’,还有可能藏着‘伏弩’,稍有不慎就会出事。”
老烟枪从背包里翻出个布包,里面是他特意从青溪镇带来的艾草和雄黄:“汉代人信巫蛊,有的墓里会埋些驱邪的草药,也有的会用毒草制毒气。这些艾草能驱蚊虫,雄黄能防蛇虫,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阿贵捧着本《汉代文物图鉴》,看得入迷:“你们看这书上的错金铜器,太漂亮了!要是这次能见到真的,就好了。”他指尖划过书页上的铜灯图案,眼睛里满是向往。
火车抵达西安站时,当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出站口等候。来接我们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姓赵,戴副眼镜,说话很干练:“吴老师、王老师、杨老师、烟枪老师、阿贵老师,辛苦你们了!古墓在西安东边的白鹿原上,我们已经在附近搭了营地,张教授也提前过去了,等着跟你们汇合。”
汽车往白鹿原方向开,沿途能看到不少农田里立着“文物保护区域”的牌子。赵老师指着窗外说:“白鹿原这地方,汉墓多着呢,以前村民种地时经常能挖出陶罐、铜钱。这次发现的古墓,是上个月修路时偶然发现的,封土堆有十几米高,初步判断是个王侯级别的墓葬。”
抵达营地时,张教授正和几位考古队员围着一张古墓勘探图讨论。见到我们,他立刻迎上来:“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这古墓不简单,我们用洛阳铲探了几次,都在五米深的地方遇到了积石层,石头又大又硬,根本挖不动。而且探出来的土样里,还发现了一些铜锈——像是兵器上的,说明墓道里可能有金属机关。”
我们凑到勘探图前,图上用红笔标注着古墓的大致轮廓:封土堆呈圆形,下面有两条墓道,一条朝南,一条朝东,主墓室在中央,周围还有四个耳室。张教授指着朝南的墓道说:“这条墓道应该是主墓道,但我们在入口处发现了人为破坏的痕迹——像是被人挖过,但没挖通,不知道是不是早年的盗墓贼留下的。”
胖子蹲下身,用手指在图上的积石层位置划了划:“积石层好办,咱们用炸药把石头炸开不就行了?”
“不行!”Shirley杨立刻反对,“汉代墓葬的结构很脆弱,用炸药很可能会破坏墓室里的文物,甚至导致整个古墓坍塌。得用‘静态爆破’,先在石头上打眼,再填入膨胀剂,让石头自行裂开,这样既安全又不会损坏古墓。”
张教授点点头:“Shirley杨说得对,我们已经准备了静态爆破的材料,明天一早就开始清理主墓道的积石层。不过还有个问题——我们在墓道附近发现了一些蛇蜕,看样子是些剧毒的蝮蛇,可能是从古墓里爬出来的,得先想办法处理掉。”
老烟枪闻言,把带来的雄黄拿出来:“雄黄粉撒在营地周围和墓道入口,能驱蛇。再用艾草煮些水,洒在探坑周围,蛇虫就不敢靠近了。”
当天下午,我们和考古队员一起在营地周围撒了雄黄粉,又用艾草水喷洒了墓道附近的区域。阿贵跟着赵老师去附近的村子采购物资,回来时手里多了个竹篮,里面装着些当地的水果:“村民说这是白鹿原的樱桃,刚熟的,特别甜。他们还说,这古墓附近以前常有人看到‘鬼火’,其实就是磷火,可村里老人都说那是墓主人显灵,不让人靠近。”
胖子拿起一颗樱桃塞进嘴里,含糊道:“什么显灵,就是磷火呗!等咱们挖开古墓,让他们看看,墓主人早就成骨头了,哪有闲工夫显灵。”
第二天一早,静态爆破的工作就开始了。胖子和考古队员一起在积石层上打眼,他力气大,打得又快又准。Shirley杨和老烟枪则在一旁观察,防止出现意外。阿贵跟着赵老师记录数据,时不时帮着递工具。
“轰隆——”随着一声闷响,积石层上的石头开始裂开缝隙。胖子兴奋地喊道:“成了!这膨胀剂真管用,比炸药省事多了!”
我们用撬棍把裂开的石头一块块撬开,清理出一条通道。就在这时,阿贵突然指着通道深处喊:“你们看,那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通道尽头的阴影里,隐约有几支铜箭对着我们,箭尖泛着青黑色的光——正是汉代墓里常见的“伏弩”!
“小心!别碰任何东西!”Shirley杨立刻喊道,“这些伏弩是用机关控制的,只要碰到机关,箭就会射出来。”
老烟枪蹲下身,仔细观察地面,发现通道两侧的墙壁上有一些细微的凹槽:“这些凹槽里应该藏着引线,连接着伏弩的扳机。咱们得先找到引线,把它剪断,才能继续往前走。”
我和Shirley杨用手电筒照着凹槽,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尘土清理掉,果然发现了几根用兽筋制成的引线,已经有些腐朽,但依然能看出连接着通道尽头的伏弩。胖子拿出剪刀,屏住呼吸,轻轻把引线剪断。
“咔嚓”几声,引线被剪断,伏弩再也没有动静。我们松了口气,继续清理通道里的积石。清理到十米深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上面的汉隶清晰可辨:“汉景帝之孙,长沙定王次子,刘戊之墓”。
“刘戊!”张教授激动地说,“长沙定王刘发是汉景帝的儿子,刘戊是他的次子,封在长沙附近,后来迁到关中。这座墓竟然是刘戊的,级别够高!里面的文物肯定不少!”
胖子一听是王侯墓,眼睛更亮了:“那还等什么?赶紧往下挖,说不定能挖出个宝库!”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继续清理主墓道的积石和流沙。阿贵在清理流沙时,突然摸到个硬东西,挖出来一看,是个青铜剑的剑鞘,上面还刻着精美的云纹:“这剑鞘保存得真好!里面说不定还有剑呢!”
Shirley杨接过剑鞘,仔细看了看:“这是汉代的‘环首刀’刀鞘,不是剑。环首刀是汉代军队常用的兵器,王侯墓里常会用它来陪葬。”
老烟枪在一旁补充:“汉代的环首刀多是钢铁制成的,经过‘百炼钢’工艺,锋利得很。要是能找到刀身,说不定还能看出当年的工艺水平。”
就在我们清理到墓道尽头,准备打开墓门时,突然发生了意外。一位考古队员在搬石头时,不小心踩空了,掉进了一个隐蔽的陷阱里。陷阱不深,但里面满是尖锐的石片,队员的腿被划伤了,血流不止。
“快把他拉上来!”我大喊着,和胖子一起用绳索把队员拉了上来。Shirley杨立刻拿出急救包,给队员包扎伤口:“这陷阱是汉代的‘陷坑’,里面的石片都淬了毒,幸好伤口不深,赶紧送医院处理。”
张教授看着陷阱,脸色凝重:“看来这墓里的机关比我们想象的还多。以后大家一定要小心,每走一步都要先探查清楚,不能再出意外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更加谨慎,用探杆仔细探查地面,确保没有陷阱后才往前走。阿贵还发明了个办法,用竹竿绑着镜子,伸进狭窄的缝隙里观察,避免直接靠近可能存在机关的地方。
终于,我们清理完了主墓道,来到了墓门前。墓门是用整块青石制成的,上面刻着一对朱雀图案,朱雀的羽毛雕刻得栩栩如生。张教授用手抚摸着墓门上的纹路:“这是汉代常见的‘四神纹’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说明这主墓道确实是朝南的。墓门后面,应该就是主墓室了。”
我们用千斤顶小心地顶开墓门,一股夹杂着尘土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阿贵赶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风扇,对着墓门里面吹风,驱散浊气。等气息散得差不多了,我们打开手电筒,往里面照去——主墓室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中央放着一具巨大的梓宫,梓宫周围摆放着很多陪葬品,有铜器、玉器、陶器,还有一些木质的车马模型。
“太好了!这么多文物!”胖子兴奋地就要往里冲,被Shirley杨一把拉住:“别冲动!先看看有没有机关。”
Shirley杨用红外探测器在墓室里扫了一圈,发现梓宫周围的地面上有一些金属反应:“小心地面,可能有‘地弩’。”
老烟枪蹲下身,用小铲子轻轻拨开地面的尘土,果然发现了一些细小的铜钉,铜钉之间连着细如发丝的铜丝:“这是‘连环弩’的触发装置,只要碰到铜丝,就会触发地弩,从地面射出土箭。”
我们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断铜丝,又用石板把铜钉盖住,确保安全后,才走进主墓室。梓宫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虽然过了两千多年,但依然没有腐烂,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张教授围着梓宫转了一圈,说:“这梓宫的规格很高,里面应该就是刘戊的尸身,说不定真的穿着金缕玉衣。”
我们用绳索和滑轮,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梓宫的盖子打开。里面的景象让我们都惊呆了——刘戊的尸身已经腐朽,但身上确实穿着一套金缕玉衣,玉片是和田羊脂玉制成的,金丝虽然有些氧化,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光泽。玉衣的旁边,还放着一把环首刀,刀身虽然有些锈蚀,但依然锋利。
“真的是金缕玉衣!”胖子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比尉犁王那套完整多了!这玉片,这金丝,要是拿到博物馆,肯定是镇馆之宝!”
Shirley杨仔细检查着金缕玉衣,说:“这套玉衣有两千多片玉片,金丝重约五公斤,是目前发现的汉代金缕玉衣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套之一。玉衣的领口和袖口还镶嵌着红宝石,可见墓主人的地位有多高。”
阿贵凑到梓宫前,小心翼翼地看着里面的环首刀:“这就是汉代的环首刀啊!比书上的图片还好看。”他想伸手摸一摸,又怕损坏文物,只好把手缩了回去。
就在我们清理梓宫周围的陪葬品时,阿贵在一个铜鼎里发现了一卷竹简。竹简已经有些腐朽,但上面的文字还能辨认。Shirley杨小心地把竹简展开,上面记载的是刘戊的生平,还有一些汉代的礼仪制度。
“这竹简太珍贵了!”张教授激动地说,“上面记载的内容,补充了史书上关于刘戊的记载,对研究汉代历史非常重要!”
我们继续在主墓室里清理,发现的文物越来越多:有错金铜鼎、青铜酒器、玉璧、玉圭,还有一些陶俑和木质的乐器。老烟枪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陶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些黑色的粉末:“这像是汉代的‘墨’,用来写字的。没想到过了两千多年,还能保存下来。”
就在我们清理西耳室的时候,突然听到主墓室传来“咔嚓”一声响。我们赶紧跑回去,发现梓宫旁边的地面陷下去了一块,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张教授用手电筒往里照了照,隐约能看到里面有一些木质的箱子:“这应该是个‘暗室’,汉代王侯墓常用来存放珍贵文物的地方。”
胖子自告奋勇:“我下去看看!”他系上绳索,顺着洞口往下爬。过了一会儿,他探出头来,兴奋地大喊:“下面全是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宝贝!有玉壶、金器,还有好几卷丝绸!”
我们赶紧把箱子一个个拉上来,打开一看,里面果然装满了珍贵的文物。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着一套汉代的“错金铜编钟”,虽然有些零件已经损坏,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还有一个箱子里装着几卷丝绸,丝绸的颜色虽然有些褪色,但上面的花纹还清晰可见,是汉代着名的“云气纹”。
“这些文物太珍贵了!”Shirley杨激动地说,“错金铜编钟和丝绸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就在我们沉浸在发现文物的喜悦中时,赵老师突然跑了进来,神色慌张:“不好了!营地外面来了一群人,说是附近村子的村民,非要进来看看古墓,还说这古墓是他们村里的,文物应该归他们所有。”
我们赶紧跟着赵老师来到营地门口,只见外面围了几十个村民,手里拿着锄头、铁锹,情绪很激动。一个年纪大的村民站在最前面,大声说:“这古墓在我们村的地上,挖出来的文物就该归我们村!你们凭什么把文物运走?”
张教授上前解释:“老乡,这些文物是国家的,不是哪个村子的。我们发掘古墓,是为了保护文物,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存和研究,以后还会在博物馆展出,大家都能看到。”
“我们不管!”另一个村民喊道,“我们村以前挖出来的铜钱,都能自己留着,凭什么这古墓的文物就归国家?今天你们不把文物留下,就别想走!”
胖子见状,想上前理论,被Shirley杨拉住了。Shirley杨拿出手机,打开一段汉代文物展览的视频,递给村民们看:“老乡,你们看,这些都是以前发掘的汉代文物,现在在博物馆里展出,全国各地的人都能来看。如果文物留在村里,不仅得不到好的保护,还可能被损坏、被盗走。只有交给国家,才能让这些文物保存下来,传给咱们的子孙后代。”
阿贵也上前,拿着《汉代文物图鉴》,给村民们看上面的文物图片:“我以前在云南的村子里,也见过很多老物件,后来都交给了博物馆,现在我们村里的人去博物馆,还能看到自己村里的老物件,特别骄傲。”
老烟枪也说:“老乡,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知道大家对老物件有感情。但这些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不是哪一个人的,也不是哪一个村子的,是全中国人民的。保护好它们,是咱们每个人的责任。”
村民们看着视频里的文物展览,又听了我们的解释,情绪渐渐平静下来。那个年纪大的村民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们也不是想抢文物,就是觉得这古墓在我们村,我们也该为保护文物出点力。以后你们要是需要帮忙,比如看守营地、清理文物,我们都能来。”
张教授笑着说:“太好了!文物保护需要大家的支持,你们愿意帮忙,我们求之不得。以后我们会在村里办些文物保护的讲座,让大家都了解文物的重要性,还会邀请你们去博物馆看这些文物。”
村民们听了,都高兴地欢呼起来。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果然经常来营地帮忙,有的帮着清理文物,有的帮着看守营地,还有的给我们送来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阿贵和村民们聊得很投机,还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文物清理技巧。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古墓的发掘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我们共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几十件。张教授看着这些文物,激动地说:“这次的发掘成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汉代历史文化的了解,还为研究汉代的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就在我们准备将文物运回文物局进行修复和保存时,张教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挂了电话,他对我们说:“有个紧急情况——在陕西宝鸡发现了一座先秦古墓,遭到了盗墓贼的破坏,很多文物被盗走了。当地文物局希望我们能派些人过去,协助他们进行抢救性发掘,还希望能帮忙追回被盗的文物。”
胖子一听,立刻说:“先秦古墓!那可是比汉代还早的!里面说不定有青铜器、甲骨文!咱们去宝鸡!”
Shirley杨也说:“先秦文物非常珍贵,尤其是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盗墓贼对古墓的破坏肯定很大,我们得尽快过去,争取能追回更多的文物。”
老烟枪想了想,说:“先秦古墓的结构和汉代、唐代都不一样,防盗机关也更原始,但可能更危险,比如‘水浸墓’‘火坑墓’。咱们得提前准备些防水、防火的装备。
阿贵听到要去宝鸡,立刻把刚整理好的文物清单塞进背包:“先秦的青铜器我只在书上见过,这次要是能亲眼看到,就算遇到再危险的机关也值了!”他又摸了摸口袋里的小本子,那上面记满了这几次发掘学到的知识,连老烟枪教的辨毒草口诀都工工整整写了三页。
我们没来得及多休整,当天就跟着张教授往宝鸡赶。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窗外的关中平原渐渐被秦岭余脉取代,赵老师给我们递来一份宝鸡古墓的初步勘探报告:“这座古墓在宝鸡陈仓区的一座小山里,是当地村民举报的——有盗墓贼夜里用炸药炸封土堆,村民听见响声报了警。等警察赶到时,盗墓贼已经跑了,只留下一个直径两米多的盗洞,洞口还散落着几件没来得及运走的陶片。”
Shirley杨翻着报告里的照片,眉头越皱越紧:“你们看这盗洞的边缘,很整齐,应该是用专业的盗墓工具挖的,不是普通的洛阳铲。而且从陶片的纹路来看,是先秦时期的‘绳纹陶’,这座墓的年代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说不定是西周时期的。”
老烟枪把艾草和雄黄重新包好,放进随身的布袋:“西周墓的防盗手段虽然不如汉代复杂,但古人信‘殉葬’,有的墓里会埋殉人,殉人身上可能带着兵器,也可能有剧毒。咱们得提前准备好对付尸毒的草药,再带上几副防毒面具,以防万一。”
汽车抵达陈仓区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当地文物局的李局长在路口等候,他脸色憔悴,眼底满是红血丝:“各位专家,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连夜赶来。这古墓太重要了,我们勘探发现,它的墓道是‘甲字形’,这是西周贵族墓的典型结构,墓主人很可能是个诸侯。现在最担心的是,盗墓贼已经炸开了封土堆,要是下雨,雨水灌进盗洞,里面的文物就全毁了。”
我们跟着李局长往古墓所在地赶,山路崎岖,汽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剩下的路得靠步行。阿贵背着沉重的装备,却走得比谁都快,他手里拿着手电筒,仔细观察路边的地形:“这山上的石头很特别,上面有很多裂缝,像是被水冲过的,要是遇到下雨,确实容易塌方。”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古墓的封土堆。封土堆上有个黑漆漆的大洞,周围拉着警戒线,几名警察在旁边值守。张教授拿出手电筒往盗洞里照,隐约能看到下面有一段台阶,台阶上散落着几块碎石:“这盗洞挖得很准,直接通到了墓道里。咱们得赶紧下去探查,看看里面的文物损坏情况。”
胖子自告奋勇要先下去:“我体型壮,下去要是遇到什么情况,也能扛一会儿。”他系上绳索,腰间别着工兵铲,慢慢往盗洞里爬。盗洞很陡,墙壁上的泥土很松散,胖子爬了一半,突然大喊:“小心!下面有东西!”
我们赶紧往下看,只见盗洞底部的台阶上,躺着一具盗墓贼的尸体。尸体穿着黑色的衣服,脸色发黑,嘴唇发紫,像是中了毒。胖子小心翼翼地爬到底部,用工兵铲碰了碰尸体:“已经硬了,死了有段时间了。”
Shirley杨顺着绳索爬下去,蹲在尸体旁边仔细检查:“他的指甲缝里有黑色的粉末,嘴唇上也有,应该是接触了有毒的东西。你们看他的手,像是在临死前抓过什么,手里还攥着一块青铜碎片。”
老烟枪也爬了下去,闻了闻尸体身上的气味:“有股苦杏仁味,像是氰化物,但比现代的氰化物毒性慢,应该是古代的剧毒,比如‘乌头’或者‘砒霜’。西周时期的人常用这些毒物来防盗,可能是涂在了墓道的墙壁上,或者藏在了陪葬品里。”
我和阿贵最后爬下去,墓道里很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阿贵拿出防毒面具,分给大家:“咱们还是戴上吧,万一空气里有毒气,就麻烦了。”
我们戴着防毒面具,沿着台阶往下走。墓道的墙壁上刻着一些简单的图案,像是动物的纹样,Shirley杨用手电筒照着图案:“这是西周时期的‘饕餮纹’,一般刻在青铜器上,用来象征威严和神秘。把饕餮纹刻在墓道墙壁上,应该是为了震慑盗墓者。”
走了大约十几米,墓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前面出现了一道石门。石门已经被盗墓贼炸开了一个缺口,缺口旁边散落着几块碎石和一些炸药的包装纸。我们从缺口走进石门,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墓室,墓室的中央放着一具巨大的青铜棺椁,棺椁的周围散落着很多文物碎片,有陶片、铜片,还有一些玉器的碎片。
“太可惜了!”张教授看着散落的文物碎片,心疼地说,“这青铜棺椁是西周时期的,保存得这么完整,竟然被盗墓贼炸坏了。你们看,棺椁的盖子已经被炸飞了,里面的文物肯定也被盗走了不少。”
胖子在墓室里仔细搜索,希望能找到一些盗墓贼留下的线索。他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背包,背包里有几瓶水、一些压缩饼干,还有一张地图,地图上用红笔标注着古墓的位置和几条逃跑路线。“这肯定是盗墓贼的背包,”胖子把地图递给张教授,“上面还有个电话号码,说不定能找到他们的线索。”
Shirley杨在青铜棺椁旁边发现了一块完整的玉器,玉器是白色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这是西周时期的‘玉龙佩’,是贵族佩戴的饰品,价值连城。盗墓贼应该是没注意到,才把它留下了。”
阿贵在墓室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很小,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青铜鼎。青铜鼎虽然不大,但上面刻着很多文字,Shirley杨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说:“这些是西周时期的金文,记载的是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墓主人是西周时期的‘陈仓侯’,曾辅佐周王治理国家,立下了很多功劳。”
“陈仓侯!”李局长兴奋地说,“这可是西周时期的重要诸侯,这座古墓的历史价值太高了!我们一定要尽快追回被盗的文物,不能让它们流落到黑市上。”
我们在墓室里又搜索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线索,便顺着盗洞爬了上去。张教授把盗墓贼的背包和地图交给了警察,警察表示会立刻展开调查,争取尽快抓获盗墓贼,追回被盗的文物。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当地文物局安排的宿舍里。阿贵兴奋地跟我们讲他在墓室里的发现:“那个青铜鼎上的金文太神奇了,虽然我看不懂,但感觉特别有历史感。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古文字,争取能读懂这些金文,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
老烟枪抽着烟,说:“西周墓的文物很珍贵,但也很危险。盗墓贼死在墓道里,说明里面的毒物还很厉害,咱们明天进去清理文物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小心,做好防护措施。”
Shirley杨拿出一张西周墓葬的结构图,给我们讲解:“西周时期的墓葬,除了主墓室,通常还有几个耳室,用来存放陪葬品。咱们明天可以先探查一下耳室,看看里面有没有保存完好的文物,也看看有没有盗墓贼留下的其他线索。”
胖子打了个哈欠:“管他什么耳室,只要有文物,咱们就去清理。明天咱们早点起来,争取能多清理出一些文物,也为追回被盗文物提供更多线索。”
我看着大家,心里充满了信心。虽然这座西周古墓遭到了盗墓贼的严重破坏,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进行好抢救性发掘,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帮助警察追回被盗的文物,让这些珍贵的西周文物能够重见天日,得到应有的保护。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带着防护装备和清理工具,来到了古墓所在地。警察已经在盗洞周围设置了更严密的警戒,还派了几名法医去检查盗墓贼的尸体,希望能从尸体上找到更多关于毒物的线索。
我们顺着盗洞爬进墓道,这次我们不仅戴了防毒面具,还穿了防化服,手上戴了厚厚的手套,以防接触到有毒的物质。老烟枪在墓道的墙壁上取了一些泥土样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确定毒物的种类,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我们先对主墓室进行了清理,把散落的文物碎片小心地收集起来,装进文物箱里。Shirley杨对这些碎片进行了初步的鉴定,认为这些碎片大多是西周时期的陶器和青铜器,虽然碎了,但只要好好修复,还是能还原出完整的样子。
在清理青铜棺椁的时候,我们发现棺椁的底部有一个暗格,暗格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青铜盒。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青铜盒,里面放着一枚小小的玉印,玉印上刻着“陈仓侯印”四个字。“这枚玉印太珍贵了!”张教授兴奋地说,“它不仅确认了墓主人的身份,还是西周时期诸侯的官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我们把玉印小心地放进文物箱里,继续清理主墓室。在主墓室的角落里,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陶罐,陶罐上刻着精美的绳纹,里面装着一些黑色的颗粒,像是粮食的种子。“这可能是西周时期的粮食,”Shirley杨说,“如果能对这些种子进行培育,说不定能还原出西周时期的农作物,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理完主墓室,我们开始探查耳室。耳室一共有四个,分别在主墓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们先探查了东耳室,东耳室的门已经被盗墓贼破坏了,里面的文物也被盗走了不少,但我们还是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几件完整的青铜器,有青铜爵、青铜觥、青铜鼎等,这些青铜器上都刻着精美的纹饰,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南耳室里存放的大多是陶器,有陶罐、陶盆、陶碗等,虽然这些陶器的价值不如青铜器和玉器,但它们反映了西周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对研究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西耳室里存放的是一些兵器,有青铜剑、青铜戈、青铜矛等,这些兵器都保存得比较完整,锋利依旧,可见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非常发达。
北耳室是我们最后探查的耳室,北耳室的门没有被破坏,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门,里面的景象让我们都惊呆了——里面存放着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有青铜编钟、青铜尊、玉璧、玉圭等,这些文物都保存得非常完整,没有遭到任何破坏。
“太好了!”我们都非常高兴,李局长激动地说,“这些文物太珍贵了!尤其是这组青铜编钟,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保存最完整的青铜编钟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我们把北耳室里的文物小心地清理出来,装进文物箱里。在清理青铜编钟的时候,我们发现编钟的下面有一块石板,石板上刻着一些文字,Shirley杨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说:“这些文字记载的是陈仓侯的功绩,还有西周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我们对这座西周古墓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文字记载,我们确定墓主人是西周时期的陈仓侯,他曾辅佐周王治理国家,立下了很多功劳,深受周王的信任和器重。他的墓葬规模宏大,陪葬品丰富,反映了西周时期诸侯的奢华生活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然而,盗墓贼的破坏还是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很多珍贵的文物被盗走,很多历史信息也因此丢失。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对剩下的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对古墓进行妥善的处理,让这座西周古墓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在发掘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警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根据盗墓贼背包里的地图和电话号码,成功抓获了盗墓团伙的所有成员,追回了大部分被盗的文物,包括青铜棺椁里的一些珍贵玉器和青铜器。
“太好了!”我们都非常高兴,李局长激动地说,“这些文物能够失而复得,多亏了你们的帮助!你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还在发掘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代表当地文物局,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教授也松了口气:“多亏了胖子发现的背包和地图,不然咱们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找到盗墓贼的线索。现在好了,不仅能追回文物,还能打掉一个盗墓团伙,真是一举两得。”
胖子得意地拍了拍胸脯:“还是我眼尖吧!以后有什么找线索的事,尽管找我,保证没问题!”
阿贵也笑着说:“这次能参与西周古墓的发掘,还能看到这么多珍贵的文物,我真是太幸运了。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文物保护知识,为保护更多的文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被盗文物的追回,我们的发掘工作也更加顺利了。我们把追回的文物小心地运回古墓所在地,进行了仔细的清理和修复,然后按照文物的种类和用途,分别进行了登记和保管。
在发掘工作的最后阶段,我们还在主墓室的墙壁上发现了一幅完整的壁画,壁画描绘的是西周时期的祭祀场景,有巫师、诸侯、士兵等,画面生动形象,色彩鲜艳,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周时期壁画之一。
“这幅壁画太珍贵了!”Shirley杨激动地说,“它不仅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祭祀习俗,还为我们研究西周时期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不能让它受到任何破坏。”
我们立刻对壁画进行了保护处理,用特殊的材料对壁画进行了加固和防潮处理,然后在壁画周围搭建了保护棚,防止壁画受到风沙和阳光的侵蚀。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这座西周古墓的抢救性发掘工作终于顺利结束了。我们共出土和追回文物两千多件,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其中很多文物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在发掘工作结束的那天,当地文物局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祝仪式,表彰了我们在发掘工作中的贡献。李局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还邀请我们参加了西周文物的展览筹备工作。
“这些文物都是西周历史的见证,”李局长说,“我们打算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举办一场西周陈仓侯墓文物特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周的历史和文化,了解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希望你们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爽快地答应了李局长的邀请,决定留在宝鸡,协助他们筹备文物特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出土和追回的文物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研究,撰写了文物的介绍文字,设计了展览的布局和流程。
胖子负责文物的搬运和摆放,他虽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做起事来却非常细心,每一件文物都轻拿轻放,生怕受到一点损坏;阿贵负责展览的讲解工作,他提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把每一件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都背得滚瓜烂熟,讲起来生动有趣,吸引了很多观众;老烟枪则负责为观众演示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他用简单的工具,模仿西周时期的铸造方法,制作了一些小型的青铜器具,让观众们直观地了解了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Shirley杨负责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一些受损的文物进行了精心的修复,让它们恢复了往日的光彩;我则负责展览的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和网络,向更多的人宣传西周陈仓侯墓文物特展,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参观。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西周陈仓侯墓文物特展如期举办。开展那天,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人头攒动,很多观众都是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西周文物的风采。看着观众们惊叹的表情,听着他们对文物的赞美,我们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没想到咱们能为西周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做这么多事,”胖子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这些都是专家学者的事,现在才知道,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为保护文物出一份力。”
Shirley杨点点头:“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根脉,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这些珍贵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让它们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展现。”
老烟枪抽着烟,说:“我打算等特展结束后,就回青溪镇开个小铺子,专门卖一些跟文物保护相关的书籍和工具,再给镇上的人讲讲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保护文物。”
阿贵也说:“我打算报考文物保护专业的大学,系统地学习文物保护知识,以后成为一名专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为保护更多的文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看着身边的伙伴,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期待。从献王墓到尉犁王墓,从唐代敦煌古墓到西周陈仓侯墓,我们一起经历了危险和挑战,一起收获了知识和友谊,一起为保护文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