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良跟李父、李爷爷寒暄着坐下,解释道:“本来带孩子回首都,是想和父母好好聚聚,谁想到老头老太太去我妹妹那儿了。
也怪我这些年,东奔西走的,大部分时间还都在港岛。
就厚着脸皮问了一句,没打扰你们吧?”
“哪儿能啊!”李父递过烟,“你能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小娜常说你帮了她不少忙,我们正想谢谢你呢。”
“应该的,职责所在。”陈有良摆摆手,目光落在院里忙活的厨师身上,笑着对李娜说,“你这阵仗可不小啊,请的可是大厨何文刚?”
“猜对了就是他,这不是家里人难得聚齐嘛,图个热闹。也不想家人受累再做菜了,”
李娜笑着说道“你们聊着,我去厨房看看,应该差不多可以用餐了。”
陈有良意料之外的客人,倒让这场家宴更添了几分热闹的烟火气。
李娜还有听到他和李建军,谈到了什么首都钢厂他有人脉…
可以帮忙介绍,还有就是开钢厂一类的…他也有门路可以帮忙…
厨房门口,米莱正跟厨师核对最后一道菜,看见李娜进来笑着问:“是陈总监来了?”
李娜心里一暖,米莱总是这么细心。“是啊”她笑着拍了拍米莱的胳膊,“加两副碗筷,咱们开饭啦!”
带转盘的超大很快被菜肴摆满,清蒸鱼冒着热气,红烧肉的油光映着窗外的阳光,刚出锅的炸丸子金黄酥脆,引得孩子们直伸筷子。
李奶奶忙着给麦迪和陈有良的儿子夹菜,嘴里不停念叨着“多吃点”,满桌的欢声笑语随着饭菜香气弥漫开来。
酒过三巡,陈有良放下酒杯,筷子夹着一块炖得软烂的排骨,感慨道:“现在钢材生意和钢厂效益确实不错,依我看,这势头再维持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话说到这里是他眉头微蹙,“这社会形势变得太快,前几年还吃香的行业,说不定过两年就冷清了,得时刻盯着风向。”
坐在对面的李德军正给二叔递烟,闻言笑了笑:“陈厂长说得在理。我早就想开了,哪有什么长久的营生?当初跟我一起开厂的那拨人,现在就剩一个还在撑着,其他人早就回村里种地或打零工了。”
他点上烟,吸了一口,眼神里带着几分释然,“现在能有活干,拉着村里人一起赚点踏实钱,就挺好。赚一天是一天,不指望发大财,安稳最要紧。
我也算过了,这行业真不行了,就去倒腾别的。货运这社会总是有需要的,就是利润问题。”
“可不是嘛,踏实最可贵。”
二叔在一旁附和,给李德军陈有良添上酒,
“就现在折腾铁这活,虽然累了一些,辛苦了一些,但收入比出去做小工多好几倍了。”
麦迪用公筷给李娜夹了一筷子青菜,轻声问道:“娜娜,听说你在NYc贷款买了房,还贷了30年?”
李娜夹起一块鱼腹肉,笑着点头:“是啊,手续办得挺顺利,首付交完就直接租出去了。租金不仅能覆盖贷款,和各种税,还略有结余。”
“你选的地段好,那边租金涨得快,而且优惠力度也大。”麦迪眼里带着赞许,有李宗明在这房子不可能租不出去的。
不然小娜没空在NYc看着,很容易就出问题的。
有多少人因为一时不查忘了交某项费用,就收到了巨额罚款,还不上这房就会被拍卖…
她曾经有个同学40万买的房,因为国内有事儿,耽误了,其实就小小的物业费没有交,草坪花园没给收拾好。
结果就给拍了4万,导致直接破产了。
“尤其你还能合理避税。”
李娜笑了笑没接话,转而提起另一个话题:“二嫂,我最近对人工智能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智能算法这块。你说咱们国家人才这么多,要是能把大家聚起来专门做研究,肯定能搞出点名堂,这可是利国利民的事。”
她话音刚落,刚端起酒杯的李隽就接了话:“人工智能?这东西我知道,1956年就有人研究了。好些发达国家成果不少,但为啥不大规模应用?因为怕工人失业。”
他放下酒杯,举例道,“就说无人驾驶,真要是普及了,多少司机得丢饭碗?还有工厂流水线,机器人一上,工人就得下岗,这社会问题可不小。”
麦迪看了丈夫一眼,补充道:“你二哥说的是现实问题,但技术发展是挡不住的。关键是怎么平衡,比如用政策引导再就业培训,让被替代的工人有新技能。娜娜有兴趣是好事,这领域未来潜力大,咱们国家确实得早点布局。”
李娜听得认真,夹了块丸子放进嘴里:“我就是觉得咱们不能落后,技术这东西,落后一步就可能步步赶不上。现在多投入点研究,将来才有话语权。”
陈有良正好听见她们的对话,放下筷子接话:“李总这眼光确实长远。技术革新是能改变时代的。你们年轻人敢想敢干,多琢磨这些准没错。”
李爷爷笑眯眯地看着小辈们讨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你们说的这些我听不懂,但我知道,肯动脑子的人总饿不着。小娜想搞研究就搞,家里支持你。”当然老爷子是不知道要研究这个要花多少钱,还有就是产业链的问题,以及种种的问题多了去了。
阳光透过落地窗落在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上。
酒杯轻碰的脆响、筷子夹菜的轻响和说话声混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既有对当下生计的踏实满足,也有对未来趋势的畅想与考量。
李娜看着满桌笑脸,觉得这饭菜里不仅有烟火气,更有一股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的劲儿。
尤其是大家讲话都有分寸,避免了什么借贷啊,谁有困难?需要大量的金钱来填补一类的。
………
相比于首都这儿的欢声笑语,位于津门的李母守着孙子孙女儿就感觉凄凄惨惨戚戚的。
她根本就无心过中秋,原本想去监狱看看大儿子,可就心里有个疙瘩,不想去看。刚刚她收到二儿子打过来的500元钱 ,祝她中秋快乐。
到了中午11点时,门被敲响了。
“你们是?”李母目光落在红星饭店的工作人员手中的食盒身上疑惑的问道
“阿姨您好,我们是红星饭店的员工,来给您送中秋餐。是您女儿为您订的,已经付款了。”
为首的领班说话间指挥着饭店的工作人员把十个精致的食盒搬进院,每个盒子上都印着“红星饭店”的烫金字样,透着一股子体面。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很快就给摆好了。
最后那领班把装着五百块现金用红封递给了李母,其他的物品也指挥着给放在地上“这是500元钱,您过目。”
李母点了下不多不少,正好5张百元大钞
低头看了下地上的月饼是老字号‘稻香村’的,水果是红艳艳的打苹果和提子,两罐中老年脱脂奶粉也放旁边了。
“阿姨要没什么问题,我们先离开了,有问题您打这个电话!”领班说着把他的一张名片给了李母直接离开了
李母这儿瞬间就眼泪汪汪的,把这群饭店的工作人员送出去!
“奶奶奶奶,我们饿了能不能吃这好好看啊,好香啊!”
大孙女嚷嚷着孙子现在被打乖了,不敢了
“吃,吃吧,吃剩下咱们就放冰箱里!”
李母想要的何止是这口吃的,她也想团圆啊!
李娜对于亲生母亲的感情向来复杂,说不上多亲近,却也做不到完全不管。
好在如今自己有能力,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这点心意还是愿意尽的。
她不想落人口实,更不想让自己心里留个疙瘩。
亲情若是强求不来,只要对方不闹不过分保持体面也是可以的。
一份恰到好处的心意,不多不少,不深不浅,维系着最淡也最安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