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天关战场之上,两族登天强者对峙。
四周的空间都在这股恐怖的威压下不断扭曲,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人族登天强者的眼神中都透露出无尽的杀意与决然,每一次目光的交汇,都似有电光闪烁。
他们身上的气势不断攀升,仿佛要将这天地都彻底撕裂。
即便是远在百里之外的镇天关城楼之上,也能清晰得感受到其中如同惊涛骇浪般的杀意。
墨龙庞大的身躯在黑暗之中时隐时现,闷雷般的声响传来:“墨先生,你们这是要和我天族全面开战?”
墨成规宛若山岳一般屹立在天地之间的幻影怒声道:“这话应该是我问你才对,一而再破坏规矩想要荼毒我人族天骄,你是何意?”
墨龙眼神饱含深意得在不远处的清明身上划过,笑道:
“你人族后辈惊才绝艳,吾之同袍一时心痒难耐,这才出手试探一番罢了,倒是这少年身上蕴涵的登天拳意,莫不是先生刻意为之?”
“如此一来,你我两族后辈的这场大战,未免失了公允吧?究竟是我天族不讲规矩,还是你人族不讲规矩?”
墨成规冷笑三声:“真是笑话!你异族若是有后辈能将登天拳意容纳体内,也大可如此,反而是你们屡次三番不讲规矩,更有异皇不要脸皮出手对付小辈,如今又是颠倒是非黑白。”
“我还真是高看了你们!”
“今日老夫就是放出话来!你们若是想趁着李程不在镇天关就动什么歪脑筋的话,我等不介意让你们知道,这天下究竟是谁说了算!”
墨成规话音落下,周围其余登天强者所凝聚的骇人气势再次拔高,如同惊涛骇浪席卷天地,黑海之中所有的异族都被这巨大气势碾压成了肉沫。
这些强者用行动告诉了异族,若是它们想战,人族自当奉陪!
黑暗之中的十二尊异皇沉默,之前李程连斩三尊异皇对整个异族都造成了巨大的动荡,此时看似还是十二尊异皇,事实上乃是利用特殊手段强行拉上来的。
在整体实力上,人族即便少了一个李程也还有十三名登天强者,而异族十二异皇中有三尊异皇只有异皇之威,却无异皇之力。
若是真打起来,可能这一战就能把异族给打得元气大伤。
墨龙权衡利弊之后,一言不发得隐入黑暗。
这场天骄之战,它们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掀起无谓的风波。
而在墨龙退走之后,其余异皇也是缓缓退入了黑暗之中消失无踪。
一直到所有异皇的气息消失,在场的所有登天强者才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所有人都不畏战,可李程不在终究是多了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即便打赢了,镇天关这边必然也是伤亡惨重。
然而所有人心里也很清楚,异族此次退去只是权宜之计,这一次的天骄之战,它们除了要以人族天骄磨砺小异皇之外,也是要彻底弄清楚李程究竟在不在镇天关内。
以之前李程每场战役都会参加的性格,这件事情瞒不住,墨成规也没打算要瞒,不如趁着这时候彰显一下武力,将这些异族吓退,也好为人族再争取一些时间。
可墨成规明白,异族确认了镇天关的实力之后,下一次卷土重来,那就将是一场影响两族生死的恶战,而这一天,绝对不会太远。
毕竟对异族来说,李程的消失,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次不容错过的机会。
两方登天强者离开,战场之上的小异皇们也是见势不妙早早窜入了黑海之中,人族天骄们环顾四周,最后也是回到了镇天关内。
一场两族天骄之间的大战就这样草草收场。
作为这场大战最为亮眼的新星,清明被王玊缨带回了“听云轩”,本来按照常理来说,王玊缨并不是登天强者中和清明最熟的。
只是两位师娘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大高手,好兄弟端午又是个随时有可能会失控只为武道登顶的武痴。
陈玄机和李清欢两位大佬又是初来乍到,在第一排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小院。
所以清明自然也就落到了听云轩。
此时“听云轩”中,清明独自坐在院子里,身上满是方才因为强行施展登天拳意而筋脉破裂所从毛孔中溢出的鲜血。
看着伤势严重,可清明身体的恢复能力远超寻常人,此时其实已经好得八九不离十了。
之所以还未醒来,是还在细细体会武道登堂入室之后的神异。
首先就是纷至沓来的武道感悟,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壮阔画卷,在清明的意识深处不断延展。
每一丝感悟都似灵动的精灵,在他的精神世界里跳跃、穿梭,引领着他去探寻更为深邃、更为神秘的武道真谛。
他的心神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只属于武道的奇妙天地,外界的一切喧嚣与纷扰都被隔绝在外。
在这片奇妙天地里,清明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对武道理解的层层深化,那些原本模糊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而立体。
每一次灵感的碰撞,都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他前行的道路。
而在登堂入室之后,清明也算是彻底步入了古法武道的门槛。
这条注定孤独的无敌路,也在古武沉寂多年之后再次迎来了一位天骄,一位当世绝顶的天骄。
明悟古法武道,确定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之后,清明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身体其他的变化上面。
首先是丹田处由《神兵炼气诀》所构建的两座兵气雷池。
其中红色兵气所在的雷池还是如之前一样,缓缓逸散出红色兵气,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红色的兵气变得更加浓稠,颜色也要更加深邃。
至于金色兵气所在的那口雷池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缓缓逸散的氤氲气流此时就像是大江东去汹涌澎湃得涌出金色兵气。
而在雷池上方,一柄长得和“追忆”一模一样的长刀悬浮其上,兵气涌出的速度无论有多么澎湃,这柄长刀都能像长鲸吞海一般将之吞食得一点不剩。
同时长刀在吞食了所有金色兵气之后,便会涌出一道精纯的金光回到雷池之中。
清明仔细观察,发现雷池在吸收了“追忆”反哺回来的金光之后,涌出的金色兵气也会比之前要更多一些。
就像是呼吸一般,长刀和雷池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不知不觉中提升“追忆”的品秩,同时也在提升清明的肉体强度。
除了这两口雷池之外,清明灵台之中的《太上玄清录》也有了显着的变化。
本来安静的书卷在此时变得躁动,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不断翻阅,而其中每一页都记录着一门武学。
学自山鬼三十六洞的十八门武学不断组合,产生了无穷的变化,只要清明认真沉入其中,便能感受到每一门武学间微妙的联系。
它们如同活物般在脑海中交织、碰撞,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灵感与技巧。
这种组合非但未造成混乱,反而让清明的武学修为在无形中得到了质的飞跃,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武学新境界的大门。
这是一门可以创造无数可能的武道泉眼。
只要给清明足够的时间,作为基础的十八门武学便能不断推高清明的武道境界。
而清明相信,若是有朝一日回到山鬼三十六洞,将剩下的十八门武学收入囊中,或许这本武道典籍还将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抛开身体的这两处功法的变化,打开武道大门之后变化最为显着的便是横亘在胸腔之中的拳意。
本就堪比绝巅强者的拳意仿佛打开了一条通往神秘之处的通道,拳意涌进通道之中,再回来之时便沾染上了一股神秘的大道之力。
而清明能感受到,现在即便不运转荡妖司的《天下白》,他也能牵引天地之力从而营造出冰火两重天的异象。
而只要清明静心研究一番,触类旁通突破桎梏,相信不仅是冰与火,天地之间的其他力量也会被慢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