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梢的风,带着一丝初夏的微热,拂过五菱宏光的车窗。
姜小渔稳稳地开着车。
副驾驶的沈玉芳怀里抱着姜立秋。
小家伙刚满一岁半,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一切。
偶尔咿咿呀呀地叫唤两声,小手不安分地挥舞着。
沈玉芳低头,温柔地亲了亲儿子肉嘟嘟的脸颊。
“立秋乖,我们去打针针,打了针针就不生病了。”
姜立秋似乎听懂了,眨巴着大眼睛,小嘴嘟嘟的,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乌黑的眼睛里满是光芒。
姜小渔偶尔侧脸看着妻儿,嘴角露出的幸福简直是压不住了。
这样的日子,平平淡淡的,却充实幸福。
很快,大王镇卫生院的牌子出现在眼前。
卫生院不大。
前几年还是破旧的平房医院。
这几年政府投资,一栋六层小楼拔地而起。
院子里栽着悬铃木树,树叶绿油油的,很是旺盛。
东南角里种着各式各样的蔬菜,茄子,辣椒,生菜,茼蒿,很有生活气息。
看到生机盎然的院落,勾动起了姜小渔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他的后院十几亩地,还空闲着呢。
“玉芳,咱们回去后院种地瓜吧,等到秋天,我给你烤地瓜吃。”
“好啊好啊。小渔老公,好久没在家干活啦。唉……好怀念以前的日子。”
五菱宏光停稳当后,“哗啦”一下拉开车门,沈玉芳抱着儿子下了车。
“横向拉车门,真是带劲儿。”
现如今,姜小渔拥有教育公司,拥有大型捕鱼船和豪华游艇,身价过亿,却一直没有换车。
五菱神车爬山涉水的,性能似乎不差越野车。
主要是开习惯,开顺手了,没有换车的想法。
…
一家三口,走进医院大厅,凉凉的气息很是舒服。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草药香。
乘坐电梯来到三楼。
今天不是周末,来打疫苗的并不多。
他从粉红色的袋子里,取出绿色的疫苗本本。
负责打疫苗的是个女医生,看起来三十出头的样子。
她穿着白大褂,头发利落地盘在脑后,戴着一副细框眼镜。
引人注目的是她耳朵上戴着的耳坠,金色的,竟然是小巧精致的鱼钩造型。
姜小渔心里微微一动。
这医生,怕不是个钓鱼佬。
女医生正在低头写着什么,听到动静,抬起头。
她的目光在姜立秋粉嫩的小脸上停留片刻,露出一丝职业性的微笑。
“给宝宝打疫苗是吧?把本子给我看一下。”
姜小渔微笑着递了上去。
她的手指修长干净,不像常年握手术刀的,反而有些常年持握某种细长物件的薄茧。
姜小渔的目光再次落到那鱼钩耳坠上。
这爱好,真是刻在骨子里的。
“宝宝叫姜立秋?名字不错。”
女医生随口说了一句,拿过疫苗单子,见都签了字。
打开冰箱取出了疫苗,针管,药瓶,棉签,消毒酒精。
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沓。
沈玉芳抱着姜立秋,柔声安抚着。
“立秋不怕,妈妈在呢,一点点疼,像小蚂蚁咬一下。”
姜立秋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小身子在妈妈怀里扭了扭,小嘴也开始扁起来。
“医生,左胳膊,还是右胳膊?”沈玉芳询问一句。
女医生一张寡淡的脸,语气淡淡的,“右胳膊。”
沈玉芳把儿子放在桌面上,露出了白白嫩嫩的右胳膊。
姜小渔伸出手,轻轻压住了儿子的双腿。
“立秋是男子汉,不怕疼。”
他的手掌宽厚温暖,传递着安定的力量。
女医生准备妥当,抬头看了姜小渔一眼。
她的眼神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爸爸按住宝宝的胳膊,别让他乱动。”
姜小渔依言,移开按压双腿的大手,轻轻固定住姜立秋的小胳膊。
针尖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寒芒。
姜小渔的心也跟着微微提了一下。
尽管知道这是为了孩子好,但看着针扎进儿子娇嫩的皮肤,还是有些不忍。
“宝宝,宝宝,立秋宝宝,你看阿姨这里有个宝贝(?˙︶˙?)”
女医生淡淡一笑,用言语吸引着儿子的注意力,的动作很快,也很轻柔。
几乎是瞬间,疫苗就注射完毕。
姜立秋小嘴逐渐瘪撅了起来,随着针管拔出,“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声音洪亮。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沈玉芳立刻心疼地抱紧儿子,轻轻拍着他的背。
“不哭不哭,立秋最勇敢了,已经打完了。”
姜小渔也凑过去,用手指轻轻擦拭着儿子脸上的泪珠。
“好了好了,我们立秋是小英雄。”
讲真的,姜小渔不怕大海的大风大浪,却也怕打针!
女医生处理好医疗废物,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
“哭出来就好了,小孩子都这样。打完疫苗,需要观察三十分钟后再走!”
女医生及时提醒,喊住了向外走的沈玉芳。
“哦,好的。”沈玉芳点点头。
女医生顿了顿,目光转向姜小渔,带着几分思索。
“看你这手,常年握鱼竿的吧?”
姜小渔微微一怔,随即呵呵一笑。
这是遇到同道中人了。
他摊开自己的手掌,上面确实有些常年拉扯鱼线留下的痕迹,虎口处也有薄茧。
“医生好眼力,平时瞎玩玩,只会一点点。”
女医生眼底闪动,聊了起来。
“我叫周燕。”
她指了指自己的鱼钩耳坠。
“这是我唯一的爱好。”
周燕的声音很平静,却透着一股子对钓鱼的痴迷。
“姜小渔。”
他报上自己的名字。
“没想到周医生也是钓友。”
周燕嘴角弯了弯。
“这年头,女钓友可不多见。”
她从口袋里摸出手机。
“加个微信?周末有空的话,可以约着一起去甩两竿。”
姜小渔欣然同意。
“好啊,求之不得。”
两人互相加上了微信。
周燕看着姜立秋,小家伙已经止住了哭声,正睁着泪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她。
她忍不住伸出手,轻轻逗了逗姜立秋的小下巴。
“这孩子,以后长大了,说不定也是个钓鱼高手。”
沈玉芳在一旁听着,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她同样对钓鱼痴迷,并不反对儿子长大后,成为职业钓手。
同时能遇到志同道合的钓鱼佬朋友,她也高兴。
姜小渔抱着已经平静下来的姜立秋,看着周燕。
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打疫苗的情景。
那是九十年代,物资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
那时候给小孩子打的预防针,很多是那种白色的糖丸丸。
小小的,圆圆的,入口带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对于那个年代的孩子来说,糖是稀罕物。
每次听说要去打防疫针,姜小渔和小伙伴们非但不害怕,反而有些期待。
期待着那颗能带来短暂甜美滋味的糖丸。
不像现在,疫苗种类繁多,安全性也高了无数倍。
孩子们虽然还是会因为打针的疼痛而哭闹,但至少不用再把那一点点甜味当成奢侈的享受。
时代变了。
看着怀里儿子红扑扑的小脸,姜小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幸福感。
如今的生活富足安稳,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这比什么都重要。
他是一个父亲了,肩上担着沉甸甸的责任。
三十分钟在和周燕的聊天中很快过去了。
和周燕道别后,姜小渔一家三口走出了卫生院。
五月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姜立秋在爸爸怀里,已经有些昏昏欲睡。
沈玉芳挽着姜小渔的胳膊,轻声说道。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你钓友。”
姜小渔笑了笑。
“缘分吧。”
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儿子睡着了,又看了看院落里的瓜果蔬菜。
回去之后,该把后院那块地翻一翻了。
种点地瓜,秋天就能给妻子和儿子烤地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