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顾繁星是被帐篷外传来的轻微响动吵醒的。
那是竹筛子晃动的声音,和陈工匠发出的低低感叹。
她揉了揉眼睛,穿上裴洛南昨天帮她找出来的薄外套走出去,就见陈工匠蹲在龙窑旁边的空地上,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烧瓷工具。
枣木柄的刷子被整齐地摆放在木盘里,竹制的筛子擦得干干净净,还有几把磨得锃亮的铁铲。裴洛南就蹲在陈工匠身边,帮他把晒干的松针灰一点点装进袋子里,格外认真,时不时还会问陈工匠:“陈师傅,松针灰要筛几遍才能用?是不是越细越好?”
“醒啦?”
裴洛南最先注意到顾繁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顺手从旁边的竹篮里拿起一个还冒着热气的肉包,递到顾繁星手边,“刚从镇上的早餐铺买的,我特意让老板多蒸了一会儿,怕里面的肉没熟透。对了,叔叔阿姨寄的快递到了,我取回来了,放在你帐篷的床尾,里面有防晒衣和芒果干,还有一条她织的薄披肩。”
顾繁星接过肉包,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她咬了一口,是她从小就喜欢的味道。
她走到自己的帐篷前,拆开快递盒,首先看到的是一件防晒衣,防晒衣下面,是一条浅灰色的薄披肩,底下压着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是妈妈熟悉的娟秀字迹:“星星,青龙坡早晚温差大,披肩记得早晚披在身上,别着凉。
芒果干每天吃,补充点维生素。
对了,裴洛南是个好孩子,待人真诚又细心,你要好好跟人家相处,别总耍小性子。”
顾繁星忍不住笑了,心里满是暖意。
她拿出手机,给爸妈发了条语音,语气里带着几分撒娇:“爸妈,快递我收到啦!我们今天要去清理窑址东边的陶工具堆,说不定能找到完整的制坯垫板,等找到了我拍照片给你们看。”
没过多久,爸妈就发来了视频请求。
顾繁星连忙接起,屏幕里立刻出现了爸妈的身影——他们正坐在酒店的阳台上,身后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远处还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剪影。
“星星,披肩好看吗?”
顾妈妈凑到屏幕前,眼神里满是兴奋。
“洛南呢?怎么没看到他?是不是又在帮你整理陶片了?我昨天还跟你爸说,洛南这孩子靠谱,不像有些年轻人,只会站在旁边看。”
“他在帮陈师傅筛松针灰呢,准备调釉料。”
顾繁星说着,把手机镜头转向龙窑方向。
屏幕里,裴洛南拿着竹筛,小心翼翼地筛着松针灰,动作缓慢又细致。
“您看,他筛得多认真,每一遍都筛得特别干净,连一点粗渣都不留。”
顾爸爸看着屏幕里的裴洛南,满意地点了点头:“洛南这孩子,做什么都这么上心,跟你一样认真。”
挂了电话,顾繁星拿着防晒衣走到裴洛南身边。
“谢谢你帮我取快递,还帮我买早餐。”
她语气里带着几分温柔,“这个防晒衣你也试试?我看尺码挺大的,你帮我挡太阳的时候也能穿,别总晒伤了。”
裴洛南愣了一下,随即接过防晒衣,笑着说:“不用,我皮糙肉厚的,不怕晒。你穿着就好。”他说着,然后拿起软尺,准备去测量昨天发现的陶工具堆位置。
就在这时,陈工匠突然发出一声惊喜的低呼。
“繁星,洛南,快来看!这是块完整的制坯垫板!”
顾繁星和裴洛南连忙走过去,只见陈工匠手里捧着一块长方形的陶板,边缘虽然有些磨损,却丝毫没有断裂的痕迹。细密的菱形防滑纹深浅均匀,显然是精心刻画的。
“这也太完整了!”
顾繁星立刻拿出相机,对着陶板的正面、侧面、背面拍了好几张照片,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陈师傅,您家的老垫板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工匠的标记?”
“有!在垫板的右下角,刻着个‘陈’字,是我太爷爷的标记。”
陈工匠说着,指了指右下角一个淡淡的刻痕,“你看这里,是不是有个模糊的‘李’字?这应该是当年这位李姓工匠的标记,宋代窑工都喜欢在自己常用的工具上刻姓,一来方便辨认,二来也是一种念想。”
裴洛南仔细测量着陶板的尺寸:“长五十八厘米,宽三十八厘米,厚度五厘米,刚好能放下一个大碗坯。王教授要是看到这个,肯定会特别高兴——这对研究宋代制坯流程、工具规格太重要了,比文献里的描述直观多了。”
灵九儿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大的陶刀。
“星星,裴总,我在垫板旁边的泥土里找到的!你看这个刀头,是用高岭土混合陶土烧制的,硬度刚好,不脆不软,修坯的时候不会刮伤瓷坯,也不容易崩口。”
陈工匠接过陶刀,用指尖摸了摸刀头的锋利度,眼里满是怀念:“这刀的火候刚好,烧得很透。这种陶刀,比铁刀更顺手——铁刀太硬,容易把瓷坯刮裂。这种陶刀能更好地控制修坯的力度。”
他说着,从旁边拿起一块湿润的陶土,用陶刀轻轻刮了起来。
陶刀在他手里灵活得像一支笔,不一会儿,一块不规则的陶土就被修得像个小小的碗坯雏形,边缘光滑,弧度均匀。
太阳越来越烈,顾繁星穿上防晒衣,继续在陶工具堆里清理。
裴洛南特意从帐篷里找了个小马扎,放在树荫下,让她坐在那里记录发现的物品,自己则蹲在旁边,清理泥土。
“你歇会儿,我来清理,有发现再叫你。”
他一边说,一边用小铲子轻轻刮去表面的浮土,遇到疑似陶片的地方,就换成软毛刷,生怕碰坏了里面的器物。
顾繁星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每一件发现的物品。
“陶制垫板一块,完整,带‘李’字标记;陶刀一把,刀头完好,刀柄有使用痕迹;陶制揉土盆残片三块,边缘有磨损……”
她抬头看着裴洛南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拿出手机,对着他的背影拍了段短视频,配了一段文字。
“爸妈,我们找到完整的制坯垫板和陶刀了,裴洛南正在帮我清理泥土,特别细心,生怕碰坏了文物。”
很快,妈妈就回复了消息,还附带了一个“点赞”的表情包。
“洛南这孩子真是越看越顺眼,做事认真负责,对你又体贴入微。你可得好好把握,别错过了这么好的人。”
顾繁星看着妈妈的回复,嘴角忍不住上扬。
彼时,裴洛南刚好清理出一块带花纹的陶片,朝她这边挥手,眼里满是笑意,手里捧着那块陶片,像是捧着稀世珍宝。
顾繁星突然觉得,青龙坡的日子虽然忙碌,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有自己热爱的考古工作,有牵挂自己的父母,有体贴入微的裴洛南,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样的生活,简单又幸福,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