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楚兵 > 第1097章 北赵国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元始五年,

曾经威震天下的武川赵人,似乎也被蒙上了王朝盛极而衰的阴霾。

年初黄河水灾,四郡百姓,在淤泥中痛苦哀嚎,十几万人死于冰汛。

赵国朝堂耗费海量人力物力,好不容易稳住了局面。

本以为,元始五年能就此太平。

殊不知,这水灾似乎只是预兆。

至四月,科举案爆发,赵人高层官员倒下一片。

至五月,胡饼案、青果案相继出现,

武川名将赵阿四被迫远走苦寒的关外,

太师李岗被罢免,发配北疆。太傅焦仁撤职,逐出幽州城。

可就在天下门阀权贵们,还沉寂在武川人内乱如此激烈的喜悦中时,

时至七月,北赵却传来了惊天动地的消息。

自陇右归来的白狼将军李信,对这些年屡屡争锋的武川勋贵刘氏,展开了灭族行动。

这场动乱,激起刘氏的激烈反抗。

最终,虽然大赵皇帝周云平息了叛乱,但所造成的后果,却几乎是整个赵军集团的撕裂。

太子李信远走西域,三皇子李定被软禁于渤海。

上官家族永久离开幽州,前往灵武,担任节度使之责。

至此,曾经战无不胜的武川集团,实力大幅衰弱了。

赵帝六营中,

骑三营五兽将刘谋发配西域,只留下马器跟马九,军力大减。

步二营、十二营,上官彪被杀,上官定方远走灵武。

十五营、十八营,大量将官被杀、被囚、被流放,处于动乱中的武川两营,战力几乎归零。

武川赵人引以为傲的皇帝六军,

六去其五,就只剩下黑蟒李泰一支完整编制了。

而曾经拱卫在皇帝周云身旁的四大后族,全部离开了中枢,

赵国的武力,似乎衰弱到了极点。

强大赵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天下各族并没有兴趣。

他们所看到的只有一件事,赵帝周云在皇帝坐稳后,开始了对昔日功臣的大清洗。

当然,这种事情,天下各族也能理解。

毕竟,皇帝的龙椅下,埋的从来不是金砖,而是功臣与亲族的血肉。

只是,赵人衰弱,千载难逢之机,楚、梁、魏等国,又如何能错过?

战争爆发了!

魏、宋、梁、齐、楚,五国趁着赵人西征之际,联合北伐!

宋国大将宁则,被梁国皇帝萧汉尊为北伐大都督。

在名义上,统领西线魏、宋、梁的主力部队,对仇敌赵国展开攻伐。

至于实际上,前宋五虎大将,黄公将军宁则,能有多少调动权,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至十月初,五国联军的行动极为成功。

武卫将军余建山,在陇西发动大战,前后打击礼县、河池、武都等地。

其中,赵军周伯部、马桐部首当其冲,已经在山林战中丢失了大量据点,败退百里。

齐王南野跟羽林卫大将军杨猛,更是渡过黄河,进入了平原郡,大肆攻城掠地。

玄武军赵阿四的缺失,让这片区域赵军战力低迷。

而魏州、博州的主力军,面对李义的请求支援,

却以敌情不明,防守为重,暂时拒绝执行。

这让楚齐联军在平原、乐陵战场,取得局部兵力、战力的巨大优势。

--------------

“快,上人啊,抵挡住,别把咱们的脸丢光了。”

“姓梁的,你个废物,只会经商吗?挡住啊!”

乐陵郡,

战场形势十分严峻。

李义在接手步三营后,情况比想象中的糟糕。

六千嫡系兵马,走了近两千人,且基本都是将官,

哪怕剩下的四千人,也是士气低落,兵无战心。

整个玄武军都不相信,赵阿四统领是因为什么青果之事被扳倒的,

在他们眼里,谁得利就是谁害了赵将军。

因此,李义来玄武军的这几个月,

可谓是受尽了冷眼,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欢迎他。

好在,赵军之中,并不缺乏骁勇之辈。

而长期在大赵皇帝身边的李义,本就资质上佳,耳濡目染,早已具备了名将的能力。

几个月的时间,拉拢替换,步三营总算慢慢恢复了一些战力。

“打不了,咱们要撤!”

咆哮声、怒吼声不绝于耳的战场,身覆三羽赤盔的李义,进入帅营后,立即做出了判断。

舆图后方,有八张太师椅,此刻只坐了三个人。

沧州郡兵统领刘仁轨,清河郡兵旅将张进,雁门郡兵统领封万山。

军中首重威望跟资历。

李义虽然看上去也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

可他跟赵阿四比起来,无论威慑力还是名望都差了很远。

这会,若是赵阿四如此说,封万山这种老将绝不会说话,

但李义这么讲,他眼神一冷,抚须不服的开口了,

“李将军,咱们就算没有大帅等人的支援,也有七八万兵马,如何不能战?”

此情此景,有些木讷的刘仁轨身后,赵子昂、程之问当即皱眉。

这个封万山有点倚老卖老,明显是不服李义这种靠姐姐裙带关系上来的将军。

如今,乐陵、平原两郡,

赵军最高职位将领都在屋子里了,

李义为主力统领,当为帅。

刘仁轨、封万山为辅,张进则是身份地位摆在那,周伯的面子肯定要给,所以也能算是一方主将。

屋内,虽然是封万山开口质疑,

但除了反应迟钝的刘仁轨,其他人也都想看看李义将军的成色。

故一个个闭口不言,静待玄武军步三营统领开口。

“说完了?!”舆图前方,李义目光如炬,淡然自若。

待封万山行礼回座后,

赵帝护卫头子李义,扫视帐内众人,当即勃然大怒道,

“封万山!难怪你比不过马桐。咱们七八万人,只有本将一万主力跟刘仁轨的沧州郡兵。”

“不后撤怎么打?羽林军杨猛三万精锐,南野也有五万主力齐军。”

“论兵力,七八万打十三万。论战力,两万精锐打人家八万。论将领,杨猛进位大宗师,南野同样是猛将。拿什么打?”

----------------

河北东线,黄河渡口。

大风起兮云飞扬,军旗所过,遮天蔽日。

朱红羽林大纛下,

一员猛将,身覆玄甲,手持大到夸张的精铁战国戟,

在战鼓咆哮,号角嗡鸣的黄河高坡上,督看楚军渡河。

先登将军杨猛,尽管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他还是习惯穿着当年项济给他的这身甲胄。

无他,用的舒服,浑身自在。

“将军,最新军情,李义等人不敢敌,已经退兵百里了。”

西域宝马上,听着步三营等赵军主力,连打一战都不敢,就兵退百里,

先登将军杨猛,不禁笑着摇了摇头,鄙夷冷哼道,

“昔日赵军何等英雄?今天对手是什么,李义、封万山?还有个什么市井之徒的刘仁轨,真是笑死老子了。”

“不过也好,赵兄弟不在,梁标、程庆也没来,本将杀起来也不用顾忌老兄弟。”

---------------

河北西线,邯郸战场。

黑云压原野,大风习习,旌旗潇潇,马蹄声声惊四方。

邯郸城外,此刻已经化为了军营的海洋。

到处是奔腾而走的骑兵,各处斥候将方圆几百里战况,汇聚到了邯郸城内。

尤其是赵帝周云即将抵达消息,

此刻,哪怕有三十几万兵马的西线联军,同样是高度紧张。

邯郸城内,

此刻已经化作了人间地狱。

从南门到北门,从民房到府衙,

到处是烧焦的尸体跟被兵卒侮辱的裸尸。

房屋尽毁,人畜不留,粮库、府库皆被抢掠一空。

魏军突袭,朱雀军梅朝方不敌,

一切来的突然,十几万赵人未走,全部成了战争冤魂。

邯郸城,魏王丁肆业都同意,

宁则、萧启鸿当然是点头,

毕竟,魏王才有可能是邯郸的得利者,他们肯定没戏。

各支兵马入城抢劫杀戮数日,

将邯郸沦为了一片恶鬼横行之地。

不过,抢得虽然痛苦,但丁肆业对赵国愤恨如此之深,还是超过了大伙的预计。

“可惜!太可惜了。特么的,这都让铁驼子那老东西扛住了。”

“这个王八蛋,以前就是扒灰的狗东西,如今更是可恶!”

帅营里,篝火熊熊。

三方主位上,魏王丁肆业打掌拍桌,怒不可遏,不停的口吐芬芳。

显然,对于这种战果,他是不能接受的。

为了这场偷袭,魏军足足演了几个月,宋军也准备多时。

当邯郸被袭击,无法及时送出消息后,宋军精锐将大举突袭邺城。

若是邺城、邯郸两大重镇都被拿下,

赵国河北西部顷刻之间糜烂,等同于丢失河北的四分之一。

“哈哈哈,魏王莫要激动。”主位右侧,梁国上将军萧启鸿抚须笑道,

“根据绝密消息,有不少宫娥看见周云经常呕血。这战场劳顿,赵帝恐怕要死于征战了。”

军神,

已经老了!

正是因为这个事实,宁则等人才敢集结兵马,北犯赵国。

若是野狐滩时期,挥刀斩铁力的赵王周云,借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犯边。

“诸位,此战当为生死国战!”

帅台主位,北伐大都督宁则,虽然对胜利充满信心,但依旧提醒所有人谨慎,

“赵军西线,无论是兵力、战力,皆不是咱们的对手。”

“尤其是现在,牛魔被萧盖斩断左手,梅朝方估摸着也不堪重用了,咱们更是胜券在握。”

“但,敌军是周云,咱们必须小心再小心,哪怕赵人还剩一口气,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