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 > 第215章 陛下,养生了解一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5章 陛下,养生了解一下?

经历了两日“铁马”、“光箭”的高强度刺激后,清瞳觉得是时候给这对精力过于旺盛的舅甥,尤其是那位眼睛下面已经隐隐显出青黑,却依旧神采奕奕的皇帝陛下,以及那位满脑子只有冲锋陷阵的少年将军,来点“温柔”的关怀了。

这一日,她没有选择开阔的上林苑或庄严的宣室殿,而是将“课堂”设在了温室殿一间更为温暖、私密的偏殿内。殿内熏着安神的香料,阳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气氛宁静而祥和。

刘彻显然对这种安静的环境有些不适应,他坐在铺着软垫的席子上,显得有些躁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清瞳,今日不练兵,不观舆图,来此作甚?莫非又有何新奇玩物?”

霍去病倒是坐得笔直,但眼神中也透露着一丝疑惑,显然不明白为何要把时间花在这种“无所事事”的地方。卫青则一如既往地沉稳,静坐一旁,等待清瞳开口。

瞳清了清嗓子,像一位准备充分的健康顾问,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陛下,小霍将军,卫大将军。俗话说,身体是革命……啊不,是征战的本钱。连番征战,夙兴夜寐,纵是铁打的身子也需保养。今日,咱们就来上一堂‘皇家医学健康管理’课。”

【秦始皇嬴政: 养生?莫非是炼丹服饵之术?】

【武则天: 刘家弟弟那脸色,是该好好调理了。清瞳此举,甚合吾心。】

【唐太宗李世民: 孙思邈真人曾言,“上医医未病之病”。若能防患于未然,确是善政。】

【朱元璋: 咱觉得吃饱睡足就是最好的养生!搞那么复杂作甚!】

“养生?”刘彻闻言,眉头微蹙,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寡人精力充沛,何需刻意养生?那些方士所言服食金丹、导引之术,多是虚妄。” 他对求仙问道已失去耐心,连带对“养生”这个词也颇有偏见。

霍去病更是直接:“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须效仿妇人,拘泥于细枝末节?” 语气中充满了少年人的豪气与对“琐事”的不耐。

清瞳早就料到他们会是这种反应,也不着急,微微一笑,祭出了她的第一件“教具”——一张绘制在特制绢帛上的、高度简化的彩色人体解剖图。

当这张清晰地描绘出人体主要骨骼、肌肉、以及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器官大致位置和形态的图纸展开时,温室殿内再次陷入了寂静。

刘彻、卫青、霍去病,甚至包括侍立在旁的宫廷太医令,全都瞪大了眼睛。这个时代,虽有《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但如此直观、具象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对他们而言,冲击力不亚于昨日那幅世界地图。

“陛下请看,”清瞳拿起一根准备好的细棍,充当教鞭,指向心脏的位置,“此乃‘心’,如同人身之君王,主血脉,泵血以滋养全身。若君王惫懒,或通道(血管)淤塞,则四肢百骸皆受影响。”

她又指向肺部:“此乃‘肺’,主呼吸,吐故纳新。若烟雾尘埃过多,或染了‘病气’(细菌病毒),则此处首当其冲。”

接着是肝脏、肾脏、胃部……清瞳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结合一些中医理论(避免太过超前的概念),解释着各个器官的大致功能和相互关联,以及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绪郁结可能带来的危害。

“比如陛下您,”清瞳看向刘彻,“时常熬夜批阅奏章,思虑过甚。这便如同让‘心君’和‘脾臣’(主运化,思虑伤脾)长期超负荷劳作,初期或只是精神不济,长此以往,则隐患暗生。”

刘彻看着那张解剖图,又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和腹部,脸上的不以为然渐渐被一种凝重所取代。他虽追求长生,但对这具实实在在的肉身内部结构,却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了解。清瞳的话,虽然新奇,却莫名地有说服力。

霍去病也盯着那张图,尤其是肌肉和骨骼的部分,若有所思。他常年征战,受伤是家常便饭,此刻看到这些结构,对自己身上那些旧伤的位置和可能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嬴政: 人体内部,竟是如此构造?!莫非那些方士所言经脉穴位,便分布于此间?】

【曹操: 头风……头风之苦,莫非与此图所示之‘脑’或‘血管’相关?】

【胤禛(雍正): 熬夜批阅奏折,确是大忌!朕深有体会!@刘彻,听劝!】

【李时珍: 此图虽简,然形貌大致不差,有利于医者明了病灶所在,善!】

见初步镇住了场子,清瞳开始了第二项演示。她让人抬进来一头准备好的活猪(已麻醉)。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她戴上手套,拿出消毒酒精、缝合针线等物。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及时、正确的创伤处理,能极大提高伤兵的存活率。”清瞳一边操作,一边讲解,“首先,清洁创口至关重要。需用煮沸过的凉开水,或这种‘酒精’擦拭,防止‘邪毒’(感染)入侵。”

她示范了清创、缝合、包扎等一系列标准流程。那娴熟的动作和严谨的步骤,让一旁的太医令看得眼睛发直,恨不得拿个小本本记下来。

霍去病看着这一幕,眼神格外专注。他见过太多士兵因为伤口溃烂、发热而死去,若军中医官都能掌握此法……

“此外,”清瞳补充道,“伤兵营需保持洁净,通风良好,伤者所用布帛需煮沸晾晒。这些看似小事,却能救回无数性命。”

卫青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位爱兵如子的大将军,显然将此言深深记在了心里。

接着,清瞳又拿出了她的“法宝”之一——复合维生素片。她将一瓶包装精美的药片放在案几上。

“此乃‘复合维生素片’。”清瞳介绍道,“并非仙丹,而是将人体日常所需的一些微量精华提纯而成。比如,缺乏某种元素,可能导致夜盲,于夜间行军大为不利;缺乏另一种,则可能引起牙龈出血,身体无力。”

她倒出几粒,自己先吃了两颗,表示无毒。然后递给刘彻和霍去病:“平日饮食难免有偏颇,此物可作为补充,强健根基,尤其对于行军在外,饮食不定的将士,大有裨益。”

刘彻拿起一粒,放在鼻尖嗅了嗅,有股淡淡的果香味。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微微点头:“味道尚可。” 虽未明确表态,但显然是接受了。

清瞳特意多给了霍去病一瓶,郑重叮嘱:“小霍将军,你常年奔袭,风餐露宿,最需注意。此物虽不能代替饭食,但可弥补不足。定要记得按时服用,就当是……军令?”

霍去病看着清瞳认真的眼神,又看了看手中那瓶小小的药片,这次没有敷衍,而是认真地点了点头,将药瓶小心收好:“去病记下了,多谢阿姊。”

【朱元璋: 能防夜盲?这可是好东西!咱的军队也需要!】

【康熙帝玄烨: 皇祖父,此物若能量产,于八旗将士确是一大福音。】

【慈禧太后: 哼,不过是些草根树皮之精华,岂能及哀家的人参茯苓?】

最后,清瞳总结道:“陛下,养生并非怕死畏战,而是为了保持最佳状态,去完成更宏大的目标。您想横扫漠北,封狼居胥,需要一个精力充沛的头脑和一副强健的体魄。冠军侯想驰骋万里,荡平匈奴,更需要一个能承受得住连续高强度征伐的身体。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刘彻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那张人体解剖图,又看了看那瓶维生素,最后落在霍去病年轻而充满锐气的脸庞上。他缓缓开口,语气不再轻慢:“清瞳,你所言,确有道理。以往是寡人过于执着于一时之得失,忽略了根本。”

他转向太医令:“今日清瞳姑娘所言所行,你太医院需细细揣摩,整理成册。尤其是那创伤处理之法,需尽快在军中推广。”

他又看向卫青和霍去病:“大将军,去病,日后你二人也需以此为念,勿要仗着年轻体健便肆意挥霍。”

卫青躬身领命。霍去病也抱拳应道:“臣遵旨。”

【李世民: 能听人劝诫,关注根本,汉武确有明君之姿。】

【武则天: 但愿冠军侯真能将此言听进去才好。】

【曹操: 若华佗当年有如此清晰之人体图与缝合之术……唉!】

【扁鹊: 治未病,方为上工。此女深得医道之要!】

离开温室殿时,夕阳的余晖将几人的影子拉长。刘彻手中把玩着那瓶维生素,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霍去病则下意识地摸了摸放药瓶的位置,眼神依旧锐利,却似乎多了一分以前从未有过的、对自身生命的审视。

清瞳看着他们的背影,轻轻舒了口气。她知道,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非一日之功,但至少,健康的种子已经播下。至于能否开花结果,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