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玖泉地下基地,巨型穹顶之下...
万向等人立于即将发射的锚点号下方。
工作人员忙碌着正在对锚点号进行最后的检查工作,时不时有工作人员走到万向跟前确认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侧的通道门打开。
只见多名名穿戴着银白色航天服的宇航员们手臂夹着太空盔,列成一排朝着众人缓步走来。
现场的工作人员一阵骚动。
从来没有人见到过这样的载人规模。
因为太震撼了,简直就像科幻电影照进现实。
认真确认了一下,足足有十五人。
历史上单次载人航天人数最多的也仅为八人,要知道航天人数是经过严格测算和限制的,每增加一人就会增加飞船的消耗负担。
而且...这次可是登玥。
根据三三原则,十二名宇航员三人成组,分别执行对四个着陆点的飞抵任务。
剩余的三人在环月太空舱内进行全程监控待命。
现场宇航员们大多出自军部培养。
于是十五名宇航员站到了武中良和赵天行面前一字排开。
为首的一名中年航天员朝着众人敬了一礼,然后高声宣布道“报告,所有宇航员准备就绪,请上级指示!”
就在这时万向抬了抬眉,竟认出了十五人中唯二的一名女子。
“叶知夏!你怎么...!?”
万向有些惊讶,因为2天前与叶知夏初次见面时她留着一头微卷的长发,着装精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名有文艺气息的学者。
而现在眼前的叶知夏竟剪去了长发,以一头干练的短发示人,像一名假小子。
但她五官精致,眼神坚定,倒也让叶知夏显得英气十足。
在万向的认识里,叶知夏是一名材料科学的研究人员,这和航天员的身份完全不沾边。
要知道航天员可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的,叶知夏看去纤细的身材完全不像一名宇航员该有的身体素质。
“怎么?我就不能当宇航员!?”叶知夏看出万向的疑惑,扬了扬俊俏的下巴,露出骄傲的表情。
万向充满疑惑的强调道“这次任务可不是去同步轨道溜达一圈这么简单,而是要奔着玥球去的。”
“不然呢?怎么..看不起我?”叶知夏严肃的盯着万向。
“你不是研究员吗?”
“谁说研究员就不能当宇航员?”
“这..”万向被叶知夏的回答噎了回去,好像确实没有规定研究员就不能当宇航员。
就在双方气氛尴尬的时候。
一旁的赵天行笑着开口道“万总工,现在在我们龙航总局流行一句话...都说不想当宇航员的研究员,不是一名好的研究员。”
稍稍咀嚼了一会,万向便明白了赵局所表达的含义。
其实在应用工程领域非常需要科研人员具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能力。
比如,新战机测试阶段的试飞员。
如果设计者同时也是试飞员的话那么就更能够直观的了解飞机的情况,并拿到第一手数据,从而能够更好的对飞机进行优化。
所以现在要求试飞员应该同时具备更多的理论知识。
万向想起了此前在进行星州号试飞测试时,明添在试飞时候发现在发动机矢量喷口存在大约0.3秒的延迟,而..这种细微的异常,在地面的监控系统是根本无法捕捉到的,只有试飞员自己最清楚。
见万向没说话,赵天行指了指不远处正在忙碌搬运设备的工作人员,沉声说道“这次小叶是带着科研任务登玥的,你看那些都是准备带上去的科研设备,小叶的很多科研项目都是围绕微重力环境,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万向微微颔首,表示认可赵局的观点。
赵天行也看出了万向的疑虑,拍了拍万向的肩膀笑着说道“万总工放心吧,别小瞧了小叶,她在宇航员选拔的各项测评中所有考核指标都在前10%,综合评价更是名列前茅,这也是我们选中小叶的主要原因。”
听着赵天行介绍,万向对眼前的年轻女子有了全新的认识。
突然一个词从脑海中冒出,巾帼不让须眉。
待所有事项准备完毕。
参事长武中良对全体人员进行了一场富有家国情怀的演讲,说是演讲其实也是一场誓师大会。
基地外...
迟迟见不到发射架上火箭的身影,人们焦躁的情绪到达了顶峰。
并且对这次的发射任务心里蒙上了不确定的色彩。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
突然,耳边刺耳的警报声响起。
接着广播开始播报。
[点火倒计时,10.9....]
“什么!?”
“倒计时,火..火箭呢?”
众人看着空空如也的发射架,茫然四顾。
突然,众人脚底传来震动。
感觉就像是地震一般..
紧接着爆破声从远方传来。
远方平坦的地面突然撕开一道口子,紧接着一枚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
所有人震惊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没有预兆、没有发射架。
这是所有人从来没有预料到的发射方式。
锚点号从地底破土而出的瞬间带起了滚滚沙尘。
当锚点号整体都升入半空时,所有人都被锚点号巨大的体型所震惊到,因为它实在太大了。
“它...它是从地底冒出来的!?”
“我的老天,这是火箭!?”
“好大啊,这得多大的推力才能将这家伙推动起来。”
“太夸张了吧!”
“我以为北熊国的运载火箭够大了,想不到我们的火箭更夸张。”
现场观众们的心揪着,但好在升空后的锚点号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在不断输出。
记者们疯狂的按下快门,不愿意遗漏任何一个瞬间。
外媒记者们摘下墨镜,震惊的对着锚点号行注目礼。
稍微懂点军工知识的就知道,一枚火箭从从固定发射架发射和从隐藏地底发射的意义。
尔滨市。
尔滨大学,航天学院。
同步观摩会场内,玖泉控制台的实时数据传到了会场内,现场的画面也都接入。
所有人震惊的无以言表。
特别是导弹专业的学子,他们脸上的兴奋显而易见。
大家都注意到锚点号的体型,于是很快大屏幕上的推力数值成了所有人关注的重点。
不少人揉了揉眼,擦了擦眼镜,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看错了,指大屏幕反复的确认。
“我说..那个推力值是不是显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