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女皇武则天 > 第314章 旱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治目光落在阶下躬身的李弘身上,

顿了顿,语气放缓:“你母后并非不疼惜佩佩,也非有意偏袒贺兰敏之。”

“眼下朝局复杂,你母后暂缓处置,未必是徇私,或许是在权衡利弊,

想寻一个既不违公道、又不引发派系动荡的法子。”

李弘轻轻摇头,声音难掩疲惫。

“父皇,儿臣已经等的太久。”

“从佩佩去世,到如今已过了半年,再等下去,公道便成了空谈。”

说罢,他缓缓转头看向武媚娘,

“不知道母后还要儿臣等多久呢?”

武媚娘凤眸微沉,神色郑重,语气轻缓,承诺道,

“弘儿放心,快了。”

李弘早已听腻了类似的承诺,心中并无半分信任,

他只是微微颔首,语气敷衍,态度冷淡回道:

“那儿臣便等着那一天。”

武媚娘望着他挺直的背影,知晓此时再多言语亦是无用,不如待日后用结果让他信服。

她转头对李治温和说道,

“时辰不早了,皇上,我们启程吧?”

李治轻叹一声,颔首道,

“也好,早些出发,还能赶在日落前到潼关行宫。”

说罢,转身登上早已在外等候的御驾。

“儿臣恭送父皇母后!”

李弘撩起衣袍,躬身行礼,隐藏眼底的情绪。

“臣等恭送皇上皇后娘娘!”

戴至德、李敬玄与众臣齐齐躬身,声音整齐。

车辇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李治掀开车帘一角,看了一眼立在宫门前的李弘,目光中满是对这个儿子的厚望与担忧,

他既盼李弘能扛起监国重任,又怕这朝堂的风雨伤了他的仁厚心性。

武媚娘坐在一旁,将李治的神色尽收眼底,她轻声道,

“皇上放心,弘儿沉稳聪慧,又有戴、李二人从旁辅佐,长安的局面定能安稳。”

“这次东巡,也正好让弘儿多些历练,增长统筹各方、调度资源的才干,

有了独掌朝政的经验,日后方能更好地担起社稷重任。”

李治靠在车辇的软枕上,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轻叹一声。

“但愿如此。”

“弘儿自幼在东宫长大,性子仁厚,只是这朝堂险恶,人心难测,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怕是免不了要让他受些磨砺了。”

车辇一路驶出长安,朝着东方而去,而此时的关中大地,正被一场罕见的大旱笼罩。

咸亨二年五月,关中大地烈日如炙,赤地千里。

自入春以来,滴雨未沾,田畴龟裂如老龟背甲,禾苗枯槁似败絮飘蓬。

渭水支流皆已断流,河床裸露,乱石嶙峋,往日里灌溉沃野的水车早已停转,轮轴干裂,蒙尘覆土。

长安城外,右卫率府营地之中,更是一片愁云惨雾。

士兵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手中握着的粗瓷碗空空如也,唯有几颗干瘪的粟米粘在碗壁。

营垒角落,几名士兵正围着一棵枯榆,用石斧艰难地剥着树皮,榆皮干涩难咽,却成了眼下唯一的果腹之物。

另有数人蹲在草丛间,仔细捡拾着蓬蒿的种子,蓬实细小如沙,

需积攒半日方能凑够一小把,入口苦涩,难以下咽。

“咳……咳咳……”

一名年轻士兵捧着榆皮,刚咬下一口便剧烈咳嗽起来,枯槁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这东西……这东西实在难咽,再吃几日,怕是五脏六腑都要被刮破了……”

身旁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无奈:

“二郎莫要抱怨,如今关中大旱,农物渴死,粮食颗粒无收,咱们能有榆皮蓬实果腹,已是万幸。”

正说着,营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烟尘滚滚,旌旗飘扬。

士兵们纷纷抬头望去,只见一队身着绯色官服的官员簇拥着一位身着赭黄常服的青年走来,

青年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眉宇间带着几分温润,

却又不失皇家气度——正是当朝太子李弘。

李弘自奉诏监国以来,日夜操劳国事,听闻关中旱情加剧,军中粮草告急,

便亲自带着裴居道韦承庆等人前来营地视察。

“太子殿下驾到——”

随行的内侍高声唱喏,士兵们连忙挣扎着起身,想要行礼,却因饥饿无力,动作迟缓。

李弘见状,快步上前,伸手扶住一名摇摇欲坠的老兵,声音温和:

“诸位将士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孤今日前来,便是要亲自看看大家的口粮如何,

连日大旱,粮草转运多有耽搁,让你们忍饥受累,孤心中实在不安。

朝廷绝不会让守护家国的将士们饿着肚子戍守。

你们为大唐冲锋陷阵,孤自然要为你们周全生计,

这是孤身为太子的责任,也是大唐对诸位的体恤。”

老兵闻言,眼眶一红,哽咽道:

“殿下仁慈!如今军中存粮早已告罄,虽多次上书朝廷求粮,却始终未见调拨。

将士们每日只能靠着榆皮蓬实度日,许多兄弟都已病倒,

若是再无粮草,怕是……怕是撑不住了啊!”

李弘闻言,心中一沉,他走到那棵被剥了皮的枯榆前,

伸手抚摸着光秃秃的树干,指尖触到粗糙的木质,心中一阵刺痛。

他又拿起士兵手中的蓬实,放在鼻尖轻嗅,只闻得一股苦涩之气,

再看士兵们干裂的嘴唇、凹陷的眼窝,更是心疼不已。

李弘指尖摩挲着枯榆树干的裂痕,忽然转身对身后内侍道:

“取一柄小刀来。”

内侍虽有迟疑,却不敢违逆,连忙递上短刀。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削下一小块带着残絮的榆树皮,

不顾树皮上的尘土,径直递到唇边。

粗糙的纤维刮过舌尖,苦涩瞬间漫开,卡在喉咙里难以下咽,

他却强忍着咀嚼几下,慢慢咽下。

随后,他又从士兵手中接过那捧蓬实,捏起几颗放进嘴里,

干涩的颗粒磨得牙床发疼,混着土腥味的苦涩比榆树皮更甚。

“咳咳……”

他忍不住低咳两声,眼眶却微微发红,

抬头看向士兵们时,声音沙哑:

“原来诸位每日,便是靠这些果腹。”

——————分界线

温润的太子殿下,只有在母亲面前,才会露出各种小情绪和叛逆的个性,

这恰恰说明了女皇这个母亲既让他有恃无恐,也让他敢卸下心防。

寻常人面前,他是需端着仪态、藏着情绪的太子,

唯有在母亲跟前,他才敢做回那个会闹小脾气、敢说逆耳话的孩子,

这份独有的松弛与任性,正是女皇给足了他安全感与亲厚感的证明。

女皇对李弘真的用心良苦。