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花诗不是一个贪权的帝王,她只贪钱。
而且她和其他不敢放权出去,担心被架空,出现欺上瞒下的帝王不一样。
她有着召唤师身份这个最大的底气,不担心被架空或是手底下的人反。
再加上,整个黎国上下,大半都签订了借灵力的协议,其中就包括这些朝中大臣,以及军营士兵。
所以黎花诗十分大度的放权出去,几乎是把她能甩出去的的公务,通通都丢给了下面的人。
反正护七是作为监管作用的,但凡发现了贪污了她的钱,或是背地里搞什么小动作的,要么罚款,要么砍了。
黎花诗是如何登上这个帝王之位的,众人心里都十分清楚,所以没人会认为她是心慈手软,会在乎骂名的人。
尤其是当初,不管是世家还是什么将军,在黎花诗坐上王位之后,对于不愿臣服的,以及不愿接受新政策的,黎花诗就一个字,杀。
杀完之后抄家,充盈国库。
俨然一副要将独裁君主进行到底的姿态。
不过黎花诗也不全是骂名,至少她坐上王位之后,改的许多政策,以及拿出来的许多东西,对于百姓来说,是确确实实有着许多好处的。
各方面经济确实都得到了发展,生活方面更加便利。
比如黎花诗让自己手下的人用传送阵来运送货物或是传递信件,开采矿产或是探索宝藏。
在医疗方面,黎花诗也让百千针教导出来了许多大夫,提高了这个世界的医疗水平 。
建立了学堂开放资源教育、建设了孤儿院收留没有父母的人、神、妖,提供免费教育。
废除了奴隶制度改为雇佣关系,开设了士兵退役补贴,制定了律法修建了衙门。
提倡百姓开垦荒地,由黎国免费发放种子教导种地。
除此之外,黎花诗一旦想到什么好的想法时,也会立即颁布下去。
虽然对世家来说损失了他们的利益,但是百姓过的好了。
世家即便有所不满也不敢说什么,先不提黎花诗是独裁主义,一言不合就抄家的样子。
世家说到底也是靠这些百姓赚取利益,百姓变得富裕了,世家才能更富裕不是。
更何况,黎花诗身边的追谣可是和世家抢生意的存在。
识相的话还能跟着追谣合作吃点肉汤,一旦黎花诗不乐意了,直接让追谣将他们的碗都端走,把所有生意都抢了,可是连汤底都喝不了一口。
世家氏族们也没办法,谁让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吃喝玩乐,以及武器各方面,追谣都能抢生意呢。
不管是哪方面都拿捏不了黎花诗,他们就没有话语权。
唯一能拿捏黎花诗的,也就是身为将军的相柳。
然而相柳根本不会和世家氏族一起反对黎花诗的政策,于是所有世家只能憋屈的认命。
至于相柳为什么能拿捏黎花诗,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黎花诗放权这事了。
一开始,黎花诗大肆放权出去,也算是给各大世家以及西炎旧臣一些安慰,至少新的君王愿意重用他们。
尽管黎花诗建立了一个监管部门,专门负责监督和查办他们,但只要他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查不是。
更何况在不影响大局的小事上面,黎花诗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臣子的要求,她就一个,有能力,能为她分忧就行。
但是对于黎花诗来说,即便她把能分的权利都分出去了,还是剩下一部分必须由她来做断夺的。
面对一堆摆在眼前就像是作业一样的奏折,黎花诗直接将这些带去上朝的时候,让人念给大臣们听,然后由大臣出主意该怎么做。
黎花诗就在王位上面嗑着瓜子,乐呵呵的看他们分为不同派系的队伍,从一开始的不同见解,再到后面吵起来。
这其实都没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有一次相柳上奏了一份有关于士兵的请求,黎花诗一拿出来让众臣做决定。
好家伙,当初相柳的行事作风和黎花诗可谓是差不了太多,众人不敢恨黎花诗,还不敢恨相柳吗?
于是不管相柳提什么意见,都会有人跳出来找理由反对。
也就是那一次,众人吵的差点在朝堂上打起来。
然而黎花诗这个看热闹的直接在朝堂上笑出声来,顿时就惹怒了相柳,一气之下就要罢官,当他游手好闲的防风邶去看天下大好河山。
她每天兢兢业业上朝,认认真真工作,防风邶这家伙想去潇洒快活?想得美!
黎花诗这下热闹也不看了,也不需要他们在争论了,直接同意了相柳上奏的请求。
总之就是不同意相柳罢官的意思。
虽然达到了相柳想要的结果,但是他还是很气黎花诗,她自己早做决定哪有这么多事?
于是对于某个把所有公务都推出去,拐着法儿偷懒的某人,相柳直接以代表洪江监督她为由,一有空闲就用传送阵盯着她。
一旦黎花诗抱怨什么的,相柳就用她自己说过的话来堵她。
是她当初说欢迎他来骚扰的,也是她说让洪江可以监督她的。
黎花诗要是还想说什么,相柳就会一副既然我管不了,那我就不管了,我要罢官的样子。
黎花诗:。。。
这下好了,当初骚扰人,现在遭报应了。
但是罢官是不可能让相柳罢官的,她都不能逍遥快活,他也别想!!
黎花诗宁愿相互折磨也不想看自己的小伙伴过上好日子!
黎国刚建立的前两年,黎花诗就算是偷懒也还是每天都有公务要处理的。
而且由于被相柳看管着,她几乎一个月只能去见蓐收一次,然后委屈巴巴的搂着蓐收求安慰。
然而后面黎花诗被蓐收拒绝以传送阵这种方式在私底下‘频繁’的见面。
(黎花诗:拜托!一个月见一面哪里频繁了?!)
理由是因为她是一国之君,老是这么突然跑到其他国家影响不好。
蓐收让写信交流。
反正传送阵送信也很快。
这和她当初的预想完全不一样。。。
黎花诗早就盯上蓐收这个几乎拦了皓翎大半公务,为皓翎王分忧大半的能臣十分心动了。
于是黎花诗想了想,联姻这事,得找皓翎王,于是她直接给皓翎王传信,约其见面,为两国交好,聊一聊联姻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