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 第814章 承影的载荷还是太小了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4章 承影的载荷还是太小了些

厚重的合金门在三齐身后合拢,将外界所有的喧嚣与关切彻底隔绝。

三齐背靠着冰冷的金属门板,剧烈地喘息了几口。

车间内特有的机油和金属切割气味涌入鼻腔,反而让他高度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

他摊开手掌。

三枚指甲盖大小、闪烁着妖异血色与幽紫光泽的血炁核心静静躺在他的掌心。

指尖传来核心微凉的触感和内部那稳定而磅礴的能量波动,让他因疲惫和悲愤而几乎麻木的心脏,重新剧烈地跳动起来。

“储能……远超碳银电池百倍……完美储存液炁……瞬时充放……”

三齐喃喃自语。

脑海中回荡着前线战斗中,那些血兽骤然爆发出的、远超其本身阶位的诡异空间能力和能量冲击。

当时他只觉棘手。

如今手握核心,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恐怖潜力,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燎原!

“替代碳银电池!不……不仅仅是替代!”

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掌心的晶体,瞳孔深处仿佛有火焰在燃烧:

“这东西……如果能作为机甲的新型能量核心……”

这个念头,与之前徐行简直不谋而合!

三齐不再犹豫。

快步走到车间中央的能量测试平台前。

平台中间是一台类似特斯拉线圈的仪器,

在其粗壮的钛合金柱上,连接着粗细不一的金属导管和闪烁着各色光泽烙印有符文的电路。

其原理利用的是被动防御系统的压强感应和钛合金的半导特性,通过红刚玉球形成回路,从而探测施加在上面的真气压力差,最后配合控制符文实现数据化。

只是这里的红刚玉球,被替换成了平时测试合格率的碳银电池。

没错。

这玩意儿正是三齐之前设计的,用于给学员测试真气强度测试的仪器。

现在被拿来做机甲能量测试。

他小心翼翼地将一枚血炁核心放置在固定凹槽中。

深吸一口气,三齐调动起体内所剩不多的真元。

一缕凝实的雾色液炁从他指尖缓缓探出,如同最谨慎的触手,小心翼翼地触碰向血炁核心。

没有预想中的排斥或爆炸。

那缕真气在接触到核心表面的瞬间,竟如同水滴融入海绵般,被迅速、平稳地吸收了进去!

核心表面的血色光晕随之微微流转,像是沉睡的巨兽被悄然唤醒了一丝。

三齐心头一震,强压下激动,开始稳步增加真元的输出。

一丝,两丝……直至相当于数十块标准碳银电池满容量能量的真元注入其中,那血炁核心依旧稳定如初。

只是表面的光晕变得更加浓郁深邃,内部能量的“饱满感”通过测试平台的读数清晰地反馈回来。

“储炁量……至少是碳银电池的八十到一百倍!而且对高浓度、高质量的真元兼容性极佳!”

三齐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台装备了这种核心的承影机甲,其持续作战时间将得到指数级的提升!

再也不用为能量耗尽而被迫退出战斗!

“不… …血炁核心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承影的载荷还是太小了些,有这玩意儿作为能量核心,完全可以设计一款更大、更强的机甲!”

紧接着,他立刻开始测试充放炁速度。

他设定测试平台模拟机甲全力攻击时的能量抽取速率。

指令下达的瞬间。

仪器显示,精纯的能量流从血炁核心中汹涌而出,速度之快,远超碳银电池释放气态能量时的涓涓细流,几乎能达到瞬间满负荷输出的要求!

“这充放速度……太惊人了!”

三齐看着屏幕上那条瞬间冲顶的能量输出曲线,呼吸都为之急促。

这完美的解决了高威力武器瞬间能耗巨大的难题!

然而,惊喜之余,他也敏锐地捕捉到了问题。

当能量输出达到某个临界点时,核心内部那丝微弱但确实存在的空间波动会变得活跃起来,虽然并未引发空间紊乱,但却干扰了能量输出的绝对稳定性,导致输出功率产生了细微的、高频的震颤。

“空间波动干扰……”

三齐皱紧了眉头。

这和他之前在战斗中感知到的,以及徐行研究后发现的问题如出一辙,虽然他此刻不知道徐行的研究。

这核心并非完美无缺,其固有的空间属性是优势,也可能是不稳定性的来源。

他尝试像徐行设想的那样,试图用自身真气去模拟、理解甚至控制那丝空间波动,但结果同样令人沮丧。

一旦他的真元试图深入干涉那波动的本质,立刻就会引来核心能量的剧烈反抗,模拟出的能量结构瞬间变得极不稳定,测试平台甚至发出了刺耳的过载警报。

“不行……无法直接复刻其稳定空间的结构。”

三齐松开按在平台上的手,指尖因能量反冲而微微发麻:

“血修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种生物质材料,为何能天然承载并稳定这种程度的空间褶皱?”

他想起了丹田中那需要时刻维持电磁束缚才能稳定的黑洞结构,对比手中这枚仿佛天生就固化了空间波动的核心,心中的疑惑更深。

这绝非简单的能量压缩能达到的效果。

背后必然涉及到血修生命形态和能量体系的更深层秘密。

三齐冷静下来,迅速调整了研究方向。

既然无法理解其空间稳定的奥秘,那就先解决眼前最迫切的问题——能源!

他将目光投向车间角落里。

一台航空航天部门南天门计划中的原版承影机甲,受限于功能问题,只能外接电源使用,自己的原型机就是在其基础上缩小比例开放的,重量直接从18吨缩减到5.2吨。

高度也由6.7米缩减到4.8米,以满足最大现役直升机的运载能力。

“空间干扰的问题,可以通过限制输出功率和滤波缓冲系统来削弱……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玩意儿的威力!”

一个初步的改造方案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他不再纠结于核心的空间本质。

而是专注于如何将其庞大的能量安全、高效地引导出来,为机甲所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