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安似乎对弟弟的执念很深,他就喜欢弟弟。可贺萱、贺玥又很喜欢妹妹,所以三小只又开始了针对婴儿性别的辩论。
龙凤胎不会说话,可不代表他们不会发表意见,两个小团子一会儿看看二皇兄,一会儿看看两个姐姐,不请自来的加入了讨论之中,嘴里咿咿呀呀表示附议。
陶顔言不着痕迹的叹了口气,望着五个孩子围着自己,肚子里还有一个小胚芽,想不通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孩子王。
胃口慢慢变差之后,陶顔言便免了众嫔妃每日的请安,免得在人前失仪。
贤妃和徐昭仪若是有宫务要皇后拿主意,便单独来汇报。
其他嫔妃倒还算有眼力见,知道皇后娘娘有孕不想被打扰之后,便也没有来烦她,若是真有事,那就第一时间找贤妃解决。
时间一晃便到了腊月,前朝忙着年底的各项收尾事宜,贺临璋已经好几日没有进后宫了。后宫的事情也多,陶顔言看完了李总管送来的账本,斜躺在榻上休息。
“娘娘,今年比去年又多收了三万多两银子,二十多个大粮仓里装满了粮食,各作坊生产出来的货品也都堆满了库房,今年年节还能再增收一部分,庄子里大家干劲十足,按照约定,今年的分红得有两千多两银子呢。”
陶顔言笑道:“每年都能红红火火,这日子也有盼头。你交代余金生,给大家的年货都备足了,别苛待,反正都是庄子里产的,不要多少成本,让大家都过个好年。”
李总管点点头,又道:“宫里的月例银子和年节赏银也都预算出来了,奴才与贤妃娘娘对接过了。送到各宗亲王府的年礼也都按照等级备下,娘娘尽管放心,一定办得妥妥当当的。”
陶顔言对于这么有用的下属自然是很大方的,她笑道:“这些年,有劳你为本宫忙前忙后。明月,去把礼物拿来。”
李总管忙笑道:“都是娘娘给奴才机会,跟着娘娘学习,否则奴才哪能年年完成任务,甚至还超额完成呢?全都仰仗娘娘的栽培。”
明月很快就捧了一个盒子上来,在李总管面前打开,赫然就是一个精致的花瓶。李总管眼睛一看,就激动道:“这是……饮梅望月瓶,这可是古董啊,价值连城。”
陶顔言示意明月将花瓶递给李总管:“本宫只觉得好看,却不懂欣赏,就送给你吧,你是识货的,拿回去做个摆设。”
李总管连忙叩头谢恩:“如此厚赏,奴才多谢娘娘。”
李总管又在长乐宫说了一会儿话,这才笑呵呵的捧着皇后赏的花瓶回去,一路上都亲自抱在手上,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他的徒弟小三子瞧着师傅脸上高兴,笑问道:“师傅,这花瓶是不是很值钱?”
李总管瞪了他一眼:“这是能用银子来衡量的吗?这是皇后娘娘对杂家的器重。”
说完,摸了摸怀里的瓶子:“这饮梅望月瓶相传是前朝一位丞相亲手烧制,就连瓶身上的花纹都是那位大人亲手绘制,寓意着品性高洁,这是皇后娘娘对杂家一片忠心的褒奖。”
说完,他眉色又郑重了一些:“杂家当初追随娘娘的选择果真没错,娘娘她真是慧眼识人,把杂家的忠心都看在眼里。看来,杂家还要更勤力一些,现在皇后娘娘又有了身孕,这皇产和后宫的庶务,杂家务必要替娘娘好好守好咯。”
长乐宫的陶顔言还不知道李总管已经自顾自解读了这么多,她送个花瓶,真的完全就是因为库房里花瓶太多了,才挑了一个好看的作为赏赐,真没想那么多。
望着明月挑选出来作为年节赏赐的物品,陶顔言道:“顾宁快生了,这对玉如意就留着赏给她吧。”
话音刚落,常泰就从外面进来,急匆匆道:“娘娘,陶大人派人来送信,说是大少奶奶一个时辰前生了个男孩儿,母子均安,请娘娘不必挂心,也不用去看望,让娘娘在宫里好生养胎。”
陶顔言欣喜道:“哥哥也有儿子了,真是大好事啊!”虽然生男生女都一样,可顾宁一举得男,传宗接代的使命已经完成,身上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快,快把礼物都装上,赶紧送到陶府去。”陶顔言吩咐着:“还有刘太医专门配置的固元膏,也给顾宁送去,给她补身子。”
女子生产流了大量的血,产后很容易贫血,这固元膏里有红枣、阿胶、核桃、芝麻等,最是温补适宜。
明月和常泰匆匆去安排,皇后的娘家哥嫂喜得贵子,他们心里也高兴。
陶家这边喜气洋洋,王家那边没落萧索。
被罢了官的王大人,私下四处走动关系,就想求人去皇帝面前说说好话,将他官复原职,就算不官复原职,至少也给个小官做做,不然这王家就真的起不来了。
可惜他得势的时候有人巴结,失势的时候各家的门都不让他进。他求了好些地方,人家都借故不见,甚至之前关系很好的两家,连门房都没出来说一声,真真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墙倒众人推。
送年节礼没送出去,王大人又带着礼物回了王府。
“老爷,这些礼……”王夫人拧眉道:“一家也不肯收吗?”
原本是准备了五份礼,可五份都带了回来,王夫人心中有股气实在是堵得难受。
“收什么收?面都没有见到。”王大人低垂着头:“你去查一查咱们账上还有多少银子,要不……做生意去吧。”
虽然做官的看不上经商的,但是家里几十口人要吃饭,要花销,什么收入都没有,无法支撑下去。
王夫人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一屁股坐下道:“账上哪里还有银子?这段日子咱们到处花银子,给你找门路,早就花得不剩什么了。”
王大人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那就变卖家产,凑银子做生意,否则当不了官,难道就等着喝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