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灿若火,霞光万顷吞山河。春风不语功德事,来日方长是赞歌。云雨不过昨日景,冰雪寒枯奈我何?龙腾一跃九万里,纵横四海无人敌!(原创诗词,请勿盗用!)
众华国的开国大典简约而不简单。
晨露未散,文武百官、兵将以及朝贺的使臣就已经在大殿前分两侧站好位置,等待吉时。
由于昨天下午徐焕临时起意想要今天现场写生,于是今天就安排了好多的画师分布在仪式场地的各个角落记录各个精彩瞬间。
徐焕女扮男装被安排在最佳位置……与祭台同层的缓步台,离皇帝最近。
吉时到,
“咚——”闷沉的钟声响起,宣告着开国大典的开始。
皇帝穿着海蓝色的龙袍从大殿里阔步走了出来……威仪、庄重。
胸前那龙腾祥云的图案绣得栩栩如生,伴随着皇帝走路的摆动流转着彩色的光,像是活了一般。
海蓝色龙袍?!影视剧里好像都没见过。
徐焕小声问:“谦哥,皇上的龙袍不应该是黑的、黄的、紫的或者红的吗?怎么会是蓝的?我第一次见。”
燕铄现在是她的助手,专业递笔递纸擦汗的小厮,他拢嘴贴耳为她解惑道:“燕临北海,天赋水德,所以龙袍和国旗为海蓝色。
各国崇尚的颜色均不同。比如倭国,君主登基穿一身白,全场装饰都是白的,跟咱们这边葬礼似的。其实人家是觉得白色代表着圣洁无垢。
西秦穿黑,蜀国穿红,楚荆国穿紫,吴国穿绿,其他小国有的都不敢称皇,穿的更是乱七八糟。
金黄色一般君主不敢穿,除非能成为天下霸主才敢穿金黄色的龙袍。”
徐焕表示:长知识了。
皇帝站好位置,司仪开始走流程。
天子焚香祭天。
““吾乃大燕皇族第九代,行八,燕赫,在此焚香敬天。仰承天命,可为天之子;俯察人心,可为民之君,今兹顺应天意建邦立国,特此敬告上天知晓。”
皇帝将手中的香插进了香炉里,行礼,众人随之一起行礼。
礼毕。
皇帝环视台下,对着观礼者朗声宣布:“大燕从此改国号为众华!全称:众华人民共和国!”
他激动地抬起右手,遥望着远方高呼:“众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啦!”
台下顿时响起了文官雷鸣般的掌声和武官银枪顿地的震响。
只有来朝贺的使臣们一脸发懵,但很快就随波逐流使劲鼓起了掌。
有人心中疑惑:这国号怎么这么长!前所未有啊!什么意思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还有人腹诽:哪有这样的国号!这不是开玩笑吧!大燕怎么这么能搞事?
徐焕很惊喜很意外,当初她只是描述了一下毛爷爷开国大典时的画面给皇上公爹做个参考,没想到她皇上公爹就按这个思路做了,连那个动作和语气都模仿了几分。
皇帝等台下声音停止之后又朗声道:“众华建国的核心思想是:君民上下一心,共创繁荣富强!
众华开创了历史的先河!是新文明的开创者!愿我们众华得天佑!得民助!”
司仪高呼口号起个头:“天佑众华!天佑万民!”
台下立刻跟着齐呼:“天佑众华!天佑万民!”,“天佑众华!天佑万民!”,“天佑众华!天佑万民!”
声声震天响,字字表真情!
朝贺使臣这才明白这长长的国号是什么含义。
面面相觑,纷纷点头表示赞许。
随后,宫人呈上一个帝钟。
皇帝敲一下,朗声道:“为天地立心”
再敲一下,又道:“为生民立命”
再三敲一下,提气扬声:“为往圣继绝学”
最后敲一下,加重语气:“为天下开太平”
四为钟就这样诞生了。
往后节庆、典礼、祭祀的仪式上都会敲响四为钟,以此鞭策文武百官的思想觉悟。
这“四为”让朝贺使臣们激动得差点想要原地做个众华人。
接着流程走到宣布帝后封号这一步。
皇后身穿大红色凤尾朝服华丽登场……高贵、端庄。
这身朝服徐焕昨天就看到了,还帮皇后画了好几幅穿朝服的个人写真。
可惜她画的是素描,颜色没体现出来。
皇后出场的时候正好阳光正足,华美的凤冠闪烁着璀璨的光。
这些光点投射到了她身前的路上,这一路走过来就好像嫦娥从星光大道走向凡间。
帝后相视而笑,携手走向祭台。
这一幕太美好了,徐焕赶紧画。
以后世上再也没有燕皇,众华国的开国皇帝封号为:华武帝。
这个封号让朝贺使臣们明白了一个事儿:燕赫重视军武,怕是有一统天下的想法。
皇后的封号为:慈众皇后。
这个封号让文武百官明白一个事儿:皇上极度重视皇后,国号第一个字给了皇后这就能说明一切。看来以后自家女儿想要进宫是不可能的了。
封号宣布完,帝后二人携手在册封书上按下手印。
册封书被管理宗祠的官员双手接过,稍后会送去宗祠。
在司仪的带领下,台下文武百官以及使臣跪拜齐呼:“吾皇万岁!皇后万岁!”
皇上挥手高呼:“众华万岁!人民万岁!”
台下的人顿时愣住了,纷纷抬头仰视着台上的皇帝。
人民万岁?!皇上竟然说人民万岁!
思想太前卫了,简直就是千古一帝。
在台下人还怔愣的时候,传话官将皇上的话一句一句传到了宫外。
京城百姓沸腾了,在宫门口跪拜高喊着:“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有些老人家抹着眼泪,控制不住激动得想哭,“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皇帝!我们的子孙后代有福啦!”
仪式流程下一项,一群穿着襕衫的小小少年手捧课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大殿前第一阶台阶开始往上走,一边走一边呼喊着口号:
“众华!众华!爱我众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众华!众华!爱我众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些小小少年是从下面文武百官家里选出来的优秀学娃。
他们一步一步的向上走,家长的心也跟着一下一下的狂跳。
太骄傲啦!
太自豪啦!
孩子的父亲和爷爷们好多都湿红了眼眶。
祖坟冒青烟啦!
祖宗显灵啦!
家族有望啊!
小小少年们走到皇帝的面前,规规矩矩的站成横排。
激动通红的小脸儿洋溢着纯真的微笑,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即使紧张得有些发抖,但依旧能喊出小小少年心中最响亮的口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为众华天天向上!”
“我们是众华的希望,我们是众华的未来!”
“众华有我,山高水长,热血满腔,国之栋梁!”
“为众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众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幕让徐焕也为之热泪盈眶。
儿时她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宣誓,那时候她的心里是火热的,是充满斗志的,是刻骨铭心的。
那种感觉伴随她的一生,哪怕最后到了末世,她都没有丧失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
徐焕在心里给皇帝公爹疯狂刷赞,她曾经说过的词儿全都用上了!而且用得非常巧妙。
孩子们将来一定也会像她一样……“国家就是我最后的底线!”
这以后那些孩子的家长不得往死里给皇上打工啊!
文雅的说,那就是“为众华鞠躬尽瘁,至死不懈!”
皇上用朱砂笔为每一个小小少年在眉心上点了个红点,这叫朱砂开智。
这是孩子入学时的一个仪式,寓意着眼明心明才能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皇上亲手为他们开智,意义非凡。
随后皇上对台下宣布:“这是我们开国第一批被选中进入国家学堂的学子,他们将会接受我们众华的新型教育,学习众华新开创的文字和学问,学期九年,免除一切费用。
国家学堂将会遍布每一个县镇,任何身份的孩童都可以免费入学!
未来,众华的孩子,没有文盲!!”
比起宫内,更激动的是宫外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商户和农民,自发的面向皇宫不停磕头,一声声谢恩与感激连绵不绝,虽然嘈杂但却响亮。
他们今天怕是要把头磕破了才能表达出他们的高兴和感激。
小小少年们退场之后,杨锋太尉带领百名士兵在台阶下的广场集合。
士兵们行如一阵风,肃穆而立,站似一棵松。
杨锋太尉行的是单膝跪地的军礼,高声道:“报告华武帝!百万大军各营精锐代表集合完毕!请皇上检阅!”
徐焕对燕铄嘿嘿一笑,这个百万大军的说法就是徐焕告诉他们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那些外国人自己瞎猜去吧,没准人家还觉得咱们隐瞒了实力呢。
其实精锐也不是真的精锐,他们只是长得比较高,样貌比较冷峻严肃而已。
皇帝挥手,“太尉辛苦了!”
杨锋起立以拳捶胸,“为国家尽忠!为人民服务!不怕苦!”
宫外又沸腾了!
军队不再是保护皇族贵族的专属,他们同样也会保护老百姓。
华武帝给了百姓们满满的安全感。
这样的皇帝他们太爱了!
皇帝再挥手,“将士们辛苦了!”
士兵们立刻背手跨立,铠甲整齐的“咔咔”两声,随后响亮的口号冲破云霄:
“生是众华人!死是众华魂!此生不悔入众华,来世还做众华人!”
紧接着就是团体操一般的拳法展示,哼哼哈嘿!铠甲摩擦得“咔嚓”作响,给每一个动作都增添了一股杀气。
这套拳法是杨锋将军自创的,非常适合军营里的日常训练。
但龙城关那边现在已经不用这套拳法训练了,他们现在打的是军体拳,确切的来说是杨远威改进了的军体拳,每一招一式都碾压他爹自创的那套。
“生是众华人!死是众华魂!此生不悔入众华,来世还做众华人!”这句话过了一会儿被传话官传到了宫外。
宫外再次被点燃了热情,一些小青年不约而同的齐呼着这句口号,喊得面红耳赤,喊得热血沸腾。
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宫外的人全部都在跟着喊。
皇上很高兴百姓们能有这么大的反响,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也是想让那些外国使臣们看到的场面。
司仪看了下日冕的时辰,走最后一个流程。
普天同庆,与民同乐。
华武帝牵起皇后的手,对着台下的臣民高声宣告:“众华国自此屹立于东方!新纪元自此刻开启!吾必倾尽毕生心血,引领众华迈向全民小康!”
“嘭嘭、嘭嘭、嘭嘭了隆咚呛呛!”
徐焕闻声伸脖子往台下看。
从两侧甬道走出一个大型的腰鼓队,穿得红红绿绿十分喜庆,他们各个面带灿烂的笑容,一边打鼓一边跳舞。
舞步很简单,像极了东北大秧歌。
这……好像是徐焕有一次跟燕铄闲聊说起红旗小镇店铺开业的时候想搞一个威风锣鼓热闹热闹,没想到这个主意竟然用在了开国大典上。
皇上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表演,高兴得哈哈笑道:“有喜欢热闹的可以跟着一起跳!今天是大喜的日子,都放松放松!”
这节目徐焕不觉得怎样,但把这些古人可新鲜坏了。
在朱文山的带头下,文臣纷纷下场扭起了大秧歌。
尤其是那些监察部门的老头们,岁数大了手脚不协调,像个八爪鱼似的手蹬脚刨,把大家逗得那叫一个乐呵,简直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武将们不能动,他们大部分都有安保任务在身,于是就让参加检阅的那些“精锐”作为代表加入进去。
孩子们更是撒了欢,跳着、笑着、闹着。
徐焕觉得这场面实在是难得一见,赶紧挥笔“唰唰唰唰”抓紧画下来。
腰鼓队在宫内跳了一会儿,就到了开宴的时间,他们按计划走出宫门,沿着正街一路跳过去。
不一会儿,威风锣鼓队就燃爆全城,后面跟着长长的百姓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过年都不见得有这么热闹。
还有好多会乐器的也一起加入了进来。
威风锣鼓队变成了威风交响乐团。
这场面可把李老大和李老二两个衙门口的人忙坏了,一直在街上维护治安,就怕出乱子。
但好在今天百姓们心里都热乎乎的,没人闹事,哪怕相互磕磕碰碰也都客气的说声“没事没事!都是一家人!”
就连干小偷小摸的那些人今天也格外的乖巧懂事。
似乎华武帝一登基,不仅是国家变了,好像连百姓也跟着一起变了。
欢声笑语一直延续到了晚上。
“嘭!呲啦啦啦!”
“嘭!沙沙沙沙!”
原来是烟花!
京城百姓突然安静了下来,驻足品味着来自天空的盛宴。
好美啊!这样五彩斑斓的烟花他们还是生平第一次见。
因为这个世界有了徐焕,才让原本只有火光色的烟花变得绚烂多彩。
她带给这个世界的一切亦是如此,绚丽美好,令人仰望,心生赞美。
烟花不仅是燕京这里在燃放,边境各戍边军的营地门口也全都燃起了烟花。
为的就是让邻国见识一下众华国的实力。
就问你,这样式儿的烟花你们国家能做出来吗?
何家也参与了放烟花,让曲阳县百姓像过年一样热闹了一回。
何家还搞了一个活动,只要有人大喊:“众华众华,爱我众华”就发一文钱给他,不限次数。
富人不参与看个热闹图个乐呵,穷人喊半宿挣了一大把铜钱乐不思蜀,问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好事?
只有西秦边境的烟花与众不同。
别处都是花开富贵满天星,西秦边境放的是大个窜天猴,“啾~biu!”的那种。
这是特意给他们那边做的,上千箱,十万支。
放一支不觉得怎么样,但同时放出去上百支那效果就相当炸裂了。
好像机关枪似的,“啾啾啾啾啾啾啾!!!biu!biu!biu!biu!biu!biu!……”
胡一刀将军贪玩,放了两拨之后找到妙处了,于是下令打斜放。
上万发的窜天猴,全都对准了西秦那边的城门。
第二天一看,给他们城门炸雀黑。
嬴必成被这无聊的把戏吓得一宿没睡,第二天知道真相之后气个半死,但却不敢出兵,因为边境昨天铺了地雷。
关键是还十分嚣张的立了一个牌子告诉他们:【沿线百里有地雷,威力可秒杀十万大军,请三思而后行!莫要冲动!】
又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一套。
燕京这边比别处多了一组烟花,是燕铄自己亲手做的,是他专门为焕焕准备的惊喜。
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众华国,她值得比别人拥有的更多。
“花开富贵满天星”之后,天空出现了烟花字。
【3】
【2】
【1】
【我】
【爱】
【你】
燕铄在她的耳畔轻轻说:“谢谢你能来到我身边。我爱你!”
这样的浪漫哪个女孩子能受得了?
徐焕当场泪目。
她想低调的参与这个世界,可她的爱人却高调的参与她的人生。
这简体字认识的人不多,看得懂的都知道其中的含义,同时会在心里祝福他们“一世美好”。
徐焕还在感动得抹着眼泪,不经意间一枚红水晶戒指套在了她的中指上。
燕铄揽她入怀:“水晶,纯洁执着的爱,喜欢吗?”
徐焕开心得又忍不住落泪,“喜欢!特别喜欢!”
燕铄帮她擦了擦小花脸,“我让大表哥帮我找你说的那种钻石,等咱们大婚的时候,戴在你无名指上的就是永恒无限的爱!”
纯洁执着的爱,永恒无限的爱。
这辈子值了。
此情此景,徐焕忍不住想要吟唱一曲:
“我和你的爱情好像水晶,没有负担秘密干净又透明……”
宫宴从下午吃到了晚上,好些官员都喝大了。
太开心了!
实在是太开心了!
因为今天开国大典给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
一个环节引爆一个高潮,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太开眼了!
按照历史惯例,皇帝登基光是祭祀就得三天,登基仪式还得一天,封后仪式又是一天,把人搞得疲惫不堪心情烦躁。
可现在龙椅上的这位皇帝可太体恤朝臣了,一上午,全搞定!
虽然时间短,但效果却拉得满满的。
那几国使臣观礼之后心情都变得沉重了许多。
因为通过今天的典礼,他们与自家的那些君主做了一个全面的比较。
这一比较,差距就凸显出来了。
治国到底治的是个啥?他们今天总算是开悟了,治的不就是百姓嘛!
国家国家,一个国不就是由无数个家族组成的吗?一个家族不就是由好多的百姓组成的吗?
所以有了百姓才叫国啊!
那为啥他们那些君主就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却一天天总想着怎么变着法的磋磨百姓。
国家没人了,你是谁的皇帝?
是不是傻?
看看人家华武帝,多会凝聚人心。
国号的含义就差没直说这个国家不仅仅是我们老燕家的,更是你们这些百姓每一个人的,你们百姓不出力这个国家也好不了,所以家和万事兴!想要过上好日子那就心往一块使,一起抡膀子干!
还有还有,一个皇帝竟然会说:“百姓万岁!”这不就是在跟百姓表态我这个皇帝与民同在吗?
这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个敢这么说的君主。
这话谁听了不想为这样的皇帝上刀山下火海?!
建邦立国从孩子开始说事,看看人家多有才!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族。
谁不盼着后代有出息?
夸孩子不比夸大人更让大人高兴?
太会搞事情了,华武帝实在是太会了!
这么一搞,十年之后各国实力就立见分晓。
各国使臣越想越觉得心里拔凉。
不如早点回去为子孙铺铺路,兴许……
第二天,使臣们纷纷来与华武帝告辞,各怀心思,赶紧回国。
徐焕也不例外,补完昨天的画稿,又画了几幅帝后的合影之后就与燕铄匆匆回村了。
徐焕已经把做碘伏的事彻底交给了小宝,这次回去她要跟燕铄一起去一趟火器营基地,因为她要开始指导他们炼钢!
西凉的武器号称世间第一硬,嬴必成把它作为自己的杀手锏。
那徐焕就要让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在她面前变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