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煮一锅鸡蛋,冷水下锅,也就是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刘运长之所以按二十分钟算,一是控制产量,二是一锅煮的量多少有影响,三是留足了大伙扒蛋皮的时间,冷却锅汤的时间。
按照他的市场设想。销售热度下来后,不可能一天就能卖出去五万枚。就按卖出去三万枚到四万枚算,剩下的就是保底量。
上访事件,若一阵风一般,在县城悄然传开了。有人就说王作成要倒霉了。可棉纺厂的工人在听到消息之后,却是对王作成感激不已,都认为他是个好官。
但任谁都知道,没有谁能一下子拿出几百万来买一个破厂子。就连普通老百姓都认为王作成这次是大话说太满,要自食恶果了。
同时,另一个声音也传了出来,说是原本县里的一个领导亲戚想买,可让王作成这么一搅和,又不买了。没办法,想避嫌。当然,也有人说是没便宜可捡。
知情者都认为王作成此时会十分闹心,不知在哪个角落里哭呢。
可事实上,当天晚上,他便和刘运长坐到了一起。
“刘老弟,这第一步,我算是给你做到了,可这下一步,就看你的了,我可是赌上了全部身家性命了啊。”
刘运长举起杯道:“放心吧,此时,那些想捡便宜的人一定是打了退堂鼓,胜利必定是属于我们的。来,庆祝一下,干一杯。”
看着刘运作自信满满的样子,王作成心里倒没底了。他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相信这个年轻人了。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接下来的日子,王作成表面平静,实际过得无比煎熬。他一边忙碌,一边在等待着刘运长的下一步动作,可却迟迟没有等来刘运长的任何消息。
正当他有些绝望之际,终于等到了刘运长,而且给他带来了一个劲爆的消息。
现在去棉纺厂召开职工大会,向工人宣布县政府零价格将析纺厂卖给鸿运公司,让员工表决,会议通过,现场签订协议。
“你开什么玩笑?零价格?别说县里同不同意,工人们也不会同意啊。”王作成仿佛屁股下安了弹簧,噌的跳了起来。
刘运长却是胸有成竹的道:“县里会同意的。工人也会同意的。第一,县里巴不得把这个包袱尽快甩出去。第二,这毕竟是企业行为,只要厂子同意了,县里巴不得和自己没关系。”
在刘运长的一再表态下,王作成叫来了相关部门,一行十几人浩浩荡荡的直奔棉纺厂而去。
让王作成没想到的是,此时棉纺厂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职工,仿佛知道他们要来一样。
棉纺厂的领导班子也早已等在了门口迎接。
“范厂长,你们这是算出来我们会来?”王作成故作惊讶的问。
“王县长,不是您让赵总通知我们,今天要来开会吗?”棉纺厂的范厂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壮年男人。
王作成看了刘运长一眼,显然这一切都是刘运长安排的。赵总,自然是赵玉霞了。经过半个月的调整,她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购析纺厂。
王作成,刘运长,赵玉霞,范厂长等棉纺厂的领导班子,全都在主席台上就坐。
范厂长主动担当起了主持任务,简单的开场白后,就将王作成推出来讲话。
王作成也不矫情,他已经在刘运长那里知道了情况。拿过麦克风,吹了两口,便道:“同志们,今天这个会,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性的会议。经过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棉纺厂的改革工作终于有了成果……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鸿运公司刘董事长讲话。”
王作成一番慷慨陈词后,将主动权交给了刘运长。
刘运长当仁不让,站起来给大家鞠了一躬。竟然换来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
县里来的人,包括王作成,全都疑惑的看向刘运长,等待他来一番激昂的,冗长的演讲。
刘运长笑着扫视会场一圈,淡淡开口:“各位叔叔,阿姨,在坐的大部分人,我们都已经交流过了。在此,我不想过多的重复。
第一,是未来大家的工作分配问题,一是继续在厂子里工作,当然不再是纺织工,而是养殖工,生产工人。二是自主创业,政府为大家提供创业贷款,大家自己搞蛋鸡养殖,鸡蛋由公司收购。
第二,就是陈欠债务清偿。如今,谁都没有能力一次性清偿几百万的债务。但我的保证绝对不打折扣。从现在开始,工资按月发放。三个月以后,两个月补发一个月的陈欠工资。
第三,若是愿意,陈欠工资可以投资入股,在年底享受公司分红。
虽然公司买厂子没有拿一分钱,暂时也没有拿出一分钱来偿还债务。但实际上,你们所有的债务都将由公司来偿还,就是公司的收购价格。
几百万的资金,我们认了,但必须允许我们分期偿付。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盘活企业经营当中,保障企业运营起来。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老板一个人就能发展起来的,需要大家一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这个企业就有希望。
试想,我现在把一把万还给你们,你们是拿到了钱,可剩下的钱呢?从哪里来?只有企业活了,才有源源不断的钱,我们的陈欠有着落了,还有了长远的依靠。
我要说的是,希望就是生望。我要带给大家的就是希望。请大家相信我,相信鸿运公司。”
“我保证,只要企业活了,我们的钱第一时间拿回去,而且,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如果大家认可,那么就投票表决,我们与政府签订收购协议,协议一签,就是我们厂子新生的开始。”
哗,底下掌声雷动。直到这一刻,王作成才知道,刘运长这些天为什么没有动静,原来一直在做职工的思想工作。
他今天所讲的话,一大半是讲给他和有关部门的人听的。
三十万转让不是事,三百万转让也不是事,因为都是捡便宜。可零价格转让?这就不是小事了,是得县里上会同意的。
但一想到县领导的话,再看看看现场的情况,王作成心里作了一个决定。关键是职工认可,这可不容易。他难以想象,刘运长到底怎么做到的。
不管怎么样,他不想去纠结,直接现场就跟刘运长签了合同。政府以零元的价格将棉纺厂出售给鸿运食品公司。而棉纺厂的所有职工债务,全部由鸿运公司负责清偿。
至此,棉纺厂的改革工作也算是正式圆满结束。王作成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回去跟领导汇报,然后让县里开一个会,通过这个事情。至于县里会不会同意,反正木已成舟,爱咋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