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轮到林嫦儿怔愣住了,你们要这个意思,倒是早说啊!
这边老朱几个已经燃起来了,甚至忘了这原本是林嫦儿来找他们帮忙的事。
当即寻来笔墨纸砚,挪了椅子坐到一处去计划统筹,再由字写得最好的老朱执笔纪录。
所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头脑风暴了一会儿之后,忽然想起什么来。
转眼看向站在他们身后的林嫦儿,老朱“啪”的放下笔,“这活儿,世侄女擅长啊,来来来,快给看看,还缺什么门类没有,你给添几笔。”
这种时候,林嫦儿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但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几位叔伯见多识广,所思所想必是比我周祥的。”
这么说着,已是将条子粗略扫视一遍,具体到豆类的粮食自无可挑剔。
衣物一行还备注,背上购置冬衣,也想的很是周全。
其他七七八八还有容易保存的腌鱼腌肉,干货之类的菜品,他们想将士们日子过的精致点,也没问题。
只是,林嫦儿话锋一转,笑道:“我知道几位叔伯想的细致,但这盐跟糖……”盐是官府管控的物品,当然暴利行业,肯定有头铁搞私盐的,林嫦儿自己就是一个。
那能怎么办呢?
她养着那么多人,特别是要干体力活的汉子,不吃盐没力气不是?
还有食堂跟工坊,每日消耗巨大。
官盐有定额不是?
实在是不够用,偏偏自己又知道怎么搞盐,那能怎么办?当然是不给官府添麻烦,自己偷偷搞呗。
至于说吴清丰知不知道这事儿,她想应该是知道的吧!
毕竟人家是靠自己的本事考出来的,不是祖先庇佑,封的荫官。
临水村眼下是什么情况,她名下那点盐的份额够不够用,那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吗?
可她税也交的多啊,大家都是在一艘船上的,她也没有私贩。
大不了带他一起玩,他总不能掀桌吧!
“这盐和糖如何?”老朱问。
老陈接话,“我们想着,世侄女不是有自己的糖厂么?所幸世侄女儿划分到的配额便用糖来抵。”
“叔伯们为我着想,我自然是感激不尽,但叔伯们别忘了,盐由官府管控,糖对老百姓来说是稀缺物。”太贵了,买不起,逢年过节买一点甜甜嘴也只限小孩,大人,那肯定是舍不得的。
当然,将士们对糖肯定是有需求的,尤其是受伤,或是消耗太大,若能喝上一点糖盐水,对恢复是极有力的。
几个老伙计俱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各自拍了一下脑袋,这也不能怪他们,有钱能使鬼推磨,还有自家的糖厂。
官府管制也好,稀缺货也好,他们都从未短过,自然想不到这一层。
又觉得这俩都是好东西,北境的百姓跟将士们肯定能也需要。
所以,老朱还是想争取一下,“嫦儿,这俩,真的没法子添进去吗?”
林嫦儿肯定道:“面上肯定是不行,但……”
话锋一转,她笑道:“只要咱们用心,也总是能送过去的。”
他们这回还提醒了她,回头得写一张糖盐水的配比单子,让吴清丰找可靠的人一并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