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家人腿都跑酸了,连阮娇娇的人影都没见到。
“真是长本事了,回家,不用管她了。”
阮家三兄弟心里也憋着口气,觉得妹妹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第2天早上还没见人回来,先打电话回老家询问。
那边说没见到人后,阮家不上班的两兄弟才到四中附近去找,最后一无所获。
“那天你就不该那样骂她,好好的大姑娘这要是被人拐了可怎么办。”
阮母哭哭啼啼的开始埋怨阮父,阮父被他说的不耐烦后大吼一声才消停。
“那么大个人了,哪能说丢就丢的。
到时候要开学了,去她学校守着问不就能找到人吗。”
“我哪认真看过她的录取通知书,鬼知道是哪所学校。”
“蠢婆娘,这去四中外面的板子上看不就知道了。
反正你别烦我,到时候你要去,我给你收拾东西。”
阮母沉思良久后还是决定不去了,她是那种要面子的人,总不能去闹。
既然阮娇娇铁了心的要去外省读书那就让她去读,自己去看她不给她点钱都说不过去。
让她自己在外省吃吃苦,就知道家里人对她的好了。
跑那么远又不能把她带回来,费时费力又费钱,怎么想都不划算。
“不说了,我去做饭。”
起身就往厨房去,阮家三兄弟也没人再提阮娇娇。
刘春梅报考了北京的学校,离她们这里超远的。
她父母就算有心去找她也找不到路,更舍不得路上的车费。
她在镇上租的房子家里的父母也不知道,只是通过别人知道她考上大学。
这会儿正焦急想要联系上她,将来想吸血她供养家里的侄子呢。
周六赶集天,月皎皎到镇上和她们吃了一顿饭,这次分别就要很久才能见了。
4年后国家逐步推行就业制度改革,开始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刘春梅大学4年依旧不忘努力学习,因为自身条件过硬留在北京工作。
工作的同时还在努力进修,她并没有马上结婚的打算,想靠自己获得京城户口。
阮娇娇读的是师范中学,直接被分配到当地的初中就业,她很喜欢这份工作。
阮家人找到她,给她介绍过不少结婚对象,都被她推拒了。
她要留在广州上班,寒暑假不回家各地旅游,阮家人根本就没有时间一直盯着她。
要是敢来硬的,她就敢报警,她的户口早就迁到学校,有自己单独的户口本。
当初独自来到大学是有点害怕的,她高中存的钱够他生活一阵。
后面就跟着宿舍里的小伙伴一起做兼职,她们师范类学生找家教还是挺吃香的。
慢慢的就越赚越多,大学四年没有伸手问家里要过一分钱。
寒暑假放假回家也是回爷爷姥姥家,没有断掉和父母的往来,维持着亲戚间的关系。
……
“桂芳,桂芳,你闺女和女婿回来了。”
岳云舟把车停好,月皎皎从副驾驶走下来,家里的小孩已经一窝蜂跑下来了。
“小姑姑,小姑父……”
姑姑姑的叫个不停,热闹极了。
因为是过年期间,个个都收拾得干净齐整,月皎皎挨个在他们头上摸了一把。
“姑姑给你们买了新衣服和好吃的,快过来帮姑姑一起拿。”
后备箱塞满了给家里带的礼物,连车的后座也是堆满的。
出来看热闹的其她邻居眼睛都羡慕红了,月皎皎到现在都还是他们村的唯一大学生。
“这读了大学就是有出息啊,小胖,你可得好好跟你赵小姑学学。”
“林梅,要说这赵敏月也是你的小姑子啊。
怎么不过去多和人家说说话,万一人家就提拔你呢。”
林梅拿着扫帚就走开了,心说月皎皎心狠着呢,连亲哥家都不帮忙,有自己这个堂的什么事。
吃着月皎皎从城里带来的糕点零食,小孩是最最高兴的。
努力的多抓些装进兜里,恨不得插上翅膀赶紧去跟村里其她的小朋友炫耀。
他们的姑姑是村里最厉害的人,是村里长得最漂亮的人……
每次回来都能带来好多好吃的,其他小朋友都羡慕他们有这样体面又厉害的小姑。
“姑姑,姑姑,我好想你啊。”
“有多想啊?”
“做梦都在想。”
“嘴巴跟你爹一样甜,就是字写的跟狗爬的一样,姑姑可是特意给你带了字帖的。”
“啊!不要啊,姑姑,我今天和我的朋友们约好了,我要跟他们一起去玩。”
“行,那回来再写。”
“谢谢姑姑,姑姑你最好了~”
“妈,快看,这是我特意给你和爸买的新衣服,这质感比上次买的那个还好,咱们这边都没有……”
王慧芳是实打实的高兴,又没那么的高兴。
可摸着手里的料子,又觉得这样也挺好,自己实惠了不是。
至于儿子,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吃着月皎皎买的金贵糕点,赵三万得承认。
要不是有个这么厉害的闺女,他这辈子都舍不得吃这种东西,也吃不上。
可咽进喉咙后却品出丝丝苦味。
如果当初自己能够把水端平,会不会他们家早就不是如今这个模样了?
月皎皎这些年生意做得很大,他们乡下如今也是通电视的,电视上都能看到广告。
月皎皎如此的有钱,可每次回来都只带吃的穿的,从来不给孝敬钱更别说给家里修房子买车。
连当初结婚的时候男方给了2万块的彩礼也只在他们手上过了一遍,当晚月皎皎就全要走了。
王桂芳不是没提过谁家有钱老太太金镯子金项链的,月皎皎通通就当没听到。
想靠首饰给儿子存点钱都不行,闺女买来孝敬穿过的衣裳他们没脸卖出去。
这边的人吃饱了撑着,也不会花几千块买一件衣服。
赵三万每次都是边穿边心疼,要是能换成钱该多好,真正的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