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师父,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懂了,现在再看,我丢,还是不懂啊。”

“这个不是一下子懂的东西,得需要慢慢来别着急。每当你觉得懂了,就是不懂的时候。

每当你觉得是你想的那样的时候,也正是着相的时候。

比如;师父说,师父与师父不一样这个事情,很多孩子没明白是啥意思。

如你跟师父一样,以梦师父志顺师父做师父,心里是这样尊敬的。

现实是;我们在梦师父与志顺师父真正的徒弟面前,咱就是个陌生人。

我们以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做师父,也是一回事儿。

从这维度上说,我们既算也不算。从思想以及感恩角度我们算,从现实角度不算。它俩不矛盾。

但人接受不了这个。即知道是这样的,又不愿意接受是这样的,心就卡住了。

就像我们看张仲景先生的书,学到东西,从意义上讲,我们也算张仲景先生的学生,而张仲景先生算我们的老师。

同时还有另一点是,实际上,张仲景先生的徒弟是他徒弟。而我们只算是从书中学到东西的学生。

他徒弟都不一定算你哪代老师了。

事是这样事。但告诉你师父跟师父不一样的时候,你理解不了时,思维就打架了。”

“师父思维打架会如何啊?”

“较真嘛,师父告诉你,师父跟师父不一样,你理解不了这个意思时候,就会觉得师父在说别的师父呢。一这么去想时,就对你师父不乐意了呗。

朝辛辛苦苦教你的师父生怨气,甚至说断就断了。然后觉得自己没毛病,是师父的不是。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喜欢在自己认为的相中,接受不了与自己所想不同的事情,哪怕是自己想的错了,也会发现不了这个事儿。从而造成这种事故。这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也是前六识中最难过的思维卡点。

有时候是接受不了超出自己认识中的认识。

有时候很难从自己认为的认识中出来。”

“遇上这种事情咋办呀师父?”

“随孩子去呗,这事太正常了。就像你妈给你养大,你因为哪个偶像跟你妈翻脸离家出走没区别。

同时,以现实角度来讲,规律也是这样的。

你对人太好时,也会容易造成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就是游戏规则。

若是花了很大价钱,费了很大力,很难很难才拜你为师,不会发生这种事儿。

反之,则非常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那就会变成,即拿你当父母一样,嗷嗷要吃的,觉得吃饱时,一个不乐意翻脸又会拿你当陌生人,说拜拜就拜拜。

这个就是人性中,业力下的一种规律锁。因你有好吃的接近你,觉得吃好了后,一个不乐意就翻脸。

他会忘记,你是一个愿意教他的陌生人这种事儿。

并且,没形式上的拜师,人也很难觉得自己拜师这种事儿,有什么意义。

有的人明白师父的含义,有的人只觉得师父是老师一样。

不执着这个,帮助到了孩子就好,其它的随孩子去吧。”

“明白了师父。”

“随风吧,缘来则聚,缘尽则散,惜我者惜之,弃我者随风。

孩子们切记;修行修着修着,除了觉越来越厉害外,那颗曾经残破不堪的心,也会越发的敏感,这个要自己注意。在感知力变强的同时,心也容易一个不稳顺着敏感而动。一不留神就会自动代入,觉得如何如何。

前五感造识,影响人如何想。而识单独什么都不经历,也会自动如何如何。这个多在境中修吧。讲的再简单,也得在点点滴滴中去修去印证。”

“那师父,如果一不注意掉进这种坑中,您还会给机会重新结缘嘛?”

“得随缘。缘就是看彼此心中有没有彼此。若师父还有,师父会翻篇过去。若师父没有了,不愿意再相信你,那就算了嘛。毕竟已经教了很多很多不是钱就能买到的东西。那就别再贪心了。再贪,只能贪个师父还是你师父了。愿不愿意教,得看你啥心。

多少孩子嘴里吵吵着师父像自己父亲一样,自己要跟着师父一辈子,以后给师父养老,孝顺师父。情绪翻涌,心魔来时,瞬间翻脸,把他这野爹直接扔啦,不要了。

呀哈哈哈哈哈。也挺好玩的。”

“这还好玩儿啊师父?”

“因为师父早知道的呀,也特意在境遇来临前,嗷嗷教。为的就是再与师父因为境遇散开前。师父能帮你修得自在。而不是离开师父后,还是最初那个痛苦的孩子。”

“谢谢您师父。”

“不必客气,轮回下来,拉的住你就拉着。你自己要是松手了,师父也没辙。

若有天,你这般了。自己在外面照顾好自己。想家了就回来。需要师父帮什么忙,过来找师父。

师父不保证任何事情,师父只能告诉你,如果没有跟你心寒的话,那我还愿意认你。如果心寒了,那是师父小心眼了。也不一定原谅你,但觉对不会有任何怨你。

你师父在教你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你学很多东西后,有天初心一变会分离的准备,依然还愿意教你。

也很早就知道,谁会不会在境遇中发生变化,从一开始接触时就知道。只为让你在世间不再受无常欺负,所以教你。

言尽于此,人生路漫漫,任重而道远。风来吹风,雨来淋雨,下雪啦,那就欣赏雪花。”

“师父,感觉有些心疼你。”

“因为你有心呀,但不必心疼什么。踏上这条路时,师父就明白的。

若有天你走了,我们彼此分离。往后余生一定照顾好自己。师父挂念你,教你的那颗心师父会收回。

没有我的时候,自己学会自强不息哈,也要学会厚德载物。别光学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载不动,那样容易变成一个心眼小的人。包容不了其它,更容易包容不了自己。

有些东西也要开始变化了,自己把所学在生活中去实践,用智慧去化解。莫要陷入思维卡点的执着障内。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