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
“滴答。”
“滴答……”
十二座龙头,流水不停。
昏暗的地宫里,似乎空荡无际,
只有滴水声跟脚步声,带着回音,清晰无比。
前方橘黄色的微光中,王勃看见,有一位身覆白戎华服的男子,
他在大殿舆图前,缓缓踱步,指点江山。
此人虽然年轻,但威势却极为不凡。
他身躯挺立,背后有一把山川短剑。
某一刻,戎衣男子目光闪过阴狠,似乎做了某种决定。
他看着面前的上党郡、邯郸郡的舆图,咬牙道,“再投入五万郡兵,本相就不信丁肆业扛得住!”
“命保国大将军,带领河北郡兵进攻,那些被蛊惑的上党郡人,该杀就杀,不要留情。”
“不妥!”戎衣男子尚未说完,台阶上有一黑袍人,当即反驳了此命令,
“现阶段,赵人没有统一天下的契机。”
“陛下要的,只是拿下陇西,恢复硖石道跟陇关道,打通金城跟长安的联系,令民间富足而已。”
闻言,戎衣华服男子冷哼两声,
他缓缓踱步,来到了老者面前,忽然从腰间拿出了一块武川山河令牌,
高举之后,对着地宫黑暗边缘处,怒喝道,“陛下仁义,难道我等便要手软?”
“这是陛下赐予李宣的武川令,见此如见皇帝。”
“魏行远。立刻命令各大江湖门派,加紧渗透上党大军,一定要让丁肆业的谎言不攻自破。”
“还有,四狱门那么多人才,一年经费几十万贯,为什么高一平、柳丹、龙甲,现在还没有头绪?”
就在地宫里,
右相李宣跟刑部侍郎魏行远,因为上党一地,政见不合时,
户部员外郎王勃,在一名特殊的黄门太监带领下,缓缓来到了地宫水池道。
‘噗噗’的脚步声,清脆而带着回音,
龙台下方,幽暗的烛火中,
李宣与魏行远停了下来,赵国两大重臣,目光皆是来到了王勃身上。
“王勃?呵呵,宣没想到,短短几个月,你竟然能来这里。”
“魏大人用了两年,本官用了一生,而你居然只用了六十三天。”
龙台舆图前,右相李宣打量了这个科举交白卷的士子,
对此哗众取宠的行为,他是多少有些不屑的,
只是此人的才能,确实厉害。
听着右相李宣的冷言,王勃并没有反驳,
作为法家集大成者,李宣跟杨炯的实力,不是一个级别的。
如果说杨炯只是一个优秀的法家,那李宣就是能在法家历史长河里,开创道法的人物。
地宫昏暗,龙台左右两侧,
魏行远长须乌发,不怒自威。
李宣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好一派人杰之象。
某一刻,王勃忽然对着地宫最深处的黑暗中,行了赵人大礼,
“臣王勃拜见大赵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谢陛下隆恩,能让王勃来到此地。”
陛下?
闻言,魏行远脸上闪过疑惑,
可瞧着李宣淡然自若,他才知皇帝周云应该是来了。
果然,黑暗的龙台上,还有一座阶梯。
那座阶梯的尽头,传来了皇帝周云的洪钟之音。
“王勃,你知不知道,你的行为,随时可能会死?朕也是考虑了一番,才决定让你多活一会。”
黑暗的地宫水池边,面对两大赵国重臣跟没有露面的皇帝,
这种极度压抑而恐怖的氛围里,
王勃嘴角一扬,眼里竟然只有狰狞,他戾气滔天道,
“勃承认我有赌的成分,但是我赌对了。陛下果然是要收拾李厚了,臣只是代陛下说了出来而已。”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王勃在洛阳的所作所为,看似疯狂,但实际上,他的每一个的动作,都是有章法的。
李厚之事,哪怕就是元始四年夏都不能提,
但在元始四年十一月份,大赵皇帝收拾李厚的时机就已经完全成熟,
天下大势已成,赵帝龙威赫赫,再无人能威胁江山。
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微末小官,就能要了李厚的命。
但在这之前,李厚之事,谁提出来。
那就是污蔑同族,大概率死路一条。
“没人告诉你,有的时候太聪明了,会死的快吗?”地宫黑暗深处,响起了赵帝周云的声音,
“朕叫你来,只是给你机会。李宣这道考验,你要是过不去,明天就会有你畏罪自尽的消息,在幽州传颂。”
“臣当然知晓,不过臣有自信不在任何人之下。”王勃虽相貌不伟,但此刻气焰却极地雄伟,
“哼哼。”黑暗中,皇帝周云冷笑两声道,
“也包括朕吗?”
“当然……包括。”
“哈哈哈,你这是取死之道。”地宫深处,周云狞笑道,
“前面两个有这种实力的,不是在造反,就是在造反的路上。”
“当然,朕也是一样的,比他们还彻底。行了,李宣开始吧。”
---------------
“大赵立国只有四年,严格来说,只有两年。但如今,土地兼并跟门阀权贵已经在迅速形成。”
“本相估算过,如果有朝一日,赵人没有土地了,那郡兵体系将会不攻自破。”
“届时,赵人将失去强大的军队,进而失去暴力,国防跟地方权力失衡,赵国将会进入动荡期。”
在皇家的世界里,一直有一支力量,在关注国家财富问题。
自先秦起,西边咸阳的秦人,历经数百年的苦难,总结出来一套高效的组织手段。
而大才商鞅归秦后,这种力量被发展到巅峰,
《商君书》既是秦国崛起的基石,却也锁住了今后所有王朝的命脉。
弱民强国!可赵民一旦弱无可弱,赵国将会自然崩溃。
“汉初萧何深知秦国体系可怕,所以在入咸阳第一时间,他就将秦朝的一切收走,汉承秦制,一直流传至今。”
“但东汉末年,王符的《潜夫论》已经说明,这一套体系最多也就是两百年左右。”
地宫里,
右相李宣每走一步,王勃感觉他就像走在历代王朝的兴衰之路上,
他似一个后来者,在俯视每一个王朝的崛起没落,从中寻找赵人的长存之路。
“本相跟陛下计算过,以赵国现有情况,六十年后,土地兼并跟门阀大族,将会成为赵国的心腹大患。”
“所以,现在陛下也好,本相跟魏大人也罢,作为赵人的掌舵者,我们将要寻找一条解决的路线。”
“而我们作为孤臣,终将死亡。但我们不该只有死亡,我们还要留下别的。”
六十年?!
王勃有些吃惊,一般来说,王朝前期活力最多就是三十年。
楚国在四十年后进入衰弱期,在秦、汉、晋等王朝中,算是国力维持的很久了。
“陛下不是一直解决的很好吗?”
地宫里,待李宣停下后,王勃掷地有声的开口了,
“传位三皇子,将实力根深蒂固的青山一族连根拔起,这样王朝第一批最大财富的持有者,就将全部消失。”
“随后二代皇帝登基,继续沿用楚太祖项衍的杀一存九之术,这样至少多延续百年。”
楚太祖项衍的杀一存九其实很高明,
它的办法是最能保持王朝活力的。
太祖项衍认为,只要一个群体的数量够多,一定会出现皇族、权贵、庶民,三个阶层。
他们之间必须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任何一方过强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庶民强则楚国混乱,权贵强则楚国空心,皇族强则楚国灭亡。
三者平衡,互相牵制,为楚人核心国策。
但也就是这个平衡,造成了楚国皇子登基的互相杀戮。
这份活力的代价,是少部分人的痛苦,
是每一个爬到皇位旁边的大门阀、大权贵的鲸落,
关中豪强霍氏是这样,河北豪强公孙氏也是这样,
这种杀戮滔天的办法,不是赵人所追求的解决之道。
“实力不会消失,只会代代相传。”王勃反驳了李宣的话,
“陛下,如果赵人不怎么做,那么赵国初期的开国势力将会保留。”
“不出几十年,赵国将会变成一个,比楚国还要门阀强盛的帝国。”
安静。
地宫里,绝对的安静。
这次王勃可比太极宫那次说的严重,
这是明晃晃的挑唆皇帝杀皇后,推出去斩也不算过分。
龙台上,李宣看王勃的眼神已经变了,这是一个毒士,没必要留下。
鹿山派魏行远,无奈的叹息一声,默默低下了头颅。
十二个龙头,吐水的声音‘滴答滴答’,
某一刻,就在三人的呼吸都能清晰可闻时,
地宫深处,那道威武的声音再次响起来了,
“王勃,你答完了吗?”
“哈哈哈……”闻言,地宫里,王勃指着龙台上的人,忽然发出了狂笑,
“迂腐,哈哈哈,迂腐啊!不满意这种办法?”
“你们这是白费力气。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可能改变吗?这是天道,无人能变。”
疯狂的讥笑之后,王勃就好像找到了志同道合之士一样,
烛火摇曳中,他目露狰狞道,
“谁错了?农夫耕地求活他有错吗?权贵门阀遵纪守法,兢兢业业,代代传家,他们有错吗?”
“可大家都没有错,最终的结果,却是会出现土地兼并、财富集中。”
“届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乱世流人登高一呼,楚也好,赵也罢,都出不了这条路!”
一枚令牌,
从地宫深处高高抛起,掉落在王勃面前。
地宫滴水声清晰,橘黄色的火光下,地宫昏暗,
赵帝周云的声音,在地宫深渊处传来,
“朕不怕告诉你,朕必会传位太子。娘子待朕恩重如山,朕不会辜负她们的。”
“这是一块暗影卫的旅将令,这里就是暗影卫的总部,今后你可以使用此地。”
“以你的才华,捡起这块令牌的后果,不用朕说你也明白。自己决定吧。”
龙台上,再也没了皇帝的声音。
竟然是传位李信?!
那王勃不能理解,为什么陛下周云又要拼命的保贞娘子。
按理说,贞娘子的势力应该清除才对。
地上是一块带着山川河流的令牌,下方有一些锯齿状的痕迹,王勃估计跟兵符差不多。
‘噗噗’的踩在黑暗的地宫中,
王勃自嘲的笑了笑,他没有犹豫,顺手将令牌收入囊中,
“后果?呵呵呵,能有什么后果。无非就是步商君、李君的后尘。”
“中原民族从不缺乏这种文人,如此盛举,勃能进入,便胜却人间百年,哈哈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