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锦衣夜行九万里 > 第571章 到手两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后来才觉着她动作奇怪,便探头探脑去看桃木盒子,也是吃惊不小。

盒子里面赫然放着一枚桃子,太上长老院子里的桃子。

青儿鼻子重重哼了一下,方后来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盒子里装着太清宗的桃子,这对方后来而言,本不是多奇怪的事。

何况,这枚桃子也是瘦小,比他曾经吃过的小很多。

但问题是,这颗即便看来瘦小的桃子,也明显比太清宗送给城主的那一颗,要大上一圈啊。

这就是了不得的事咯。

万一……给女城主看到了,那不翻了天?

就是青儿姑娘,此时对太清宗也有些气呼呼了。

太清宗乃天下第一大宗,既然来平川城求城主,竟把城主这第一天罡之人,看得还不如方后来这个无名之辈,未免过分了。

你好歹换个一样大的桃子也行啊。

“方小友,你莫要嫌弃啊,”林师伯自然不知道他们两人为什么发呆,

他只是有些赫然,将手又搓了一搓,不好意思开口道,

“太上长老才回来受伤极重,满院子的桃子,竟然都被它吃完用来疗伤。”

“上次呢……在太上长老没回来之前,我得掌门吩咐,已经摘了两颗下来存着,一颗给大邑端孝太后,一颗让陆道辅师侄送给了你。

在这之后,太清宗一颗桃子都没有了。”

“那这是怎么来的.......\"方后来看着那有些瘦小的桃子。

“这次,岚师侄传信回来,怕太上长老不明白,还画了张图给太上长老看。

非要替她再拿两只桃子,一个桃子给你,一个给老坎精。

太上长老尚未完全恢复,但还是……”

林师伯咬咬牙,继续道,

“它老人家为了你,拼命催了法阵。摆弄了十来天,也只结了两只桃子,还长得这么瘦小。

若太上长老恢复了,桃子还可结果再大些。

可惜.......”

这话说得方后来心里又是一阵难过,大白与岚黛儿硬撑着破阵出来,还拼尽全力救了自己,损耗太大。

它如今还想着送桃子来,看来太清的灵尊就是不一般的灵尊,脱困之后,神智恢复得比身子更好些。

倒是老坎精没心没肺,不知道跑哪儿鬼混去了。

哎,更想她们了。

林师伯继续道:“我们此次来平川,想借平川做个道场,传播太清道义。

因为此事,对我太清宗事关重大。

掌教见了这两只果子,便命我先拿一颗果子,给平川城主作为献礼。

以后树上再结了桃果,掌教答应,再还给老坎精一个最大的。”

林师伯挠挠头:“我走的时候,已经看到,老坎精恢复得挺快。

按那状态,吃不吃关系不大。以后再给它,也不是不行。”

方后来笑了。

“哎……别误会!我可没欺负它。

我这次来珩山城,买了好几大袋子的果子蜜酿,鸡蛋鱼干,米面烙饼,风干肉鸡........都丢在你院子里,它若还在,自是能看到的!”

“呵呵,”方后来倒是更笑出了声,这老坎精.......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你灵智尚缺。

林师伯低声道:“我便给了宋濂师弟一颗小的,让他送进了城主府。

这外一颗略微大一点,我藏起来,一路带着,谁都没说。

无论如何要留给你的。不然,太上长老与岚黛儿,两边我都没法交代。”

方后来叹息收了笑,瞬间眼睛红了一点。

原来是林师伯藏了私,并不是太清宗有意为之。

青儿妹妹这时气也消了些。

她又去盯着那桃子看,心里一阵痒麻麻的。

方后来自然看着了她那样子,心里有数,轻轻将桃木盒子往她跟前一推。

“林师伯,莫怪。

我如今这状况,与老坎精差不多。

要不要桃子,关系不甚大。

倒是青儿妹妹研习医术,这桃子对她更有用途。

我便借花献佛.......啊不.......“

他想着,林师伯乃道家,用这词,应该不妥,

方后来说漏了嘴,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急的抓耳挠腮,

林师伯不介意,摆摆手,“如今看来,方小友确实不需要这桃子。这桃子既然是送你的,你若转送青儿姑娘,何须与我说......”

“只是这桃子确实小了些,青儿姑娘,改日.......我若能得了太上长老允许,便求一颗大些的送给青儿姑娘.......”

青儿妹妹大喜,立时站了起来,恭敬一礼,“多谢林师伯。”

林师伯立时慌了,“哎.....,哎,青儿姑娘,我话未曾说完呢,

我尽力啊,未必能成的.......”

方后来哈哈大笑:“林师伯向来实诚,尽力.......便好啦.....\"

青儿姑娘也展眉含笑,轻轻补了一句,“只要林师伯尽力,自然......能成的!”

这一句话,把林师伯架上去,不拼命想办法也不行了。

林师伯心里很是苦笑一番,这吃了人家嘴短,没办法。

何况当时留在珩山城疗伤,青儿姑娘也没少给自己用些好药,如今,她既然开口,怎么都需要尽力的。

滕青儿姑娘看着手中桃木盒里,端端正正摆放的桃子,心里乐极。

“如今有两颗,机会更大了!

能不能起作用尚且不知道,但总好过一筹莫展,在福宁殿里空想吧......\"

方后来撇撇嘴,跟青儿悄悄嘀咕一句:这好歹看林师伯面子上,别让你姐赶走太清宗吧!

青儿皱皱眉:还得再看姐姐意思。

林师伯见他们嘀嘀咕咕,只当是聊些闲话,

待他们说完,又听方后来随口聊着,如何从珩山城出来,又一路跟着商队如何来的平川,

正说了一半.....,青儿姑娘看他们聊的热乎,于是自己起身,慢慢悠悠出去了。

*

对面天字号房内,酒席摆了不下四桌。

那主桌上,一个近五旬的汉子,身材颇为修长,又着得一身道袍,到有几分出尘。

他站了起来,往宋濂恭敬稽首:“宋首座,刚刚席间诸位都得了指点,弟子也受益匪浅。

不过,弟子尚有一事请教,还望首座不吝解惑!”

“孔东家太客气了,有话不妨直言。其实,如今你已经不在太清山受教,便无需那般拘束。”

宋濂看着这位春花醉仙楼的东家,笑容满面。

这位东家,叫孔中潐。

酒席开始前,孔中潐还特意把太清宗的一身道袍穿上了。

对太清众人,他始终执弟子礼,以太清道统外门子弟自称,可见对太清一脉相当尊重。

宋濂虽然以前从未听说过,但是这人确实在太清住过几年,修道修武之余,与上上下下的关系特别融洽,恰好这次带来的弟子中,曾有人见过他几面,对他的印像也是不错。

特别是今日,不但在天字号大摆宴席,还请了城中有些头面的人物作陪,确实给足了太清宗面子。

孔东家客客气气介绍:“我与这位,户部侍郎赵舒大人,一向交好。

他与我一样,对太清宗颇为仰慕。

若非他告知,我也想不到,师伯竟亲自来了平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