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这五个人就忙得飞起了。尤其是竹竿,大长腿,跑得快。一边组织所有的捕快,去挨家挨户的做工作。而屈知蝉和陈菊香,还有方怜也跟着一道,除了做工作外,还顺带把水渠、水沟、水池一道规划出来。
总之一天下来,没有一家同意这样做。
“看来,只能把属于邦里的土地拿出来作一个样本,然后再来做大家工作。”屈知蝉看着累得跟死狗一样的竹竿和方怜,还有一群捕快。
“我也觉得。大家都不愿意,主要是没有见到实效,所以不愿意冒险。”方怜说道。
竹竿也说:“这样下去不行,明知道这是天大的好事,为什么就不同意呢?”
屈知蝉说道:“其实有一个办法能行,就是由安答邦资助被改田的农户,按改田数量,一亩田,我们直接援助多少粮食,这样就行了。我想他们只要有了粮食,心中有底了,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方怜说道:“可能还是不行,因为你支援只有一年,你不可能支援多久,要是这改田要是失败了,那一年以后怎么办?”
竹竿也说道:“就是,老百姓考虑的是稳妥。宁愿这样挨饿,也不愿意冒险把田改了。”
屈知蝉说道:“实在不行的话,就把邦里的农田全部改了。也就是一年,一年后,他们看到了实效,总会投入了吧?”
陈菊香道:“目前看也只能这样,但是六王子那里可不好交待,工作没有进展,老百姓的日子看着实在是心痛。”
方怜道:“老百姓那里需要打开一个缺口。”
陈菊香看了一眼身边的十数名捕快,说道:“我有一个办法。”
屈知蝉踹了一脚陈菊香,道:“你这人就是这样,有屁不放,你不怕忍出内伤来?”
陈菊香道:“我们五个人是没有田,但是能不能找黑木代办去借一些,以我们五个人的名义购买一些田地。这样,就从我们五个人开始做起来。还有,现在还在领取公粮的捕快和税务,他们都是本地人,都是有田有地的人,可以让他们率先改田,整个安答邦现在还在位的怕是不少于两百人吧。就从这两百人开始。”
方怜也说道:“我看行,不过,为了鼓励农人主动改田,可以在前五百名报名的,就按你们说的一亩田支助粮食五百斤。这样我估计有很多人就愿意这样了。竹竿,你通知一下,所有的捕快,都必须无条件的加入到改田之中,但是捕快也同样享有这五百名支助的名额。”
屈知蝉道:“还有,跟老叶说一声,让他的税务也必需跟进,要无条件的跟进。至于我们买田的事,还是算了,不要弄到我们以后说不清,我可不想在这里弄一个污点回去。”
一些捕快听到要他们无条件的服从。心中虽有不愿,但是既然邦里作了决定,也只能认命了。但一听到有支助,还是很心动的。
所以回到邦里后,竹竿让通知所有捕快过来的时候,大家争相踊跃的报名。
一个晚上,竹竿的捕快和叶成龙的税务,一共居然达到了三百八十多名,共三百多户。当天,屈知蝉便让叶成龙取了现银,派人到卧龙邦采购粮食。只等粮食一回来,就全部发出来。
有了这一着,第二天的工作就好做了。主要是这三百多人再言传身教,又有八百多人前来报名,愿意主动进行改田。
后来他们一商量,决定将支援的名额提高到一千名。第二天的晚上,渔卫阳果然浩浩荡荡带来了五万大军。原来是图乃为了交通方便,制作了数千辆加长马车。这些马车用来装物资的话,可以一车装五千斤,用来拉人,足可以乘坐一百人有余。
五百辆加长马车,五万人便来到了安答邦。
屈知蝉这才知道卧龙邦的不凡,难怪渔卫阳保证在三天内就能赶到安答邦。
“渔兄,真乃信人也。”屈知蝉感慨的说道。
渔卫阳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大人谬赞也。”
不待进衙,屈知蝉就将这两天遇到的事,和他们采取的措施对渔卫阳作了一个说明。
渔卫阳赞首:“大人真是机智百出,胜过在下百倍啊。”
屈知蝉道:“哎,我早就听说你了,你们也是从一无所有建立了现在一个商业巨国。而且,大都是你功劳。”
“咳,这可不要乱说。你是不知道,我们那里,人人都是人才呀。没有他们的支持,谁也做不出成绩来。我不过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而已。”
“渔兄是过谦了。不过我这里,还真的是靠渔兄多多支持。”屈知蝉道。
“嗯,这里的情况也是我事先没有估计充分。这事我也有责任。不过,大人采取的措施也是极好的。这样吧,我来做一些调整,这一个月前来报名的,免费为其改造。这件事,你就交给我。我再给你打一点折。这样估计大家就能接受。不然,到明年春耕时节来改造不好的话,会影响明年一年的粮食种植。这可是大事,任何人都耽搁不得的。”
“行,那就是太麻烦渔兄了。不然,光是靠农户自己,我估计还真的改不完呢,那时,就成了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局面。”
“是啊,农户的力量毕竟有限,还是交给我们的好。”随即渔卫阳拉高了声音,叫道:“三叔公,来这里一下。”
屈知蝉见从人丛中快步走出来一个老人,说他是老人,年龄确实应该有些老了,但是他的精神力,却是极好。龙行虎步,精神抖擞,却又如正是壮年。
“什么事,小渔子?”三叔公问道。
“三叔公,情况有变,原来只是计划把建修沟渠的事情交给我们。现在是把田地改造也一并交给我们了。我的意见是我们五万人分成两批,一批还是负责修建沟渠,另一批就负责改造田地。你觉得怎么样?要么回去再叫一些人来?”
三叔公沉吟了一下,问道:“今年计划改造多少田地?”
屈知蝉答道:“今天报名的八百多户,但是估计今年应该能改造一万户吧。”
三叔公沉吟了一下,说道:“一万户,原有田地约十万亩。改造后三万亩,火地改造七万亩。年底还有两个月,平均一天需改造近五百亩,每一亩需要人工四十人,那么需要两万人。从五万人里匀出两万人出来,剩下三万人,原来是想在年底将附近的沟渠改造完全,但是现在既然情况有变,也不必再追求了。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现在卧龙邦那边的压力也是挺大的,我看我们就将这一万户弄完再说,明年春耕后,又将会停止一段时间,我看不如等明年春耕后再加人。”
渔卫阳问屈知蝉道:“大人觉得如何?”
屈知蝉道:“很好,我也觉得先弄这一万户再说。等明年春季收割后,看效果。如果效果好的话,明年可能会停不下来。”
渔卫阳笑道:“但愿如此。”
商量得差不多了,各自休息。
天亮后,五万人吃过早饭,立即动身向需要改造的田地走去。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改田大战拉开了帷幕。
渔卫阳则又回到了卧龙邦,这里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还有一大帮子的人要他亲自见面,还有一大群的各国势力需要他亲自参与谈判。
渔卫阳现在的名声已经响彻天地。可以说是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