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 > 第196章 来自那达慕的震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了那充满金属与科技力量的虚拟空间,成吉思汗一路都在思考着,话也变得少了。

返回市区的路上,他异常沉默,只是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眼神深邃,不知在想着什么宏大的命题。清瞳能感觉到,这位大汗的内心肯定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重塑。

【秦始皇嬴政: 此獠怎地安静了?莫不是被吓破了胆?】

【汉武帝刘彻: 你懂什么!这叫沉思!寡人当年见那飞机大炮,也是回味了许久!】

【唐太宗李世民: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经历如此冲击,静思方能消化。铁木真兄弟,朕期待你的感悟。】

【乾隆帝弘历: 塞外风光,朕亦神往。不知后世草原,是否还是“天苍苍,野茫茫”?】

当飞机降落在内蒙古的机场,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呼吸着那带着草香与自由气息的空气时,成吉思汗仿佛才重新活了过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膛起伏,眼中重新焕发出神采,但那神采中,多了几分之前没有的复杂情感。

清瞳此行的目的地,是一片水草丰美、正在举办夏季那达慕大会的草原。远远地,就听到了悠扬的马头琴声和人群的欢呼。

看到那熟悉的蒙古包,看到赛场上奔腾的骏马,看到摔跤手们角力的雄姿,听到箭矢离弦的嗖嗖声,成吉思汗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毫无负担的笑容。

“好!这才是我蒙古儿郎!”他大手一拍,几乎想策马冲入赛场,幸好被清瞳及时拉住。

他们融入了欢乐的人群。成吉思汗对赛马的评价是:“马是好马,骑手也不错,就是赛程太短,不够尽兴!”看到摔跤,他更是技痒,若非清瞳提醒他这身袍子不合适,他恐怕真要下场去和现代的那达慕冠军较量一番。

最让他动容的,是那些穿着鲜艳蒙古袍的孩子们。他们骑着矮小的马驹,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骑射,脸上洋溢着快乐与自信。他们能说流利的蒙语,也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和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交谈。

成吉思汗在一个卖酸奶疙瘩的小摊前停下,看着那忙碌的蒙古族大妈,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招呼客人,他疑惑地问清瞳:“他们……为何自愿学说汉话?不怕忘了根本吗?”

清瞳耐心解释:“大汗,这不是强迫,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会说普通话,他们就能把草原的奶酪、羊肉卖给更多人,能让自己的孩子去更大的城市学习知识,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蒙古族的文化。这不是征服,是融合,是共赢。就像您当年保护商路,希望各族交流一样,只是方式更和平,更自愿。”

成吉思汗若有所思。他看到一个年轻的蒙古族女孩,一边帮着家里照看生意,一边用手机直播那达慕的盛况,用双语向网友介绍着草原的风俗。女孩脸上那份从容与自信,深深打动了他。

“自愿……融合……共赢……”他喃喃自语,似乎又理解了一层。

【北魏孝文帝元宏: 胡汉融合,乃大势所趋!朕当年迁都洛阳,改易风俗,便是为此!看来后世做得更好!】

【辽国萧太后: 保有自身根本,兼收他族之长,方是立国之道。此间景象,深得吾心。】

【元世祖忽必烈: 祖父!孙儿后来也是如此做的!建立大元,兼容并包!】

这时,清瞳带着成吉思汗离开了喧闹的会场,驱车来到一处地势较高的草坡。从这里望去,是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如同珍珠般洒落。但在这片传统的草原画卷中,却矗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白色的叶片缓缓转动,与古老的草原和谐共存。

成吉思汗指着那些“大风车”问:“此乃何物?巨大的占星仪?还是某种图腾?”

清瞳笑着解释:“那是风力发电机,可以把风的力量转化成我们使用的电,就像……利用腾格里赐予的风,来点亮毡房,驱动机器。”

“风……之力?”成吉思汗愣住了。他一生与风沙为伴,风是他行军、作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时是助力,有时是阻碍。他从未想过,这无形无影的风,竟然能被如此具象化地“捕捉”起来,为人所用!

他看着那缓缓转动的叶片,又看了看山下安居乐业的牧场和远处热闹的那达慕会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涌上心头。

“本汗明白了……”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平静,“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而是……守护与共生。”

他指向那片草原:“守护这片草原,让我们的文化传承不息,让子孙后代能在这里自由奔跑,骑马射箭。”他又指向那些风力发电机,“与这天地共生,利用风,而不是畏惧风;利用科技,而不是破坏自然。”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深邃:“本汗当年,只想用刀剑和马蹄,为部落杀出一条血路,争夺有限的草场和水源。而后世,却用智慧和力量,开拓了无限的资源,守护了多元的文化,让不同的族群都能在这片天空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安居乐业。”

他转过身,面对着清瞳,脸上露出了此行以来最轻松,也最郑重的表情:“清瞳安达,谢谢你。你让本汗看到了,战争与征服,只是历史残酷的一页。而真正的伟大,在于创造与守护。本汗的铁骑踏遍欧亚,带来的更多是伤痛。而后世子孙,却在努力弥合创伤,连接世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秦始皇嬴政: 守护……与共生?此言,倒让朕思及修筑长城,是阻隔,还是守护?】

【汉武帝刘彻: 唉,若当年能与匈奴寻得如此共生之道,又何须连年征战,耗尽文景之积蓄……】

【唐太宗李世民: 天下大同,非以力取,而以德聚,以利融。铁木真兄弟,你能作此想,不负此行!】

【康熙帝玄烨: 蒙古、西藏、回部……朕亦曾苦心经营,以求长治久安。见此景象,方知后世之道,更为根本。】

【武则天: 能放下手中之鞭,心中之鞭,方是真正的强大。此心此境,朕亦佩服。】

夕阳西下,将草原染成一片金红。悠扬的马头琴声再次响起,伴随着牧人悠长的呼麦,回荡在天地之间。

成吉思汗静静地听着,闭上了眼睛。这一次,他听到的不再仅仅是厮杀的号角与战马的嘶鸣,他听到了生命的延续,文化的脉动,以及一个在强大守护下,平和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他睁开眼,从怀中取出一枚古朴的、带着岁月痕迹的箭镞,递给清瞳:“清瞳安达,此物随本汗征战多年,今日赠你。非为杀伐,而为纪念。纪念本汗于此地,找到了征战之外的答案。”

“告诉后世子孙,”他望着那落日的方向,声音沉稳而有力,“这广阔的天地,需要像雄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去守望,也需要像草原一样宽广的胸怀去包容。这,便是本汗,孛儿只斤·铁木真,最后的‘扎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