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725章 魏忠贤的挥刀自宫,赌的就是一刀生死在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5章 魏忠贤的挥刀自宫,赌的就是一刀生死在命

【《明史·魏忠贤传》记载: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曰李进忠。】

【在大明宫廷中宦官名额,皆由礼部严格控制,并且有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太监制定\"幼阉易制\"的制度之下。】

【想要成为一名大明宦官太监,不仅仅是“净身”了就能成为宫中太监,还有严格的入宫的年龄的限制,被严格限定在10至15岁之间。】

【光是这一条件,魏忠贤就已经没有成为大明宫中太监的资格与条件了。】

【因为,在这一年龄之间,其生理特征,如后净身导致的嗓音,以及体态等,都能很好的培养成一名,太监该有的样子。】

【最重要的这是,在这一年龄段净身,活命机率也更高。】

【此外,在这一个年龄内,也不会有太多的社会经历,毕竟,凡是有婚育史,以及混迹市井经历的人,都会成为被淘汰的条件。】

【然而,魏忠贤不管是哪一方面,都达不到,成为一名大明皇宫中的宫廷太监的,最基本要求。】

【但无权无势,又超龄,又过婚育史的魏忠贤,最后还是成为了大明权倾朝野的“九千岁”】

......

【大明王朝时代,男人的法定婚龄是在16岁以后。】

【而魏忠贤之父魏志敏,乃落第秀才,因患痨病,使家中越加困苦,在魏忠贤年仅十二岁时,魏志敏就因病去逝了。】

【魏志敏留下不多的家产,大部分也由已20岁的长子魏钊所继承,之后在魏忠贤成为大明“九千岁”后,魏钊被明熹宗朱由校封为锦衣卫千户(正五宫武官)。】

【其母刘氏,在魏志敏病逝后不久,便改嫁商人李荣德,魏忠贤因此成为李荣德的义子,改名李进忠。】

【而魏忠贤之父魏志敏,虽是落第秀才,但因痨病緾身,家中无多余钱财,加上魏忠贤少无赖,这也造就了,魏中贤不识字与“与群恶少博。”的习性。】

【在大明王朝朝代,在地方乡镇的地方习俗中,有“无父家庭之子,若迟迟不婚,会被视为家族之耻”的习俗。】

【其母刘氏为维护家族声誉,也为了能让魏忠贤通过成家后,走向正道,便有了急于让魏忠贤完婚之念。】

【在《魏忠贤权谋史》的记载中:魏忠贤在17岁时(万历十三年),其母亲为了让其走上正经路,便花钱为魏忠贤找了一门亲事,娶冯氏妻子,一年后,育有一女。】

【然,成婚并成家,以及成为人父的魏忠贤,并没有因此安定下来,恶习也未改,继续混迹于市井之中。】

【很多其父魏志敏为他留下的少量家产田地,以及其母刘氏,还有继父李荣德,为其提供的资助,就被败光民。】

【为了还债,其妻冯氏,因抵债改嫁,其母刘氏与继父李荣德,也断绝了资助。】

【加上,此时大明朝廷,刚刚经历完对张居正的政治清算后不久,腐败贪婪开始反弹与重生之期。】

【魏忠贤若是能老老实的务农守家,或许还能撑上几年,但像魏忠贤这种情况之人,其家产田地,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想不被败光,都很难。】

【走投无路,又无一技之长的魏忠贤,在得知,若是进京城宫中当了太监,就不需要种地,也能解决温饱,不会忍饥受冻之后。】

【魏忠贤就有了,想要进宫当太监的想法。】

【于是,魏忠贤将自己的幼女卖了,又从其母刘氏变卖了部分嫁妆,以及继父李李荣德的身上,求得了一笔路费后,踏上了进京之路。】

诸天万界民间:

有人喃道:“听了这天道对魏忠贤的盘点,怎么有种,小人物逆袭励志成功,并名留千古的想法?”

也有人跟着说道:“陈胜不是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

“虽说这太监宦官,已经没有种了,但还不是让他魏忠贤,成为了天道历史进程中,唯一的一个‘九千岁’的太监。”

有人反驳道:“胡说,谁说太监没有种的?”

“这魏忠贤,不就生了一个女儿吗?在魏忠贤发家得势后,他们的长兄魏钊,都做了官。”

“我就不信,在他已经达到权势滔天的情况下,会找不回他的女儿?”

“就算两人不相认,估计暗中帮助与扶持也不会少吧?”

有人叹道:“这魏忠贤的成功,再次验证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名言啊~!”

也有人说道:“这魏忠贤的条件,若是他不好赌败家的话,估计能过上比不少普通老百姓,还要好不少的日子吧?”

有人喃道:“这或许,就是他的命数。”

......

虽然在诸天万界之下,无数人还没有得知,魏忠贤是如何,成为天道历史进程中,唯一的一个“九千岁”,并且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的过程。

但不妨碍他们当吃瓜群众,听上与看到,这种与大多数生活在底层老百姓,有所关联的故事。

同时,不少说书先生,以及唱戏等艺人,也在这时拼命的记载下,这些今后会成为了他们糊口过活的故事范本。

毕竟,不管是在什么王朝时代之下,底层小人物的人口基数是最多。

若是能让他们,当上这魏忠贤一回,就算是一个太监,那又如何?

......

【万历年间,大明皇宫中的宦官额定为1.2万人,但实际需求常超3万人。】

【因此大明礼部,对招收宦官入宫的条件,略为宽松一些,将年龄从10至15岁,改至10至18岁。】

【但,不能有婚育史,以及不能有混迹市井的经历,这两项要求,还是被严格控制住的。】

【此外,此时正是处在,大明王朝在张居正被清算的数年之后,大明朝廷与宫廷之间的腐败,就已经重现的情况下。】

【想要“净身”都需要给“刀子匠”,以及验身太监一笔费用的。】

【在《酌中志》中记载,紫禁城外围被朝廷认可的“净身”地方,叫“厂子”。】

【在“厂子”里“净身”的官定价,在6两白银左右。】

【但,不是谁想在朝廷认可的,“厂子”里“净身”,就能“净身”,是需要提前预约。】

【通常情况之下,没有一定的关系,以及银子开路打点的情况,是根本预约不上的。】

【毕竟在朝廷认可的“厂子”进行净身,朝廷官方会安排三个月的术后护理与调养,这三个月中,虽然也需要花银子,进行打点,但术后能保命的安全性,那就大太多了。】

【不在朝廷认可的“厂子”进行净身,也可以在民间找“刀子匠”进行净身。】

【而普通的“刀子匠”的费用,则在8至10两之间,并且还需要需额外赠送猪头,送酒等礼物。】

【但这些“刀子匠”不会管术后护理与调养,能不能活命,全看“刀子匠”的手艺与自身的条件。】

【通常不在朝廷认可的“厂子”进行净身的成本花费,会在25至35两。】

【这一笔费用,对一般普通的百姓,基本承担不起这笔费用,更别说是小地方的普通百姓了。】

【进宫当了太监,就已经不能做男人了,同样也不能传宗接代了,为何想要当太监,还要花这么大一笔钱“净身”?】

【无他,因为成功当上太监之后,衣食温饱将不会成为问题。】

【若是真能在皇宫中当了太监,或许每个月,还会有些余钱,能救济一下家中。】

【要是在宫中,能成为某个宫中嫔妃,贵妃,乃至皇后旁边的太监或者红人的话,那就无法估量了。】

【因此,也就造就了“净身”产业的的滋生。】

【当魏忠贤,好不容易才到达大明京城,并得知“净身”,还需要花上这么一大笔银子,魏中贤人都呆愣了。】

【没有任何人物关系,也没有银子打点的魏忠贤,根本就预约不了朝廷认可的“厂子”进行净身。】

【在民间的“刀子匠”,还要花8至10两银子,还要送猪头,送酒等礼物,这对魏忠贤来说,也是无力支出巨额。】

【因为,魏忠贤卖了女儿,以及从亲母,从继父身上求来的最后一笔钱,也就刚好够进京的路费(没有记载的具体数额,但多数认为是20至25两白银左右。)

【路费花完,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的魏忠贤,便在一处破庙中,选择了自己给自己“净身”自宫。】

【于是,魏忠贤在破庙中,口咬木根,用磨好的镰刀,给自己,自行阉割。】

【一刀下去,魏忠贤青筋暴起,冷汗直冒,在鲜血喷出时,连忙用准备好的香灰,进行止血。】

【自宫净身的方式虽然不多,但止血的方式有很多,像魏忠贤这样用香灰止血,虽是一种办法,但丧命率极高。】

【同样,这种行为,也符合魏忠贤的“赌徒”性格,这一刀下去,要么自宫净身成功,要么就死在这破庙中,一了百了。】

【就结果而言,魏忠贤赌赢了。】

【但是魏忠贤,想要成为大明皇宫中的一名太监之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此时的魏忠贤,已经21岁,已经超龄不少,并且还有过婚史,又混迹过市井中,当过小混混与赌徒。】

【这三种条件,但凡有一条,魏忠贤也当了大明的太监。】

【没有任何关系的魏忠贤,在给自己自宫净身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些条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